长江商学院的野心:“制造”企业家!( 四 )

开放平台

长江商学院的野心:“制造”企业家!

创业营的课程内容,由长江商学院与合作创业营的企业各提供一半,比如与腾讯合作的创业营课程,一半由长江教授来讲,另一半由腾讯的高管来讲。创业营学员的需求与普通MBA学生的需求不同,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结合,对他们来说更有吸引力。刘劲认为,学术的东西,是把一个事情里里外外、前因后果都讲清楚,这需要特殊的训练。背后有一个严谨的框架,讲的不仅是what,更重要的是能把why说清楚。而企业家与他人分享经验时,往往更多是在讲自己的历史,很多人只知道what,不见得知道why。企业家的个人经验搭配系统的学术思维框架,对企业家或创业者来讲,能够学会的话,是非常受益的。刘劲也一再强调,创创要做的是做一个开放的平台,一种开放的生态。“开放就意味着无论合作的企业互相之间是否有竞争关系,我们的初心一直都是要对所有人开放”,刘劲说。开放平台的重要性在于,开放了才有连接,才能把创业企业需要的最重要的资源全部链接进来,如果局限于一家公司,就变成了某家公司的一个培训机构。长江商学院是一个社会机构,最终是为社会服务的,不能变成为某一家公司服务。刘劲说,我们要让合作的企业和机构认识到,加入创创是双赢。长江创创社区提供的课程,单凭一家企业是开不出的,如果不参与进来,就无法利用平台带来的利益。在创创的平台上,所有的参与者都可以受益,无论是腾讯、百度、京东还是阿里,无论是风险投资机构,还是创业者。创创所搭建的网络的中心是长江商学院。腾讯、百度这样规模的公司本身也是很大的网络,中心是公司。但是与公司的网络不同,长江商学院是非盈利机构,在创创的网络中,最终目的是为社会服务。2016年9月发布的创创公社,就是一个让不同创业营的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的社群。无论是在读期间还是毕业以后,创创公社会开放选修课或公开课,让所有班级的同学都可以来听,各个班的同学可以在这样的课程上沟通交流。刘劲所推动的,某种意义上是商学院的一次变革实验。与美国商学院上百年的办学历史相比,商学院在中国的历史并不长,只有20多年,需要走出自己的创新之路。正如刘劲所言,中国商学院在非学位项目的高等管理教育方面,更接近本土的商业实践,因而具有先天的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说,创创社区或许是对中国商学院未来发展路径的一次有益探索。刘劲认为,无论是创创还是DBA,长江相当于重新做了一套体系。比如,创创和DBA都包含的实践课堂,就需要对整个行业做深度梳理和研究,并搭配典型企业的实地考察。如果要了解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刘劲就会带一个团队,对整个地产行业尤其是中国的情况做系统的研究。之后,会把课堂带到典型的地产企业,比如万科,教授来讲此前研究得出的结论,万科的高管或研究人员再来讲,从他们的角度是怎么看的。为了有碰撞,双方事前没有沟通。意见一致或不一致都可能,各自解释自己的观点。学员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把整个行业都弄清楚。刘劲认为,不管是创创还是DBA,最后的课程都是落在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上,而无论哈佛还是耶鲁,都很难做到这一点。刘劲说,在与海外名校竞争时,有全球市场和本地市场之分。从MBA教育来说,在全球市场上中国的学校目前还无法跟世界名校竞争。即使去国外费用更高,学生也都会选择到哈佛、耶鲁去。而EMBA完全是本地市场的,因为读EMBA的人事业上都已经很成功了,但他可能不会说英文,没法出国读书。在国内的教育市场,比拼的是谁的教育质量高。而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就是谁能给他带来最大的价值。而长江商学院的优势在于,更了解中国,而且有强大的校友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