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试飞运行基地试点项目落户上海

《无人机试飞运行基地试点项目落户上海》,傻大方资讯编辑整理。我们不生产头条,我们只是社会头条新闻的搬运工!

正文开始:





无人机试飞运行基地试点项目落户上海长三角联办创新大赛助推行业发展





无人机在娱乐消费、遥感测绘、农林植保、快递物流、警务执法、应急搜救等领域正迎来爆发式增长。长三角无人机产业创新大赛日前在上海启动,记者从上海市经信委获悉,目前中国无人机生产企业达650家,无人机登记数量达18万台,无人机用户数量17万,据预测,到2023年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976.9亿元。上海将大力培育创新生态环境,搭建无人机安全运行与合法飞行的监管模型和应用场景。





产业生态逐渐成熟





在大赛相关论坛上,深圳无人机协会会长杨金才透露,据统计,我国民用无人机的出口量约占全球的70%。中国无人机产业生态正逐步成熟,基本形成配套齐全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体系。





中国民用无人机产业已形成约2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未来10年是无人机发展的黄金时期,其中,工业级无人机需求超过十万架,消费级无人机需求超过百万架,仅农业植保、电力巡检、油气管道巡检、国土测绘和警用5项年均潜在需求为40亿美元左右。





“数字天空”构想起步





在杨金才看来,无人机可成为工业4.0的一个空中数据端口,大至地球物理、气象、农业数据、小至个人位置信息,无人机将引爆空中的数据革命。





今年3月,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管理局向顺丰旗下的一家子公司颁发了“无人机航空运营(试点)许可证”。京东公司日前也发布消息称,最新研发的JDY-800物流无人机将于2020年投入运营。饿了么、美团也纷纷宣布,已有无人机即时配送航线获批。据悉,饿了么获准飞行的无人机航线,位于上海金山工业园区内,覆盖面积58平方公里,服务外卖商家100多家。配送时,无人机主要承担集散点A到B的干线运输,两名骑手则分别负责将外卖餐点装运上飞机和将餐点最后送达消费者手中。





多位业内专家认为,无人机有望成为未来的一种基础设施,与各行各业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深度结合,让生活更高效、便捷。





安全监管亟须跟上





“十三五”期间千亿无人机产业规模的愿景令人振奋,但如何克服无人机快速发展与安全监管创新迟缓之间的矛盾,是重要课题。





近几年无人机行业爆发,伴生着一些不良现象。比如黑飞不绝,更曾有无人机近距离拍摄机场,干扰民航飞机事件。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执行秘书长柯玉宝提出要建设“无人机云”,即利用电信部门在全国各地的信号塔,来完成无人机的定位,后方人员可实时查询、追踪所有无人机。简单说,就是民航局在云服务商和无人机个体之间建造一个数据中心,接收所有上云无人机的飞行数据,从而达到知道谁在飞,在哪儿飞,在干什么的效果。无人机云,就类似马路上的探头。





记者从论坛上了解到,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区域无人机管理部门正积极推进落实“放管结合”的产业推进思路。由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批准的“民用无人机试飞运行基地”试点项目落户上海,属全国首个该类试点项目;由民航局指导、多方技术单位共同参与的《低空联网无人机安全飞行测试报告》正式发布,为无人机安全监管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报记者 叶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