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身边事看城事变化:"老南宁"镜头下的厂区变迁
《百姓身边事看城事变化:"老南宁"镜头下的厂区变迁》,傻大方资讯编辑整理。我们不生产头条,我们只是社会头条新闻的搬运工!
正文开始:
王宗骏在江南百益·上河城创意街区拍下老厂区的新变化。 记者潘浩 摄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
这40年里,南宁人的生活和工作发生了哪些变化? 3位普通南宁人的职业变化或生活变迁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在这场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的历史进程中南宁的变迁。
“老南宁”镜头下的厂区变迁
年近70岁的王宗骏是土生土长的南宁人。“我一直住在南宁,现在回忆起来,改革开放后的南宁变化真的很大。” 王宗骏算是南宁绢纺厂的第一批老职工,在这家工厂干了20多年,“1965年进厂,最开始当学徒工,后来从维修工变成了宣传干事。没想到后半辈子都在和宣传工作打交道。”
王宗骏工作的变化也让他早于很多人用上了相机。“工厂配给的海鸥相机,不会用也没人教,只能到处借书学怎么调光圈、快门,慢慢摸索,然后到市中心的照相馆洗晒相片。那时候的宣传时效性不像现在这么争分夺秒,光洗相片就得2至3天。”王宗骏回忆里曾经的江南区,大型工厂林立,“那时是厂区时代,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都与工厂挂钩,厂区里有厂房、宿舍、食堂,有的大厂还有学校和医院。我们的生活问题不用走出厂区就能解决。”当时,他用镜头记录的多是工厂里的人和事。
1985年前后,南宁绢纺厂的职工曾达到4000多人,与广州绢麻厂、株洲麻纺厂等并列为全国六大苎麻纺织工厂。时代一直在变,90年代以后,国内外市场发生了较大变化,绢纺行业开始衰败。
这时的王宗骏被调到南宁市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委员会办公室(当时临时工作机构)工作,继续从事宣传工作,这时候他将镜头对准了更加广阔的南宁,但在空余时间,他还是带着相机记录厂区的变化。
“工厂停产了,人们只能再就业,我采访了好几个再就业的成功例子,照片和报道还被《南宁日报》发表了。” 王宗骏拿出几本厚厚的剪报集,如数家珍般地翻出一篇篇报道。
今年,南宁绢纺厂原址内一个高达33米的老水塔经过涂鸦,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市民面前,这时候王宗骏才发现老厂房变成一个创意街区。“我今天带着新买的手机来厂区拍照片。老厂房还是老厂房,你看这些红砖墙面、折纸屋顶都是原来的,这里是印染车间,那边是锅炉房……但是都变了样,加入了雕塑和涂鸦,挺有设计感的。作为老职工,心里感到高兴。”王宗骏一边说一边按下拍照键,记录下老厂区的新面貌,给自己的相册又新添一笔珍贵的收藏。
进城务工青年的工作变化
“如果不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我怎么能从湖北老家来到南宁工作,哪能开上属于自己的小汽车。”在江南区白沙大道的一套两居室里,出生于改革开放之初的黄维感慨万千。
黄维在南宁的一家私有汽车销售公司工作,之前他当过几年保安。改革开放带给他的不仅仅是生活的变化,而且他所从事的行业本身就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无论是从1984年才成立的保安服务公司,还是21世纪初才大量走进家庭的小汽车,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我小时候,家里日子过得紧紧巴巴,靠种地一年到头省吃俭用也剩不下什么钱。” 黄维说,“我从学校毕业后,在家乡找不到合适的事干,于是就想走出去闯一闯。”就这样黄维跟着亲戚来到广西,最后留在南宁。
黄维刚来南宁时做保安工作,每月收入1000多元,成了家里挣钱最多的人。为了适应这个时代,他不断充实自己,拿出省吃俭用攒下的3000元学电脑,又拿出3000元学开车……通过各种学习,黄维的眼界开阔了,看到了更多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机遇。“我突然发现小区里的停车位不够,越来越多人买了车,我就觉得卖车应该不错。” 2008年,他成为一名汽车销售代表,因业绩突出,收入比刚来南宁时翻了几番。
“以前为了省钱,过年不回家。现在,我买了车,年年都开车回家,还带着父母玩遍了广西。改革开放带给我更多的是思想解放、敢想敢做,才有了我今天的美好生活。”黄维说。
全职主妇的住房升级
由于身体原因病退的彭敏当了20多年全职主妇,对于改革开放的印象,她记忆最深的是家里的换房史。
“结婚的时候,单位照顾我们清了一间单身宿舍给我们住,就20多平方米,采光和隔音都不好,只能在公共厕所洗澡,吃饭只能靠单位食堂。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老公单位分房了。我们才有了自己的房子。”彭敏说,她家的第一套房子是一个套间,45平方米,卧室位于中间,通风、采光特别不好,经常白天也要开灯。一家三口同住一室,厨房里没设排烟道,炒菜得开窗排烟。不仅如此,这间房的防水没做好,卫生间有渗漏情况,好长一段时间,上厕所都得撑雨伞。
1998年,原先的福利分房被市场经济模式的商品房所取代,儿子也长大了,彭敏感到居住不方便,就琢磨着换房。“那时,市场上的商品房没有现在这么多,看了几处楼房后就买了一套三房一厅。”彭敏家第二套房是一梯4户的楼房,客厅较大,各房间采光都不错,厨房装上了排烟道。“那是第一次装修房子,就简单地刷刷墙,厨房里特意贴了瓷砖。”入住不久,彭敏觉得这套房子住得还是不太方便,“房子没有阳台,被子衣服要抱到楼下晒,还得看天气,有点刮风下雨就得赶紧跑下楼去收。”
2005年,彭敏所在的小区附近有新的楼盘开发,于是她决定换房。她相中了一套坐南朝北的三房两厅的房子,房里多了一个餐厅,客厅的阳台很大,足够一家人晒东西用,让她更加满意的是燃气管道入户。“以前用的是煤气罐,最担心的是洗澡洗到一半就没气了。而有了管道燃气,随时有热水洗澡。” 彭敏笑着说。
又过了10年,2015年,彭敏家又换房了。“这次换房是儿子说了算的,媳妇还在怀孕的时候,我们想买一套好点的学区房。看了大半年,孩子都满月了才定下来。现在的房子所在小区就有幼儿园,小区旁有配套的小学,初中离家只有20分钟的步行路程。这个小区有完善的物业管理,住着也省心。” 彭敏说。
- “惠台31条”是大陆“统战”措施?国台办:百姓心中有杆秤
- 京台高速辅路工程完工通车 提高百姓出行效率
- 你身边的“刮油王”食物,有大肚腩的要多吃,腰围小了赘肉不见了
- 辽宁21人涉黑团伙主犯获刑19年:聚众斗殴 欺压百姓
- “相声是替老百姓说话的”
- 抑郁症丨如何帮助身边有抑郁情绪的亲人或朋友转化情绪
- 藏在身边的“天然刮油王”,每天吃1次,轻松甩掉大肚腩!
- 高德“身边公益地图”升级 科技让公益更方便
- 4个藏在身边的“天然护肝宝” 每天做一件 肝脏棒棒滴
- 琢磨先生:希望每一个好人身边,都守着一个昆山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