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治理幼儿园“小学化”

看官辛苦啦!傻大方小编知道你找“多管齐下治理幼儿园“小学化””这篇文章很久了,是否有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感脚呢?


正文开始:





多管齐下治理幼儿园“小学化”(凭栏处)





某中学刘老师近日为5岁多儿子的“学业”犯了愁,快上小学了,是不是该提前学一下小学课程呢?作为教育工作者,她知道,幼儿的兴趣和习惯最重要,提前学习违背了身心发展规律,容易让孩子产生畏难、厌学情绪。可若不学,一入小学进度飞快,别人家孩子有拼音、加减法、识字量做基础,自家孩子肯定跟不上。





日前,教育部印发的一个文件让她心里踏实了些。文件要求,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对于幼儿园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的,要坚决予以禁止,社会培训机构也不得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等名义提前教授小学内容。





其实,早在2012年,教育部印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就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2016年修订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也指出,“幼儿园不得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不得开展任何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文件、治理幼儿园“小学化”?这需要综合治理、多管齐下。





首先,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引导,治理幼儿园“小学化”存在的土壤。有需求就有市场,幼儿园“小学化”之所以屡禁不止,正因为很多家长有需求。不少人认为,孩子认字多比认字少好,“抢跑”比“静待花开”好。因此,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引导十分必要。





其次,下大气力治理违规办园办班问题。近年来,多数幼儿园特别是公立幼儿园能够做到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禁止“小学化”。可与此同时,一个奇怪现象出现了:不少幼儿园甚至名牌幼儿园出现了大班“空心化”,孩子上完小班、中班,便转学到家长安排的“学前班”,提前学习小学内容。即使没有“流失”的孩子,也多在小学开学前的暑假报名“幼小衔接班”,以提前学习、早做准备。更令人忧虑的是,因为大量幼儿园在小学课程教授上的“退出”,越来越多社会机构办的“幼小衔接班”火了起来,填补的正是原来“小学化”幼儿园教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的“空缺”。因此,加强监管,提高违规办园办班成本非常必要。





最重要的是,严格落实小学教学“零起点”,治理幼儿园“小学化”存在的根基。刘老师的焦虑来自身边一位“过来人”,“过来人”告诉她:“我们家孩子没提前学,可小学一开学,一个多月就教完拼音,还是和英文26个字母一起教,孩子还没反应过来就成了‘差生’,追赶起来更辛苦,真后悔没提前学一学。”





正如高考是中学教育的“指挥棒”,小学也是学前教育的“指挥棒”。要想真正严禁教授小学课程内容、纠正“小学化”教育方式、整治“小学化”教育环境,还得从根子入手,让小学坚持“零起点”教学。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零起点”很容易被钻空子。现在,以“孩子们都会”为名,明目张胆不教拼音的小学越来越少,但又想掐尖培优、又怕违背政策,选择加快教学进度的小学还存在不少。你说不是“零起点”,学校振振有词,就是从最基本的内容开始教呀!你说是“零起点”,学校又隐蔽性很强地压缩课时、超前超标教学,甚至还有的在招生入学中面向幼儿组织小学内容的知识能力测试,或以幼儿参加有关竞赛成绩及证书作为招生依据。这种情势下,家长如何敢不让孩子学?“幼小衔接班”如何能不“春风吹又生”?





治理幼儿园“小学化”,需要小学、幼儿园、家长、社会共同努力,相关政府部门齐抓共管。只有这样,才能釜底抽薪,让“抢跑”丧失优势,让更多孩子减轻负担、健康成长。





长 乐





长 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