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里藏着个“时间博物馆”

小编嘚啵嘚:《果园里藏着个“时间博物馆”》是傻大方资讯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为你带来的,你是继续往下看呢?还是继续往下看呢?

正文开始:





朝阳区崔各庄乡乡情村史陈列室





有没有一个愿望,乘坐时光穿梭机去过去的年代里看一看,看看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小时候是如何生活的?如果你到了朝阳区崔各庄乡乡情村史陈列室,这个愿望大抵会实现。





用真实物品反映时代变迁





这是一座选址在果园内的乡情村史陈列室,四周被果树环绕,与“北京最值得去的十大西餐厅”之一的果园西餐厅毗邻,与湿地公园相连,与红砖美术馆相对。





如果不是有人带领,很难想到,在这样一处安静的自然风光里,还藏匿着一处“时间博物馆”。“大约2013年,我们开始琢磨建造一个怎样的乡情村史陈列室,我们想,如果做就不能做雷同的,要做出自己的特色。”崔各庄乡乡情村史陈列室的设计者吴运涛告诉北京晨报记者。





吴运涛脑海里生出一个画面,“能不能通过真实的物品和场景,把时代的变迁都反映出来,让我们的孩子近距离了解过去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也让我们自己重温那个年代。”吴运涛说,想反映年代变迁,那就需要收集老物件,而且品类要全,要多,要真实。为此,吴运涛和伙伴们开始发动乡亲们捐赠老物件,除此之外,为了收集更多老物件,他们还跑遍了北京郊区,见到老物件就“如获至宝”,想方设法淘回来,就这样,收集到的物件慢慢多了起来。





坐在炕头体会“婆婆窗”





陈列室总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17.4平方米。吴运涛介绍,从初期规划到运营至今,展品数量已经多达上千件,展现了上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的农村生活。





走进陈列室,“穿越感”瞬间袭来。“知道这里是什么吗?这叫‘婆婆窗’。”吴运涛指着东厢房与堂屋中间墙上凿开了的一个方形洞口说。这个长宽约30公分的洞口用碎花粗布帘遮掩着,“过去,婆婆可以在东厢房的炕上随时掀起碎花粗布帘,作用有两个,一是儿媳在灶旁做好饭,从这个窗户递进去给婆婆;二是婆婆可以通过窗口观察、指导儿媳干家务活——放醋了没?加柴火了没?饭得了没?……‘婆婆窗’由此得名。”吴运涛说。





吴运涛告诉记者,当时在设计展示“婆婆窗”时,想运用一些创意和技术手段,加强与观众的互动,让观众亲自围坐在炕头和灶台,体验久违的历史年代感。另外也通过体会中国传统农村的婆媳关系,重视家庭建设,传承好的家教家风,继承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供销社”惊喜现眼前





继续向里走,时代更迭,原本安静的屋子里传出了邓丽君的音乐,传出了村大队的召集令……照明的灯光随着人的走动亮了起来。原来,这些“机关”都是自动设置,平时不会开,但凡有人走进参观,就会自动开启了。





白菊洗衣机、雪花电冰箱、牡丹电视机、老式录音机、白瓷茶缸、烟酒、茶叶……眼前一面柜台上,老式商品一应俱全,仿佛回到了上世纪的“供销社”。大红喜字的枕套、搪瓷脸盆、挂在墙上的奖状、压在桌玻璃板下面的保修单、毕业证书、账本……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家庭生活出现在眼前。





吴运涛说,每个来参观的人都会心生感慨,不少人也会在参观后将自己保存的老物件捐赠过来。“展品还会再增加。”吴运涛说,如果有游客想深度体验,也可以摆上一桌,吃吃农家饭,睡睡农家炕,体验体验过去的传统农家生活。





北京晨报记者邹乐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