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关隘何在?

小编来了!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中国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关隘何在?’,特意拿来分享给各位看官,如果你也觉得这篇文章不错,记得分享哦!


正文开始:





中新社北京7月11日电 题:中国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关隘何在?





中新社记者 李纯





本月4日的一则消息显示,广州警方对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开展全链条、多环节的防范打击治理,已在今年上半年为7.5万民众挽回近2.2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损失。然而,这则“数额特别巨大”的消息却未在社会上引起太多关注。





5月29日,黑龙江省警方押解124名“5.6”特大系列电信诈骗案犯罪嫌疑人抵达哈尔滨,该诈骗团伙涉案金额达7000余万元、被害人遍布全国10余个省(直辖市)。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当中。中新社记者 于琨 摄





在中国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高压态势下,某一地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波澜不惊”,折射出的是公众对“突出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共识,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中国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力度与成效。





2016年12月,中国公安部会同最高法、最高检研究出台了《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实现对此类犯罪的全方位全链条打击。中国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法律标准得到进一步明确。





在此基础上,2017年1月至6月,全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数、民众财产损失数同比分别下降12.3%和30.8%。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18年一季度,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共接到诈骗电话号码举报7549件次,环比下降15.34%。





此外,中国公检法机关还与多个国家和地区执法司法机关联手,重拳打击在境外活动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和幕后组织者。中新社记者根据公开资料统计,今年以来,超过500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被中国公安机关先后从老挝、印度尼西亚、柬埔寨、菲律宾等国押解回国。





各项措施与数据的背后,是中国突出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力度与决心。与此同时,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尚存的瓶颈亦不可忽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不断升级,给社会诚信带来挑战。在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高艳东看来,中国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尚有两大关隘需要突破。





首先是打击手段的科技化。高艳东表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某种程度上便利了犯罪分子大量获取、出售和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使电信网络诈骗更加精准。同时,各行各业推行实名制,越来越多的主体掌握着用户真实的数据和个人信息,但安全防护不尽人意。如果发生个人信息泄漏,造成的损失将呈几何式增长。





高艳东认为,在此背景下,企业要加强技术防范,执法机关要提高技术打击能力。推行实名制的同时,应当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机制,明确公民个人信息、数据的收集者和使用者的保护义务与责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越来越技术化,应对措施也应当更加科技化。”





源头性互联网黑灰产业盘根错节,是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需要突破的另一关隘。高艳东指出,各类恶意软件、手机黑卡、银行黑卡、身份信息及数据等非法交易的黑色产业链难以根除,某些联网聊天群组已经成为交流犯罪经验、传授犯罪方法、组织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场所,且屡禁不止。





“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同时,也要注重对源头性互联网黑灰产业的打击,从源头上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的实施。同时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增加恶意、违法等行为的成本。”





高艳东还表示,提升公众的防诈骗意识、提高基层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办案民警的技术水平、配备相应的技术设备,也是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重点内容,完善网络空间的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同样迫在眉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