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持新规一周年| 违规减持各有各招,有公司只减持不增持( 四 )

比如,面对3个月内减持总股本1%这个不可触及的红线,假如股东持有定向增发股票数量还不到总股本1%,新规之前,锁定12个月后即解禁,然后可以一次全部卖出。新规实施后,即使解禁,在解禁后12个月内,只能减持一半,剩余股票需在12个月之后减持。

从新规实施到现在,重要股东在二级市场减持的市值确实被压在了低位。

2017年第三季度解禁市值环比增加55%,实际当季度减持市值只增加了33%,解禁增量没有全部减持。从那时到今年第二季度,虽然解禁市值陆续攀升,但各季度实际减持市值均维持在580亿~660亿元之间。

精确到每个月,从2017年5月之后,各月比值都在10%以下,今年4月最低值曾达到了3.62%。

2016年7月,减持比例曾经高至42.99%,2015年5月达到最高点63.42%,那时也正是股市最火热的时期。现在每月比值在10%以下,可以理解成每月新解禁的股票,只有不到10%在二级市场做了减持操作,尚有90%仍在原股东手里。

值得注意的是,新股上市后,除了大型国企的发起股东之外,不少各类发起股东有减持冲动。并购和再融资时形成的定增股东,也会在解禁后将股票变现。减持新规能短时间限制减持数量,伴随着时间的延长,这样的羁绊将不复存在,而那时,“堰塞湖”的“水位”更高。从2017年6月到现在,新增解禁股市值3.61万亿元,实际减持2631亿元,尚有3.34万亿元、占比92.71%的解禁股尚未减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