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悬赏8元寻找“锥蝽”评估疾病风险 专家:中国尚无病例

欢迎您来到傻大方资讯,本页内容是《广州悬赏8元寻找“锥蝽”评估疾病风险 专家:中国尚无病例》,既然来了就转发一个再走呗。

正文开始:





中新网广州7月10日电 (蔡敏婕)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则“每只8元寻找锥蝽虫”的消息日前被广泛传播。该中心寄生虫病与地方病预防控制部主任陈守义10日称,已经陆续收到市民送来的虫体,但均需要鉴定。目前中国尚无美洲锥虫病例。





锥蝽是一种昆虫,在广州俗称“木虱王”,因头部狭长似锥而得名。成虫体长25毫米左右,呈椭圆形,尾部尖或平,色黑或暗褐,腹部侧缘有红或黄斑。锥蝽的若虫和成虫均吸食人血,它们专门叮咬人的面部,喜欢寻找皮肤较薄的区域下口,同时也会叮咬其它部位。





2016年,在临近广州的佛山顺德,发生一起锥蝽叮咬人事件。经小范围调查,广州多个区曾有市民曾见过类似锥蝽的昆虫,并有被叮咬的案例。





美洲锥虫病是由锥蝽传播一种热带寄生虫病,又名克氏锥虫病,恰加斯病,主要流行于中、南美洲。该病隐匿性极强,隐匿期长达20至30年,难以被发现,重症患者预后不良。急性期有发热、颜面水肿、贫血等。慢性期常有心肌炎、心力衰竭、猝死等发生。





美洲锥虫病在拉美地区最为严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迅速发展,该病搭乘上了“顺风车”,日本已有病例。





陈守义称,此次收集锥蝽主要是为了解媒介生物锥蝽的分布情况、种类和数量,评估输入性美洲锥虫病的风险。7月5日发文后,民众反映积极,咨询电话不停,目前已陆续收到疑似锥蝽的虫体,但均需要经过国家鉴定。





陈守义介绍,锥蝽的习性是夜间行动,白天喜藏身于木柴堆、墙缝、木缝等地方,以往的旧木屋较为常见。根据这几天市民反映,很多市民曾被叮咬过,但也不确认是否是锥蝽,也担心感染此病,“不过这不用担心,广州不是美洲锥虫病流行区,被感染的机会微乎其微”。





对于有学者把美洲锥虫病称为“新型艾滋病”,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称,锥虫病与艾滋病是完全不一样的两种疾病。由于这种疾病目前在美洲的爆发形态十分类似于早期艾滋病的传播,因此被比喻为“新型艾滋病”。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称,市民应做的是保持居家卫生,安装纱门纱窗,防止锥蝽进入室内;市民不必刻意去捕捉,如果它进入家里或者叮咬人时被发现,就将其用筷子等夹入空矿泉水瓶盖好盖子,之后联系12320送检即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