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抓重点 补短板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三 )

今年,全镇将有17000多人在乡村旅游产业中增加收入。

在河南信阳,几位90后大学生搞起了中药材息半夏种植,每亩地的纯收益达3000元以上,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新产业。

没有任何产业的乡村,如何振兴乡村、产业兴旺、让农民富起来?各地瞄准新的发展目标,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规划先行,分类推进。

在山东菏泽,有大片盐碱地的曹县,种粮食产量低,种果树挂果少。当地请来专家,利用国家项目,一边改良土壤品质,一边养殖进口肉牛。这一养,就“养”出了意外收获。

生产乳制品的同时,牧场的畜禽粪便加工成有机肥,用来改良和培育盐碱地;土地上种植的耐盐碱农作物,又反过来供给牧场。无心插柳柳成荫,一条“从土地到餐桌全程有机循环的产业链”形成了。目前,村里已拥有奶牛两万多头,培育改良周边土地10万多亩,1000多人在家门口就业。

在湖南衡阳,“订单”农业倒逼农户抓优质稻品质,“企业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订单化生产路子,让大批传统农民转型成为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协会引领带动,全县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达到9072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