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昔日的恩情,他为商敌黄光裕保住了200亿的国美

为了昔日的恩情,他为商敌黄光裕保住了200亿的国美
点上面“广州潮汕人”关注

广州地区最大的潮汕人群体平台,猛猛来加入!

为了昔日的恩情,他为商敌黄光裕保住了200亿的国美

英雄惜英雄一点不假,就有这么一位平常甚少在公众场合露面的家电零售业风云人物,作为大中电器的创始人,当年曾与国美创始人黄光裕、苏宁创始人张近东共同谱写了传奇的商业故事。



  如今,大中电器早已被纳入国美旗下,本来可以享受悠闲时光的张大中,却在黄光裕“出事”期间,被这位昔日对手找来做国美的“定海神针”。

 

  大家都知道国美现在市值200多亿,远远比不上以前的辉煌时代, 说起黄光裕, 相信大家对黄光裕已经不陌生了。曾经的大陆首富,媲美现在的王健林、马云。如今,因商业犯罪入狱近十年,江湖上却依然流传着他的传说。

 

  曾经的国美有多强大?黄光裕曾三次登上中国首富,并拥有中国最大的家电连锁帝国,而阿里系和京东的B2C那会还没成气候。当时的国美受万人瞩目,而当时的黄光裕或许压根不知道马云、刘强东是谁。他的对手也就只有张大中、张近东、张继升、陈晓等人。

 

  但是,现在的黄光裕还在狱中,身边除了他的妻子杜鹃还有这一个人,默默为他守住国美的江山。他就是张大中,现任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兼非执行董事。张大中他曾是大中电器的创始人,为什么曾经是对手,如今却帮他守住江山呢?我们来看看他们之间的故事。 

为了昔日的恩情,他为商敌黄光裕保住了200亿的国美

  张大中,在1948年3月出生于北京。1982年4月,张大中注册成立“张记电器加工铺”,他在1984年的时候靠贸易电子元器件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当然,他并没有因此就觉得满足。 1993年,张大中创建了大中音响城,开始进入家电零售领域,并在1998年突破亿元的年销售额大关。

 1999年,他自己创建了大中电器,业绩在蒸蒸日上。到了2004年的时候更是到达了80亿元的销售额。2005年,大中电器加快全国连锁步伐,全国连锁店总量达近百家。

 

  2006年4月份张大中和永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结果永乐却被国美电器收购,闹出1.5亿元定金被大中电器没收的风波。那时的张大中,希望籍此完成4年多来的夙愿—上市。

 

  2007年,国美电器举行了全面托管大中电器的新闻发布会,国美电器获得了对大中电器股权的独家购买权,购买价格为36.5亿元左右。

  店小二成一方诸侯

 

  中国电子商会副会长、全国工商联执委、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大中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和创始人……诸多头衔中,张大中最愿“加封”的却是“首席店小二”。

 

  北京人都知道店小二就是跑堂倌,张大中这个“店小二”的标志装扮不是毛巾、围裙而是一件蓝马甲。在北京大中每个员工都穿着这样一件蓝马甲,张大中也经常穿着它跑前跑后地忙碌着。这种被他总结为“为您服务我最佳”的店小二文化,随着大中电器的转手已经与他无关。

 

  熟悉张大中的人知道:这个北京男人家境寒凉,心灵手巧的他自己浆布头做过布鞋、自己裁布料做过裤子。张大中的第一桶金来自一个半人多高的绿色落地灯。这个用废弃的纺织梭组合而成的落地灯,为他带来160元的收入,相当于他当时4个月的工资。

 

  和一般的北京人不一样,张大中当年没觉得做生意有什么不好意思,毕竟从1972年开始,他就在北京海淀区供销社工作,此后7年里,他卖过猪肉、卖过糕点……这些经历让他熟悉了一套完整的商业流程。

 

  1982年4月,张大中注册成立“张记电器加工铺”,只拥有一间10平方米的门脸房,这是当时唯一允许私营企业注册的名字。“张记”以制造音响放大器为主营业务,1988年9月,营业额首次突破10万元;至1988年12月,“张记”占据了北京音响放大器90%以上的市场份额。

 

  在张大中生意兴隆的时候,他未来的对手们还没踏入这一行:1984年,江苏南京长大的张近东,刚刚大学毕业,21岁的他被分配到一家区属国企当文员;1985年,初中未毕业就辍学、年仅16岁的黄光裕,正跟着大哥告别老家广东潮阳北上内蒙古闯世界,1987年元旦,国美电器成立,这家北京珠市口100平方米的小店最终闹出了中国家电零售业的大动静。

 

为了昔日的恩情,他为商敌黄光裕保住了200亿的国美

从左往右:张近东、黄光裕、张大中

  在1989年以前,张大中的目标是利用元器件批零差价获得利润,因为贸易量大、资金周转快,前景颇好。但随着1989年后中国经济陷入低谷,他的公司也逐渐经营惨淡。

 

  但张大中一直在耐心等待。1990年,大中公司参加北京亚运会工程招标,凭借技、工、贸综合发展以及销售、施工、服务三位一体的综合优势,大中公司一举中标,小门店开始做起大生意。

 

  就在那一年,在南京的张近东再也不愿被单位束缚,他彻底下海开始专卖春兰空调。此时的黄光裕已经开始跳开中间商,直接和长虹等厂家接触,搞家电包销等营销创新。

 

  三个不同地域的人最终将殊途同归。

 

  大佬们的恩怨情仇

 

  和热衷跑马圈地的国美、苏宁相比,身为前辈的张大中走着与对手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张大中的主要精力一直放在北京市场这一亩三分地上。但在资本为王的时代,这份多年的打拼最终只得待价而沽。

 

  1992年,大中公司已是北京西四一条街上的著名企业。此时,黄光裕也开始将所有的店铺统一为“国美电器”。1996年,主销空调的苏宁营业额已经达到创纪录的15亿元,绝对营业额已可与当年的科龙和海尔并驾齐驱。同时期的国美借助以长虹为首的国产彩电的崛起,将主营业务从纯进口转向国产和合资产品。

 

  三年后,大中公司开始了电器专卖连锁店经营。但是相比1999年就已经实现京、津、沪连锁架构的国美,以及2000年完成40亿销售的苏宁而言,彼时的大中公司并没有很好地完成全国布点和走出去的准备。张大中遵循“有多少钱,做多大生意”的原则来做企业,但在对手频频发力的情况下,这也使得他失去了做大和做强的最好时机。

 

  家电连锁市场的跑马圈地,最终随之而来的是更为残酷的价格大战,整个行业的利润变得非常微薄。虽然从2002年以来,张大中一直希望大中电器可以走入资本市场,但一直未能如愿。他的同行们却陆续上市成功。2004年6月7日,国美电器借壳中国鹏润完成香港上市;同年7月21日,苏宁登陆A股中小板。2005年11月14日,甚至连陈晓的上海永乐也在香港上市。此时,大中电器尽管也开始了全国布局,但全部依赖自有资金的发展难免捉襟见肘。

 

  这让张大中意识到,已经不可能靠以往的单打独斗求发展了。早在2002年时,大中、永乐等5家区域性连锁家电企业就成立了“中永通泰”,通过联合采购以对抗国美苏宁的扩张态势。曾经,一度有17家企业加入到这个联盟,但最终在2004年前后分崩离析。当时,美国家电连锁业老大百思买向大中电器抛出了绣球。能够获得来自国外的先进管理技术,这对只有高中文化的张大中来说,确实极具诱惑。

 

  但张大中最终选择了和陈晓合作。2006年4月,大中电器和永乐定下“婚约”:对外宣称不排除一年后合并的可能性。那时的张大中,希望籍此完成4年多来的夙愿—上市。大中电器如果能够借道上海永乐,通过股权置换的方式,就可以实现国美苏宁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完成的资本市场突破。

 

  然而,上海永乐经营状况的不佳,使得这场看来结合南北优势的“天作之合”成了泡影。刚刚达成“城下之盟”,三个月后,陈晓就转而“投奔”黄光裕去了,2006年7月,国美宣布并购永乐,同年11月,双方正式合并。得罪了所有永乐高管后,陈晓孤身进入国美电器。

 

  这是经历多年商战的张大中最艰难的时刻。连续经历中永通泰和大中永乐两次联盟的失败,大中电器已经错过了全国布局的最佳时机。而永乐1.5亿元的订金又让大中电器如鲠在喉动弹不得。受到“伤害”的张大中,后来更是和陈晓闹上了仲裁法庭。

 

  与其盲目发展不如收缩战线。2007年,张大中毅然选择了退守北京市场,他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最大长处正是了解北京,熟络北京人的生意经。相比时年38岁的黄光裕、44岁的张近东,60岁的张大中已无力继续打持久战。他的独子对大中电器的经营也没有表示出一丝接班的意愿,出让大中电器已是不得已而为之。

 

  “只有永恒的利益”

 

  国美、苏宁、百思买,谁是大中的最佳埋单者?

 

  从2006年7月开始,张大中无比低调。即使在他已经抓住一个国美“间谍”的时候,他打算开个发布会公开这个丑闻。全国几十家媒体都聚在了香格里拉酒店的会议现场,但在发布会开始前5分钟,黄光裕的服软短信抵达,张大中放弃了这次“狼来了”的发布会。

 

  他深知,没有对手出价的买卖没有好价钱。为了一个商业间谍的名誉,不值得和未来的买家伤了和气。

 

  插了草标的大中电器是否是个好对手?2007年9月18日,苏宁北京区公布的黄金周销售目标是“销售额超国美”。没有想到,9月30日苏宁主投广告的《京华时报》遭国美全面采购,然后抽去苏宁的广告叠在自家店内免费派送。为了化解苏宁的营销攻势,零售五毛钱的报纸甚至可以加价1元回收。国美几十万元的购报投入,兵不血刃地就化解了苏宁几百万的广告费。

 

  此时,国美、苏宁捉对厮杀到了白热化。可是双方没有想到,苏宁和国美两家在北京的近80家门店,仅仅完成了大中电器近90%的销售额,当年“十一”国庆期间,甚至大中电器一天就卖出了3.5亿元的业绩。面对大中在北京市场逾50%的市场占有率,国美和苏宁都失去了玩耍猎物的最后耐性。

 

  “黄金周”结束,张近东和黄光裕都来到了大中的谈判桌前。此时的苏宁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大中。当时,苏宁北京店数不足40家,远逊于国美的54家店和大中,苏宁必须夯实自己在北京的堤坝。

 

  有了永乐的前车之鉴,张大中始终保留着两条谈判路线:一方面低调承认苏宁和大中在接洽之中,但强调双方并未签署协议;一方面,始终给国美留有缓冲的机会。

 

  最终,国美电器在48小时内达成大中电器的全部要求,在苏宁30亿成交价基础上加价20%。这是一场罕见的商战,黄光裕斥资收购大中电器的36亿元,需要国美电器差不多3年半的纯利润才能抵回成本。国美电器加价的6亿元,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稻草—苏宁电器2007年上半年的全部净利润仅5.78亿元。

 

  最终的结果是国美一击而中,苏宁没有加价,大中成功卖身。

 

  虽说买的没有卖的精。但是绕着北京三环路走一遭,你会发现大中电器自1993年以来的精准选址:平均每四公里一家店的布局,让北京三环路上的11家大中门店占尽先机。以1997年开业的大中马甸店为例,这个场地面积有4000多平方米,年租金高达600多万元。这个价格甚至比很多二环内黄金商圈的价格还高。2004年开业的大中中央电视塔店,总面积更是高达2万多平方米,虽然年租金高达上千万,但家电产品非常丰富,业内人称家电连锁亚洲第一店,年销售更高达15亿元。创造出每0.1秒即售出一件电器的纪录,保持全国单店产出最高…… 

为了昔日的恩情,他为商敌黄光裕保住了200亿的国美
+

  2010年3月27日,张大中完成了他这一生中最重要的事:王佩英诞辰95周年纪念会。在清明节前一周,张大中用纪念会的形式给他去世40年的母亲以祭奠—虽然他没有母亲的尸骨,但在公司创建30年的日子里,他最想给母亲以“正义”的告慰。会上,茅于轼发表感言—对这位未曾谋面,住在羊坊店铁道部宿舍的他弟妹的邻居不吝赞美。

为了昔日的恩情,他为商敌黄光裕保住了200亿的国美

  王佩英是“文革”中北京市公审枪毙的第一批“反革命”,遇罗克也是那次罹难者之一。那年(1970)除夕前九天,10年前经历了丧父痛楚的张大中兄妹7人,又陷入无母的孤单境遇。很多年后,张大中仍然很执着地给外人看那张辗转复印来的枪毙判决书……

 

  这个2008年一次性缴纳个人所得税5.6亿元的北京人,有时并不完全像个生意人,他并没有像很多富豪那样用财务方法给自己避税。他一直感谢母亲,1980年母亲平反,母亲生前单位铁道部给张家7个孩子每人发了1000元的抚恤金;也正是这笔抚恤金让张大中结了婚娶了妻,有了本钱开始自己的手工小作坊。

 

为了昔日的恩情,他为商敌黄光裕保住了200亿的国美

  张大中和黄光裕、陈晓之间的爱恨情仇,估量就像一部电影一样那么精彩。2006年尾,黄光裕联手陈晓灭了张大中;2011年,黄光裕联手张大中灭了陈晓;陈晓和张大中曾经是最好的伴侣,立誓一路匹敌黄光裕和苏宁电器张近东。如果不是国美电器创始人黄光裕和现任国美董事局主席陈晓之间的权力之争,张大中可能仍安静于众人的视野之外。

  “近东不应对我憎恨”

 

  2007年前后中国家电零售业的整合波诡云谲,谈判过程中,张大中曾跟黄光裕、张近东之间上演过一场“三角恋”,后来苏宁先退出了这一角逐。

 

  “就像男女谈恋爱,错过了。”张大中回顾往事时说道,当年大中与国美在北京是竞争伙伴,彼此取长补短。“如果没有我们俩在北京的打拼,不会把别的家电零售企业边缘化。所以,我发自内心感谢他(黄光裕),当然他也有感谢我的地方。后来,由于他出的价格比苏宁高,商人嘛,择优而行,像拍卖一样。”张大中说,“我当时为什么找近东?因为大家在北京长期竞争,难免碰锅边,所以跟近东谈得比较多。但是近东比较谨慎,迟迟不签合同,所以给了国美机会。国美说你说多少钱,我说你必须比苏宁(出价)高20%。而且,我还问苏宁你要不要,苏宁说对不起,这个数接受不了。所以,近东作为商人,不应该对我憎恨,我们俩没有签合同。”

 

  尽管已有近十年没再跟张近东怎么直接交流,但张大中坦言,江浙企业做得比较细腻、考虑问题算得细致,“我们是北方人,有时比较粗犷,所以有时性格上不是特别默契,但是人家(张近东)做企业还是做得很好”。

 

  张大中与黄光裕,也是商场利益角逐中争斗时寸土不让,事过后生出战斗友谊的典型。

 

  2006年4月,张大中和陈晓签署了大中与永乐的《战略合作协议》,结果永乐却被国美收购,闹出1.5亿元定金被大中没收的风波。在2007年4月举行的“2007国美全球家电论坛”上,被媒体问及时任国美董事会主席黄光裕如何看待大中和永乐的门店时,黄光裕甚至表示:大中门店含金量比永乐的低很多,无法和永乐相比。而且在涉及大中和永乐之间的官司纠纷问题时,黄光裕毫不掩饰地表示:“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没事找事。大中违背了行业道德,拿了人家的1.5亿,还在那里哭成泪人,搞了一个什么网络调查,伪装成弱势群体。”

 

  苏宁有意并购大中电器期间,进行了漫长的并购“摸底”,直至2007年12月12日,苏宁正式宣布退出并购;2007年12月16日,国美正式宣布获得了对大中股权的独家购买权,购买价格约为36.5亿元。从此,仇家变亲家,中国家电零售业格局也由“三国演义”变成了“美苏争霸”。

 

  战斗友谊

 

  商业故事的戏剧性还不止于此,黄光裕入狱后,复出的张大中反而成了国美的“定海神针”。

为了昔日的恩情,他为商敌黄光裕保住了200亿的国美

  张大中表示,本来把大中卖给国美后,他就完事了。后来,由于陈晓(曾任国美董事长)离开,黄光裕想找一个临时的董事会主席。“考虑到曾经作为竞争对手时,我们俩肯定天天研究对方的举止,他对我底子比较熟悉,觉得我比较可靠。”据悉,当年在和大中电器谈判期间,黄光裕这位首富经常亲自下楼迎接他的前辈张大中,某种程度上他们是惺惺相惜的。

 

为了昔日的恩情,他为商敌黄光裕保住了200亿的国美

  2011年3月,大中电器创始人张大中接任国美董事局主席职务,并担任非执行董事。本来卖了大中电器,套现巨额财富的他,投点项目日子也可以过得很轻松,为什么在花甲之年还要重回竞争激烈的家电零售业“受累”?他这么说:“因为搞企业这么多年,他(黄光裕)后来委派我的这点事,不是很牵扯精力,因为是非执行董事,应该是站脚的事,所以理所当然地(接受),同时大家在这个业态耕耘了很多年,应该说之间有了战斗的友谊。”

 

  张大中不太认同“受累”的说法。他表示:“搞企业这么多年,他(黄光裕)后来委派我的这点事,是非执行董事,应该是站脚的事,不是很牵扯精力,所以我应该理所当然地接受,同时大家在这个业态里耕耘了很多年,也结下了战斗友谊。”

 

  “我们都是八十年代起家,我搞制造,他搞销售,大家在九十年代中期有了交集,后来家电连锁的商业模式越来越雷同。在发展的步伐上,他年轻,在全国跑得快;我对北京熟悉,在北京圈得大一点,各有特点。”张大中回忆道。

 

  作为国美上市公司董事会主席的张大中,与国美的“老板娘”杜鹃、国美总裁王俊洲,他们之间在决策、分工中又是如何配合的?

 

  张大中告诉记者,国美只是国美控股旗下业务的一部分,在“大国美”的层面,“国美有一个重大决策委员会,主席是杜总(杜鹃)。我是国美香港上市公司的董事会主席,董事会有什么事,我负责召集,让议题在董事会合理运转,并且获得通过;俊洲他们是管理层,负责具体操作的,这三股力量配合还是比较默契。”

 

  对于在国美决策中起的作用,张大中坦言,自己有时会看黄光裕,“重大决策还要跟他沟通一下”。谈及黄光裕的状况,他幽默地说道:“挺好,经常除除草。”

 

  一位国美的中层干部对记者表示,平时很少有机会与张大中直接沟通,毕竟“张总更多地在董事会的层面”。

 

  从目前国美的董事会成员看,大部分都是非执行董事和外部的独立董事。以这个角度看,在行业里德高望重、为人谨慎谦和的张大中,更多地扮演着稳定国美上市公司董事会的作用,毕竟黄光裕和国美董事会已经历过“黄陈之争”的阵痛。

为了昔日的恩情,他为商敌黄光裕保住了200亿的国美


  对张大中来说,能看着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大中电器”,伴随着国美事业的发展壮大而健康成长,也是一件乐事。

 

  黄光裕在管理模式上绝对是个天才,他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做人做事的态度,他一直强调,企业是人经营出来的,一切的竞争都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的厉害的人才,谁就能在市场上打败对手。如果没有国美股权机制,也不会有国美的今天。 

为了昔日的恩情,他为商敌黄光裕保住了200亿的国美

  黄光裕今年年底可能出狱,马云,苏宁等会做出什么样的动作?将来的格局又会出现怎么样的变化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或许这个冬天不会太冷。你觉得呢?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上海) 、百家号 、

南都周刊、天下潮商、潮汕圈

为了昔日的恩情,他为商敌黄光裕保住了200亿的国美

>>END<<

为了昔日的恩情,他为商敌黄光裕保住了200亿的国美
往期精彩好文推荐,点击标题即可查

为了昔日的恩情,他为商敌黄光裕保住了200亿的国美

? 对不起,我要回潮汕了!

? 准到迈担!潮汕人最爱吃的食物排行榜,第一名我服了!

? 潮汕历史上走出了两位国王,九个总理,你知道吗?

? 92岁潮汕大爷隐姓埋名30年,感动全中国!为了昔日的恩情,他为商敌黄光裕保住了200亿的国美

迎投稿/商务合作  主编微信:twwzx2014

为了昔日的恩情,他为商敌黄光裕保住了200亿的国美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广州地区最大的潮汕人群体平台,猛猛来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