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勤工俭学不该成为“鸡肋”
这是一篇关注度很高的文章!说的是《钱江晚报:勤工俭学不该成为“鸡肋”》。该文章已被转发很多次了,你也来转一下吧。
正文开始:
勤工助学对贫困大学生帮助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国家也向来重视对贫困学生物质生活的关心。教育部、财政部近日公布了《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2018年修订)》,大学生参加校内勤工助学临时岗位的时薪进一步提高,从2007年的不低于8元提高到原则上不低于12元。但是,据《北京青年报》调查发现,部分北京高校只有50%至60%的岗位是由困难学生担任的,勤工助学岗对困难学生来讲供大于求。
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可能还是性价比的问题。从调查来看,勤工俭学的时薪低于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据相关资料,北京市非全日制从业人员每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由22元提高到24元,而城区的小时工收费也已达到35元/小时左右。很多北京高校的学生出于未来现实考虑的需要,不得不在大学早期就加入实习大军,为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提前铺路。因此,缺乏专业性和相对低效的勤工俭学岗位,就不再是很多人的首选,既然在校外单位、公司实习,既能赚到更多钱又能为职业发展助力,为何还要去勤工俭学呢?
这些因素的确非常现实,也令人焦虑。贫困学生赚钱有更多选择,固然令人高兴,但这也会降低勤工俭学原本的意义,甚至让它成为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显然不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想看到的。勤工助学的本来目的,就是要保护经济贫困的学生,让他们有一个赚钱的机会,同时保护他们的劳动权益。事实上,在各种社会实习“坑人”新闻不断的今天,校园里的勤工助学岗位的确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一来可以给予他们一定的物质回报,二来还不至于让他们在年少无知的时候被社会上的阴暗面伤害。事实上,很多贫困学生在大学初期都会选择勤工俭学,等他们有一定社会经验后,再去外面实习、赚钱,也是一条合理的道路。
但囿于现实因素,保护好勤工俭学的原本目的并非易事。一方面,勤工俭学的时薪和岗位多样性需要进一步改善,这样才能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另一方面,政策虽然是好的,但落实情况仍待改善。
其实,勤工俭学最大的需求者往往是那些缺乏校外实习机会和能力的人。当媒体聚焦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的高校学生的实习情况时,不要忘记了还有很多在三四线小城市的年轻人,或者校园地处偏远郊区的群体,他们非常缺乏与外部联系、交流的机会,勤工俭学成为他们实习、赚钱的最佳方式。但是,落实好相关福利政策,依然需要校方的专心和老师们的责任心。尤其是那些贫困生较多的高校,勤工俭学名额往往就像助学金名额一样稀缺,由此引发的“争夺战”也并不少见。这些年轻学子的权益往往是被外界忽视的,媒体对他们的关注也很少,但他们却构成了中国高校学生的大部分,不能不引起重视。
因此,要让勤工俭学政策更好地改善学生的生活,就要切合实际,了解他们的具体需求,进而作出相应的调整。更重要的是,要厘清校内勤工俭学和校外实习的关系,让它们互为补充,但又互不干涉,共同为有需要的年轻人服务。而当一些人无法选择校外实习的时候,勤工俭学政策就要得到更切实地落实。
- 燕赵晚报:都市街头策马奔腾 危险行为须套上法律缰绳
- 钱江晚报:莫言“丑书”,贵在真实
- 燕赵晚报:给孩子起名不能剑走偏锋
- 钱江晚报:造假也分主客观,背后还是功利心
- 亚洲品牌500强 新民晚报第208位
- 钱江晚报:昆山血案,骑车男是否涉嫌防卫过当
- 燕赵晚报:交通出行失信惩戒很有必要
- 钱江新城告别城中村
- 钱江晚报头版:“你们摸着良心看看,出几次事了?”
- 钱江晚报:双病缠身,滴滴须内外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