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消费品崛起

大众消费品崛起

(第21期封面文章:本文由两篇长文组成)

作者:肖俊清、田闯

来源:股市动态分析

大众消费品牌异军突起,成为市场为数不多的亮点。一二线城市消费结构在房地产挤出效应下呈现出“消费降级”态势;而精准扶贫和棚改货币化,将中小城市及乡镇的消费潜力释放。这一分化并非绝对的“升级与降级”的区别,而是大消费崛起过程中内部结构的分化和轮动。



升级与“降级”共同催化:浅谈大众消费品的崛起



肖俊清



从2016年下半年到2017年底,“消费升级”概念成为市场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消费白马与蓝筹龙头成为彼时市场的中坚力量。不过,随着供给侧改革逐步完成,“周期蓝筹”业绩及股价基本回归预期,银行、地产等低估蓝筹被爆炒后开启调整之路。而以高端白酒、家电、保险和定制家具等为领队的消费升级概念也不再是市场焦点,白酒及白电龙头表现疲软,保险、厨电和定制家具更是出现了较大幅度调整。

相比而言,今年民族大众消费品牌异军突起,成为A股市场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在消费升级概念股股价表现不再抢眼的情况下,消费升级与“降级”之辩异常激烈。毋庸置疑的是,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仍在增加,整体性的“消费升级”依旧是大趋势。不过一二线城市居民的房产消费的过度杠杆导致挤出效应,对比四五线城市和乡镇居民受棚户改造和精准扶贫导致的“收入”大增,导致短期内一二线与“四五线”城市消费结构分化。

这一结构分化并非绝对化的“升级与降级”的区别,而是整体大消费崛起过程中的内部结构的分化和轮动。

 

大众消费品崛起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18年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累计贡献率达77.8%。虽然一直以来,一季度都是消费对GDP贡献值的高峰期,但77.8%的数据同比近5年以来的数据,排名仅略逊于2017年一季度的79.4%。此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07年的93571.6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332316.3亿元,增幅高达255.15%。而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仅从270232.3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743585.5亿元,增幅仅为175.16%,远逊于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可见,消费对于国民经济的贡献,已经越来越成为主要驱动力。2018一季度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为10.1%,显著大幅高于同期GDP增速,同时国家统计局指出,我国社零增速持续高于GDP增速的局面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不会改变。

大众消费板块的景气复苏,核心逻辑在于,消费板块的投资机会在经济复苏早期主要集中于可选,随着经济复苏的逐步演绎,企业用工需求增加,居民工资增长率上行,大众消费景气随之逐步上行,一系列中观数据也在印证这点:

以2017年底数据为例,典型的大众消费品如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化妆品类、中西药品类等,零售额累计同比呈现明显向上趋势,这一趋势延续到了今年一季度,大众消费品增长复苏显性化十分明显。从今年一季度中观数据看,医疗保健一季度消费支出增速为17.95%,为2006年以来的同比增速最快的的一个季度,衣着支出增速为7.99%,创了2013年以来的增速新高。

从股票市场上看,今年以来,民族大众消费品牌异军突起,成为A股市场位数不多的亮点。细看这批股票的结构,与去年消费蓝筹以及行业龙头主宰市场出现了“画风突变”。高大上的“茅五泸”,美的格力表现一般。取而代之的,是顺鑫农业、涪陵榨菜等大众食品类股票,此外,国产化妆品三杰“御家汇”“珀莱雅”“上海家化”亦表现优异。萎靡很久的大众服饰今年异军突起,森马、贵人鸟、海澜之家今年以来平均涨幅超40%。

从宏观到中观层面数据再到微观上市公司股价表现,似乎都指向了同一个方向,即大众消费品正步入强上行周期。

图一:中观数据看大众消费品崛起:

大众消费品崛起

数据来源:wind资讯、招商证券

 

消费结构分化带来“共振”

2016年及2017年末之后,消费升级概念市场影响的边际减弱,导致“消费降级”和升级之辩甚嚣尘上。不过,从大趋势来看,在经济增速、收入增速稳定的时候,中国整体性处于“消费升级”的大方向是不可逆的。2016年,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经过连续多年徘徊后,出现了自1978年以来最大幅度的一次下降。城镇跌破30%,农村则跌破35%,从某种意义上看,2016年于消费而言,是一个质变的拐点。因此,“消费降级”的现象更多是盘旋上升趋势中,中短期的结构分化。

图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发生背离

大众消费品崛起

数据来源:wind资讯、东吴证券

 

这种分化在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及乡镇的表现各不相同。

1、一二线城市。

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

属于必须消费品的食品+衣着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从2013年的38.5%持续下降到2017年的35.8%,而代表较高层次消费需求的医疗+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交通+通信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从2013年的29.4%持续上升至2017年的32.5%。

可以看出,消费结构近五年以来在城镇居民中,有非常明显的迁移态势,若这一数据细化到一二线城市将更加明显。

在这一消费迁移的前提下,叠加当下高房价对居民消费的挤出效应就颇有意思。

一方面,全国各大城市房价不断走高:16年以后70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指数一路走高,其中一线城市的新建住宅价格指数在15年Q2得到修复。另一方面,居民还贷压力不断增加:2018Q1,个人住房贷款余额接近23万亿元,同比增长20%。高房价增加了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同时,也让居民的还贷压力不断加重。2018Q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累计同比8.8%,相较2017Q1提高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累计同比3.4%,相较2017Q1降低2个百分点。

高房价带来的财富效应不敌挤出效应,一二线城市居民消费受到抑制。

2018一季度数据来看,城镇居民居住支出、医疗保健和衣着支出大幅提升;而通信、交通、娱乐教育文化大幅增速大幅下滑。房价大涨后,租房成本开始提升,而人口老龄化趋势带来医疗费用增速持续提升,一定程度挤出了教育、文化和娱乐支出。必须支出提升而可选支出下降,这样的的消费结构,说明城镇居民生活压力挺大,也是为什么“消费降级”扑面而来的主要原因。

2、三四线城市及乡镇。

精准扶贫助力农村居民提升消费意愿。

2013年底,以中办、国办《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的意见》为标志,我国开始实施精准扶贫。截至17年Q3,国开行已累计发放精准扶贫贷款4776亿元,并向全国23个省份承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2662亿元,发放848亿元。2018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将在1400亿以上,国开行2018年扶贫贷款在3300亿以上,农发行2018年扶贫贷款在7000亿以上,因此,2018年国家扶贫资金支出将为12000亿左右。精准扶贫使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条件不断改善,通过提升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水平进而影响了农村居民整体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

同时,与一二线城市面临还贷压力不同,中小城市棚改货币化释放出了大量消费潜力。

2015年来,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有关工作的意见》指出积极推进棚改区货币化。央行通过PSL向国开行发放贷款,国开行通过棚改专项贷款向地方政府发放贷款,地方政府通过货币化安置向棚户区居民发放补偿款,地方政府拆迁卖地后偿还国开行贷款,国开行偿还央行贷款,形成资金流的闭环。在PSL棚改贷款的支撑下,2015年国家实施的棚改三年计划顺利完成:2015年棚改开工601万套,2016年开工606万套,2017年各类棚户区改造开工609万套,三年改造1815万套。2018年棚户区改造制定的目标是580万套改造仍在进行中,而PSL余额从也15年5月的6459亿,一路上升至18年4月底的30446亿。棚改货币化直接推升了包括食品饮料、家用电器、家居用品、电子设备等产品的需求。

而网购的崛起和包括万达等在内的商业中心的下沉,也为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升级带来了便利。

图三:补充抵押贷款(PSL):期末余额

大众消费品崛起

数据来源:wind资讯、招商证券

 

这种消费结构分化,在一二线城市呈现为中短期的“消费降级”,而在四五线城市及乡镇则是实打实的消费升级。而分化的重叠区域,就是大众消费品的海洋。

 

美、日大众消费品崛起的经验

美国七十年代经济增速下台阶,重工业化告一段落,房地产销售见顶,人均GDP突破8000美元,18-64岁人口占比的不断提升等原因导致美国7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消费产业的崛起。整个八十年代是美国消费产业发展的黄金十年。根据招商证券的统计数据,80年代美国大幅跑赢基准指数的行业主要集中于大消费、娱乐、金融服务等板块以及相关细分行业板块,例如服装零售、专营零售、广播娱乐、博彩、地产金融支持服务等细分行业指数涨幅均超过了1000%。

与美国类似,1978年,日本人均GDP突破8000美元,伴随而来外贸加工型经济的结束,经济增速下一个台阶围绕4.5%附近波动,在这个阶段,消费股、科技股逐步崛起,代表性的是食品饮料、零售、服装等大众消费品类以及金融服务和半导体行业。

长远来看,当社会面临人口结构较大幅度变化以及从投资驱动过渡到消费驱动的时候,往往伴随着全社会消费倾向的巨大变化。在全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过渡的过程中,整个消费产业链上的公司营收将大幅提升,带动了一批消费股获得长达十年的超额收益。

当下大众消费品的崛起,似乎是中短期的外部因素的刺激,但以美日经验,在经济不断发展和人均收入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大众消费品的成长拥有长期逻辑。

不过,目前二级市场上,大众消费品个股股价不断攀升,中短期和长期逻辑仅仅是基础,市场持续萎靡,

现金流表现优异的消费品个股的防御性被持续放大,资金持续抢入,医药、白酒相关个股表现最突出。高股价意味着高风险,在中长期逻辑不变的情况下,参与其中的投资者,需要警惕风险与收益的错配,好公司、好时机、好股价缺一不可。

食品饮料为盾 纺织服装为矛



田闯

今年大众消费品的崛起吸引了市场更多的讨论,关注点在于老百姓是消费升级了还是在消费降级。

在笔者看来,拼多多等消费降级表现的崛起反应的是消费结构的变化。

面对目前生活压力,即“住房+养老+医疗”三大压力,导致可支配收入的分化,特别是在一二线城市,

房价大涨后,租房及月供成本开始提升,尽管薪资水平更高,但实际可支配收入更低。

从中金公司在今年年初测算的一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充分考虑买房之后的月供费用后,层级越高的城市,实际可支配收入越低,房价收入比(可以用来衡量房价的高低以及买房难度)也越高。

大众消费品崛起

从今年一季度的数据来看,城镇居民居住支出、医疗保健和衣着支出大幅提升,其中医疗保健一季度消费支出增速为17.95%,为2006年以来的同比增速最快的的一个季度,衣着支出增速为7.99%,创了2013年以来的增速新高。而通信、交通、娱乐教育文化增速大幅下滑,这也充分说明了面对住房等生活压力,必须支出对于可选支出的挤压。当然,之所以说这是消费结构的变化,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者可能开始对性价比更关注,但在广大的三四五线城市和农村市场,随着互联网和电商等新兴科技的渗透,老百姓实质上消费能力在上升。

在另外一方面,

消费结构的分化也伴随着消费理念的多元化,

不同于简单的追求高价高效,越来越多的群体开始更加注重高性价比,追求务实的消费,消费理念更加理性化。除了理性消费,对便捷、品质、高端、定制、专业和体验等不同消费需求的增加。

具体到A股市场,大众消费的演绎主要也以消费者息息相关的

衣食(食品饮料和纺织服装)为代表。

接下来笔者将分门别类来看相关板块。

食品饮料:关注调味品及次高端白酒

根据申万一级的分类,食品饮料行业过去三年的营收增速分别为4.36%、7.09%以及15.09%,今年一季度延续了2017年的高景气,营收增速达到了16.95%。其中有以白酒、啤酒等为代表的饮料制造更为突出,2017年营收增长18.35%,今年一季度更是达到了21.32%的增长率。

整个A股,白酒板块2017年的营收增速为27.22%,今年一季度达到27.87%,充分显示整个行业提价带来的高景气度,同时诸多公司也在加速在全国布局。而啤酒板块2017年营收是下滑0.29%,而在今年一季度上升了3.55%,显示了整个景气度的反转,也是投资者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

而在食品加工板块中,肉制品的营收增速仍然是不温不火,表现比较亮眼的是调味品和乳品。2018年一季度,调味品的营收增速是15.42%,相比2017年的12.89%,营收增速持续上升。乳品的增速,2017年是10.3%,2018年一季度达到了15.42%。

在利润与营收的匹配度方面,食品加工板块更为突出,整个食品加工板块,2017年净利润增长7%,而今年一季度大幅上升至22.45%。其中,虽然肉制品的营收增速一般,但是利润方面,2017年与今年一季度分别为7.05%和22.45%,显示鸡肉、猪肉价格相对稳定情况下,行业内公司内生盈利能力的改善。而乳品在2017年与今年一季度的利润增速分别为-2.43%和15.07%。调味品分别为15.34%和34.95%。综合而言,细分领域中调味品、乳品和肉制品都值得关注。

在公司层面,仍然建议选择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一般而言,龙头企业具有更好的渠道覆盖率,更强的定价权,具有一定的规模效应,同时也更容易挤占小厂商的份额。

调味品方面,

长期受益于消费升级、餐饮回暖和品牌集中度提升,细分子行业龙头业绩具备持续稳健增长的基础,在当下市场风格偏保守的情况下,也更容易获得估值溢价。

海天味业、安琪酵母、涪陵榨菜、恒顺醋业、中炬高新

等个股值得长期关注。海天、安琪、涪陵榨菜作为行业龙头集中度上升、定价权强能够涨价的逻辑目前市场已经普遍接受,而恒顺醋业,则是直接受益消费升级,高端品类的占比上升,2018年1-4月公司高端香醋增长16%、A类产品增长23%。

肉制品方面,高温肉制品进入衰退期,低温肉制品是行业发展的未来方向,诸多企业进行了相关的探索,但尚未有明显效果。今年主要是继续享受猪价下跌带来的成本红利,盈利能力或较17年继续有小幅改善。龙头企业双汇发展目前20倍以内的估值比较合理,但确定性没有其他行业高。

乳品方面,

伊利股份

实际上近两年增速在加快,但当下存在争议,从规避风险的角度来看,建议等相关争议落地之后再参与。

其他公司里,小市值的

安井食品

,在产能扩张的同时市占率有望上升,叠加小龙虾业务,市场的预期也越来越高。

洽洽食品

主要关注点瓜子向坚果的品类扩张,涨幅相较安琪、安井、涪陵等要小,估值也相对便宜,后续的想象空间可能更大。

白酒领域,高端白酒涨价之后给二线次高端白酒留出了空间,例如洋河表示要在下半年对天之蓝海之蓝产品进行提价,次高端的

山西汾酒、舍得酒业、今世缘

等公司可以继续关注。

大众消费品崛起

大众消费品崛起

 

纺织服装:家纺及女装表现更好

纺织服装子行业里面,纺织制造涉及上游加工,服装家纺主要面对消费者,从大众消费的角度来看,主要关注服装家纺板块。从营收的角度来看,从2016年以来,整个服装家纺板块的增速都有提速,并且相对稳定,但是利润的表现却非常一般,当然这里面也有出口型的企业受外汇等因素的影响。不过,在今年一季度,服装家纺板块的利润增速从2017年的-16.55%大幅改善至-4.37%,业绩表现明显有明显变化。

从具体的细分领域来看,女装、休闲服装和家纺在营收及利润方面表现更好,而男装无论是营收还是利润在17年及今年一季度都是负增长。女装上市公司的营收在2017年上升了43%,今年一季度的增速也有29.71%,利润的增速则分别是30.79%及44.11%。家纺板块,2017年利润增速是16.81%,今年一季度利润增速大幅上升至30.44%。而休闲服装利润表现尽管好于男装,但是相比女装及家纺又比较逊色,2017年休闲服装利润增速为-17.8%,2018年一季度增长28.98%。

年初至今,整个纺服板块的股价走势相对较好,相比于去年垫底的情况,反弹力度很大。当然这里面有整个市场风格偏防守的因素,也因为公司的业绩的确不错,再加上整体估值已经下行至底部,具备了投资价值,从而迎来了较大幅度的修复反弹。

在家纺板块,上市龙头企业公司目前受益于电商渗透率的持续提升以及品牌逐步集中、三四线城市开店红利。具体标的方面关注

富安娜及罗莱生活

。富安娜电商渠道2017年实现38%的高速增长,今年一季度大概也有30%,并且在门店方面做出了优化,也反应到了业绩上面。而罗莱生活则有出色的渠道管控能力,电商收入在2017年超过10亿元、居行业第一。

服装板块龙头企业库存清理基本告一段落,门店改造升级、加盟直营结构优化、渠道调整、产品升级换代、供应链效率以及各项指标的优化等因素,促进了各公司品牌力的提升,同店增长有了明显的改善。中高端女装行业,建议关注歌力思及安正时尚,营收增速都在20%左右,并且同店增长有很大的提升,同时净利增速提升明显、存货周转率提高了不少。大众休闲品牌的公司整体调整相对较慢,但是龙头企业

海澜之家、森马服饰

等业绩表现较为突出,森马服饰是目前三四线市场具备明显领先优势的休闲龙头,休闲市场市占率第一,过去几年在渠道扁平化、分销商强管控、供应链优化、电商运营方面积累足够领先优势,在行业回暖背景下休闲装有望改善。海澜之家是国内大众男装第一品牌,终端零售能力突出。

需要留意的是,在今年外围环境不稳,经济增长承压,金融区杠杆的大环境下,整体的投资风格可能会持续偏向谨慎,大众消费有可能会成为全年的投资机会,上述提到的个股,短期可能涨幅较大,但值得持续关注,回调之后即是上车机会。

(编辑:小股)

版权声明

:股市动态分析除发布原创财经文章以外,亦致力于优秀财经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

原作者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联系方式:0755-82075959;微信原文留言等。



大众消费品崛起

关注《股市动态分析》,获取更多投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