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同山或象征性留任董事中国圣牧“邵根伙时代”市场谨慎观望

傻大方提示您本文标题是:《姚同山或象征性留任董事中国圣牧“邵根伙时代”市场谨慎观望》。来源是。

姚同山或象征性留任董事中国圣牧“邵根伙时代”市场谨慎观望。邵根伙|董事|象征性|时代|市场|姚同山---


邵根伙|董事|象征性|时代|市场|姚同山---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姚同山或象征性留任董事中国圣牧“邵根伙时代”市场谨慎观望

号称“全国最大有机乳品有限公司”的这家企业目前已沦为仙股,在创立第八年也迎来了首次大额亏损。为扭转颓势,公司彻底进行了一场高层换血,但投资者对此表现冷淡

姚同山或象征性留任董事中国圣牧“邵根伙时代”市场谨慎观望。邵根伙|董事|象征性|时代|市场|姚同山---

姚同山还在。

作为中国最大有机乳品及原料奶生产商之一中国圣牧(1432.HK)的创始人和主要单一股东,他已表达了在即将召开的2018年股东周年大会上留任董事的意愿。不过此刻,这位前蒙牛首席财务官,这个自2010年开始一心想在内蒙古巴彦淖尔沙漠中缔造奇迹的人,更像是一座佛龛般的存在。

或许这是比彻底出局更为残酷的选择。但注入太多心血,一度曾寄望被伊利股份(600887.SH)入股拯救却最终失败的姚,没有第二条出路。

从股价来看,截至6月5日收盘,中国圣牧报收0.79港元/股,较该公司2016年10月创下的2.65元/股高点已蒸发70.2%,即便比之同年10月伊利股份宣布有意出资52.9亿港元获得其37%已发行股本时2.25元/股的出价,亦低出65%。

至于业绩,2017年度,中国圣牧遭遇企业创立八年来的首次亏损。数据显示,该公司全年营收27.07亿元,同比下滑21.9%,实现净利润为-9.86亿元,同比下滑244.8%。而具体到业务,奶牛养殖和液态奶两大主力板块的收入都明显下滑。

业绩不可遏制大幅衰退,也成为这家四年前才上市企业的董事会全面改组、原股东或高管集体大换血的催成因素。

其实早在2017年6月和12月,事态已现端倪。姚同山辞去公司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崔瑞成离任公司财务总监职务后,先是控有公司20%股权的大北农(002385.SZ)董事长邵根伙取姚代之成为代理首席执行官、王跃华成为代理财务总监,而后又有近期7位老董事即将退任。

在外界看来,对姚同山的慰留,不妨看作是新股东出于稳定基层员工和经销网络考量的某种战术性决策。业内资深研究人士对《投资时报》分析指出:“首先,首席执行官和财务总监都已换掉,证明原来的股东可能不能胜任。其次,上市公司如此大额度亏损,原来股东、管理层也无力挽救,所以财报上一次性计提6.5亿元坏账,可以判断是将调整一步到位。”

一切人事变更,要待6月29日的股东大会投票表决方能最终生效。但目前来看,似乎已板上钉钉。倒是近年来在资本市场颇为活跃的大北农创始人邵根伙--此前其还与中植系争夺荃银高科(300087.SZ)的话事权并已取得不低于14.17%股份--的下一步动作,更值得关注。

一旦掌握三家上市公司,“大北农系”俨然成形。

那么,中国圣牧又将在其中扮演何种角色?

八年来的首亏

姚同山或象征性留任董事中国圣牧“邵根伙时代”市场谨慎观望。邵根伙|董事|象征性|时代|市场|姚同山---

中国圣牧也曾有过“云上的日子”。

2014年7月上市之后首份半年报显示,该公司净利较上年同期的1.02亿元暴涨170%。这当然是拜2013年中国南方高温、东北洪水以及新西兰连续出现“肉毒杆菌乌龙事件”和干旱影响,原料奶价格大升23%所赐。

然而,这一乳品产业上游集群从来具备很强的波动性。为了对抗此种人力难控的不确定因素,姚同山决定加大自身有机奶终端产品的营收权重。当然,这也意味着一场需要更大资金,更多运气的赌博。一方面,全球有机奶销售仅占乳品市场的10%份额;与此同时,同属内蒙且均为中国圣牧奶源消费大户的伊利和蒙牛,也绝不会轻易允许本地区出现一个“第三者”。

结果果然,“赌”输了。

追溯业绩来看,早在2016年中国圣牧的业绩就有所下滑。资料显示,当年该公司净利润为6.8亿元,同比下滑15%;营收为34.66亿元,同比增长11.8%。

彼时,中国圣牧表示,净利润大幅降低主要是非有机奶牛生物资产公平值调整亏损且应收贸易款项拨备大幅增加所致。至2017年,上述困境进一步加剧。2017年前三季度,中国圣牧实现营收20.11亿元,同比下滑20%,净利润2.26亿元,同比下滑72%。

对于中国圣牧2017年度业绩出现亏损,业内表示“预料之中”。而中国圣牧也解释了三方面原因:一是计提应收账款减值拨备约6.5亿元;二是由于集团为应对原料奶市场需求疲软控制奶牛数量,原料奶价格普遍下降--截至2017年12月31日,该集团生物资产公平值减销售费用的变动录得重大亏损约6亿元;三是2017年度,面对乳制品激烈的市场竞争,集团调整市场策略,自有品牌液态奶产品的销量和售价相对于上年均降幅较大,同时,原料奶的平均价格相对上年降幅亦较大。

《投资时报》采访人员了解到,目前中国上游奶牛养殖业面临的态势非常严峻。首先,中国牧场的规模化程度已达90%以上;其次,国内用奶需求总体波动,对上游企业来说,供奶量和价格均无法得到保障;再者,当前大型牧场的高成本运作模式并不利于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而中国原奶市场早已与国际接轨,价格亦与全球市场联动。

同样在港股上市的现代牧业(1117.HK),此前发布的2017年年报显示:该公司全年营收47.84亿元,同比减少1.6%,全年亏损9.75亿元。

“原奶型公司压力很大。原奶价格在2014年2月见顶后便开始走入一个下行周期,2018年整体处于底部位置。对于中国圣牧来说,其有机奶市场退缩导致收入进一步下降。”某大型券商研究人士如此分析。

从中国圣牧经营数据来看,2017年度,该公司自有品牌有机液态奶产品销量下降约21.7%。而在稳定价格的咿程中,其自有品牌有机液态奶产品当年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40.03亿元,同比下降约31.8%。

大换血

姚同山或象征性留任董事中国圣牧“邵根伙时代”市场谨慎观望。邵根伙|董事|象征性|时代|市场|姚同山---

既然原管理团队已无力阻止中国圣牧变成一家“仙股”,那么,新来的话事人自然要走向台前。姚同山于股东周年大会上的留任或许只是一种象征性的临时措施,而包括高凌凤、崔瑞成、崔桂勇、范翔、张家旺、李长青及葛晓萍等七位董事退任,则更可能是势在必然。

其实自2017年底以来,中国圣牧管理层就开始了大换血。2017年12月15日,中国圣牧发布公告称,姚同山离任公司首席执行官职务,与之相伴,董秘崔瑞城离任财务总监一职,带有大北农“烙印”的王跃华(其在大北农集团曾担任多个职位,最后职位为大北农集团饲料产业高级副总裁兼财务总监)接任。

换手如换刀。

新旧交替背后,还有股权的转移。

中国圣牧持股信息显示,现任董事长邵根伙自2016年开始增持股份,目前持股数量为13.02亿股,占总股本20.48%,持股市值达16.40亿港元。同时来自港交所最新资料表明,中国圣牧遭执行董事武建邺于5月21日在场外以每股平均价0.84港元减持3813万股,涉资约3202.92万港元。减持后,武氏的最新持股数目约为1.327亿股,比例由2.68%下降至2.09%。同时,中国圣牧非执行董事张家旺于5月18日在场外以每股平均价0.84港元首次购入3813万股股份,占比约0.6%,涉资约3202.92万港元(2620.31人民币)。

可以看出,有新的股东想拿到股份,有新的管理层想进入。这是不是也是新股东入驻的主要途径之一?

大北农证券部人士在接受《投资时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公司董事长邵根伙任中国圣牧董事长及代理首席执行官,并间接持有中国圣牧20.48%,这只属于个人投资行为,和上市公司无关。从业务合作来看,大北农与中国圣牧主要是涉及到日常采购的饲料,在2017年实际采购额为251.47万元,而2018年预计采购金额为3520.96万元。除此之外,别无合作。”

两家上市公司未来是否有深入合作,目前暂时难以定论,但仅仅一年采购额激增14倍,显然某种程度上已是一种协同效应。

有意味的是,近两年在行业内风生水起的大北农一直在谋求多元化发展。而邵根伙接任中国圣牧董事长后,也毫不掩饰对于未来乳业的看好。

不过,市场对此表现冷淡。无论是大北农还是中国圣牧,其股价均处于52周低谷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