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从147降到76美元,国内油价从6.3涨到7.4?竟是3

傻大方提示您本文标题是:《原油从147降到76美元,国内油价从6.3涨到7.4?竟是3》。来源是。

原油从147降到76美元,国内油价从6.3涨到7.4?竟是3。国内|降到|国际油价|竟是|油价---


据国家发改委通知,2018年5月25日24时(也就是5月26日零点),成品油零售最高限价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60元、250元。此次涨价是2018年内成品油价第七次上调,也是成品油价2018年“五连涨”,创下2018年至今涨幅之最。北京地区92号汽油调价后每升达7.4元以上。

国内|降到|国际油价|竟是|油价---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原油从147降到76美元,国内油价从6.3涨到7.4?竟是3

油价“五连涨”之后,有个段子在网上火了:

段子标题是:《看不懂的油价:原油从147降到76美元,国内油价从6.3涨到7.4》,文里这么说:

“十年前,2008年3月20,国际原油每桶147美元,国内油价6.3;十年后的2018年5月26,国际原油每桶75.56美元,国内油价7.4……原油价格降了接近一半,国内油价却上涨了接近20%,说好的挂钩呢?难道是指价格倒挂吗?”

有人还总结了颇有杀伤力的一句顺口溜:“国际涨我也涨,国际对我有影响。国际降我不降,我和国际不一样”……

我们不喜欢涨价!!!这个段子里说的是真的吗??!!!

老段子是典型乌龙?

其实,这是一个3年前的老段子翻新版本,最早出现在2015年3月的网络上。原段子是这样的: “2008年的今天(3月20日),国际原油每桶147美元,中国油价每升6.3元。2015年的今天,国际油价每桶43美元,中国油价仍然是6.3元人民币。”

2015年3月25日《每日经济新闻》对此有所报道,专家当时这么说:

“这是一个典型的乌龙,写这个段子的人不在行内,他说的都不对。”时任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的韩晓平表示,首先日期就不对,2008年国际原油最高点出现在7月,而非3月。

真实情况是:2008年3月20日,布伦特原油价格为100.38美元/桶,当年7月3日, 国际油价才攀升至历史最高点:146.08美元/桶。

但当时的国内油价确实比较低,只有6元多,这作何解释?

2008年国家压低了国内油价

专家表示,从2003年至2008年的5年间,国内成油品的定价主要受国家管控,处于与国际价格“脱钩”的状态,国家此前制定的成品油价格“间接接轨机制”未能得到落实执行。

专家表示,2008年国际油价达到了历史最高点,为了保证国家经济的平稳运行,国家没有让油价跟随国际油价大幅上涨,主要的成本压力由炼油企业承担了。

“2008年,为了保证国家经济的平稳运行,国家没有让国内油价跟随国际油价大幅上涨,进口倒挂等主要压力都由炼油企业承担了,虽然国家也给了企业部分补贴,但是当时的油价的确低于国际油价不少。”(韩晓平)

简单对比10年前的油价不靠谱

在这篇报道里,另一位专家则认为,由于定价机制不同,2008年的油价与现在的油价并没有太多的可比性。

理由一:当时油价没接轨

“2009年之前,国内成品油定价是脱离市场的,考虑到国内民众的消费水平,国家有意压低油价,即便当时油价涨到200美元/桶,可能国内的油价还是6元/升左右。” (时任安迅思能源研究总监李莉)

理由二:油品升级影响成本

由于10年间国内成品油质量不断提升,对整体油价也有影响。以汽油为例,排放标准已经从国3全面升级至国5甚至国6标准。《每日经济新闻》引用一位分析师的话说,在不考虑其他价格因素的情况下,油品仅从国3升级到国5,每升成本就会增加0.33元。所以简单类比并不靠谱。

“油价跟涨不跟跌”印象是咋来的

o

尽管乌龙段子里的数据并不准,但其反映的情绪并非完全没有意义。

为什么油价调整会给人“跟涨不跟跌”的印象?据新华网报道,上海交通大学华信国际能源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由婷认为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滞后性”。尽管挂靠国际油价,但滞后反应使得当前调价并不能实时反映出当下国际油价的最新变化;

二是定价机制反映的是10个工作日内的油价变化趋势,不能与消费者关注到的国际油价某一天的价格变动直接比较;

三是油价上涨相对于下跌来说市场敏感度更高,加上媒体的关注热度,受众产生这样的调价印象也很正常。

所以,老段子虽然不准确,却一定程度反映了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仍存在需要继续完善的地方。

现在的油价怎么调?

目前,国内成品油价涨跌由发改委来决定。根据2016年修订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国内成品油零售最高限价根据国际原油价格变化率,每10个工作日、累计到50元/吨即调整。但在国际油价低于40美元/桶或高于130美元/桶时,国家会采取调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