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真的无忧无虑吗?有父母在身边才会有
小编用尽了洪荒之力,童年真的无忧无虑吗?有父母在身边才会有 的全部内容都在这里了,拿走不谢!
正文开始:
童年真的无忧无虑吗
徐凤兰
“无忧无虑”可能是用来形容童年最多的词。童年果真无忧无虑?若不是选择性遗忘,若不是童年之后的生活有更多压力,“无忧无虑的童年”可能是一种表达形式的自动反应,而非真实、彻底的扪心自问。
前些时,应朋友之邀,我去北师大跟研一学生工作了一整天,上午讲座,下午工作坊,主题是《校园暴力的戏剧切片》,围绕着中小学生的行为辅导,以及教育戏剧在中小学中的应用。工作结束,两位老师不约而同地聊起了儿童早期与母亲分离对日后的影响,都感叹如果能重来,为人母者定要尽力做得好些,再好些,尽量让孩子每天都能见到父母,尤其是母亲……如此,童年才有无忧无虑的前提,孩子的人生才会筑下安全感、自我价值感的坚实根基。
孩子降生来到世上,被剪断在母亲子宫中供给营养的脐带,成为一个生理独立体,而在心理上还需与母亲共生若干年,直至长大成人,否则,孩子会有缺失、匮乏感,并在日后的成长中,有可能向外暴力,无意识地补偿自己的缺失,或成为被暴力对象,抑或向内暴力,焦虑抑郁,攻击自己。
上个月,我听了一个题为《讲安娜·弗洛伊德的故事》的讲座,来自英国的专家介绍了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二战”期间在伦敦为幼童开设战时托儿所,开展研究。安娜和同事通过观察研究孩子与父母分离以及对战争的反应,他们发现,孩子们对战争带来的暴力不只是受到惊吓,还有感到兴奋,而破损的依恋关系对孩子的伤害远远超过战争的破坏性。
当年,在英国出现大规模的儿童与父母的分离,这是政府为了集中保护儿童,减少战争对儿童的伤害而采取的措施,却没有想到好心办坏事。安娜和同事的观察研究,促使她引入了许多创新措施来减轻儿童的心理创伤。
比如,为了弥补破损的依恋关系给儿童带来的负面影响,帮助孩子建立新的依恋关系,她让保育员充当起替代母亲,每个孩子有权自己选替代母亲,之后组成“家庭”,并在新家庭中有“兄弟姐妹”,让他们有手足之争,与真实家庭一样。
再如,托儿所还给来看孩子的亲生父母提供住宿、餐饮,以便他们能多有时间与孩子在一起。如果父母还带了家中其他孩子来,托儿所也都接受,并鼓励母亲住下来,为此,还为母亲提供在托儿所的工作。这些所作所为都是维护家庭的完整性,以让孩子处于自然、有益的养育环境。
与此同时,安娜·弗洛伊德和同事还给政府写信,反映情况,反对将父母从孩子的生活中连根拔起……她的这些战时工作,影响了英国政府对医院和机构里的儿童政策的改变。
与安娜·弗洛伊德一起工作的同事约翰·鲍尔比,日后成为英国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母爱剥夺实验和依恋理论的创始人。他系统研究了母爱剥夺对人格发展的不良影响,提出了儿童对母亲的依恋理论,他的著作《依恋》《分离》《丧失》被誉为依恋理论三部曲,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院讲师易春丽认为,这套书的出版,能够让中国的父母重视儿童的早期养育,向大众普及相关的科学育儿的理念,增加大家对婴儿以及对母婴关系的理解。武汉心理卫生研究所所长、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主席施琪嘉说,阅读鲍尔比的系列书籍,能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并重视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意义,虽然分离在这个快速的社会里显得稀松平常。
替代母亲多大程度上能够替代亲生母亲?讲座上,一位母亲向主讲专家提了这个问题。
专家回答说:关键在替代的质量。稳定的依恋关系对孩子是最重要的,把孩子送托儿所,如果有高质量的照顾也是好的,养育的质量很重要。专家的这一观点,给了纠结、自责的母亲宽慰。的确,纵观众多早期分离个案,真正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的,除了与母亲的早期分离本身,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没有得到高质量的替代养育,这才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系统思维。
有父母在身边,或有高质量的替代养育,才会有无忧无虑的童年。
- 滨州:刷爆朋友圈的八中受伤学生真的需要你的转发助力吗?
- 延迟退休真的要来了,繁重体力劳动者,还要干几年退休?
- Steam串流应用体验:这次手机真的也能流畅玩PC大作了!
- 男子加班回家没关门倒头就睡,邻居大婶路过,我真的控制不住自己
- 网上“惊世神作”、高考“零分作文”是真的吗?
- 仙洋爆料自己被打,巴扎黑欺人太甚:走着瞧,我真的忍无可忍了!
- 霍金预言2032是真的吗?小行星撞地球人类真的会灭亡吗?
- 在暗黑无界的宇宙中,如果人真的飘到太空中会发生什么事呢?
- 远古巨人的秘密,他们真的存在于地球上,但却不是地球人
- 不小心就会导致“过度喂养” 宝宝吃多了后果真的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