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违约,宏观去杠杆,投资者该何去何从?
温馨提示:
亲爱的小伙伴们,维C物权近期资产增多啦!感谢投资人的支持,我们预计接下来的日子里,资产量还会逐步提升!!!小伙伴们准备好“弹药”哟... 近期债市风雨多,早在年初就已经爆出几家上市公司可能有债券违约的风险,随着环保巨头东方园林发债失败股价暴跌,这一债券违约的恐慌心理也被推上了顶峰。
事实上东方园林只是发债失败(发债10亿仅募5000万),并未有任何债务违约,而且东方园林还是环保领域领头的企业,一直以来都有着良好的口碑,那为何市场恐慌心理会如此严重呢?
原因就是
高
杠
杆
...
1、粗放式发展下的泡沫
自08年的次贷危机之后,全球进入长达10年的宽松货币周期,“
钱多了,好借了
”全球经济开始有序复苏,当然,中国也不例外。伴随着宽松货币政策的是杠杆,从政府到企业到个人,为了尽量快的刺激经济向前,我们开启了加杠杆的道路,不论房市,股市还是市政工程建设都是如此。
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这片繁荣景象的背后却暗藏杀机。
政府的杠杆——PP
P(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PPP是城市规划建设的主要模式之一,PPP模式能很大程度的减轻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同时可以高效的的调动社会资本,
一直以来,
都倍受地方政府的青睐。
但是,由于一些激进的心态和对政策的曲解,导致PPP逐步偏离初衷,甚至出现了反向效果,大幅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表外隐形债务,表内虽干净,但表外却风起云涌
债务横生。
截至2017年9月末,全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
库项目总数多达14220个,累计投资额17.8万亿元。
也正因如此,自2017年开始,监管机构就提出要给地方政府去杠杆,说白了,就是要规范PPP的申报和运作,PPP项目大多是周期较长的市政项目,时间长就有不确定性,即便有政府信用的背书,随意利用PPP加杠杆也积累了很大的风险。
并且,能够拿下庞大市政工程订单的企业大都是经济实力较强的国营企业或者上市公司,早期粗放的PPP项目很多是重建设而轻运营,如果前期不计成本大量投入但运营能力却跟不上的话就形成了很大的项目风险。这个链条上拴着的是地方政府和大型企业,现在回过头来看东方园林的暴跌,也就不难理解了,因为东方园林主要的合作模式就是PPP,尽管公司的基本面没有恶化,但恐慌情绪和期望波动已经足以支撑这次暴跌。
企业的杠杆——盲目扩张
细心的人或许早已发现,
A股市场有很多大而重的制造企业,近些年来很火热的电商、社交、互金乃至新金融领域诞生的巨头和独角兽很少有在本土A股直接上市的,这跟监管层从前的喜好有很大的关系。A股的大多数企业都有一个共性,就是高负债率,也可以理解为高杠杆,同时上市企业也一定程度代表了国内企业普遍追求高速发展而忽视负债率的特征,借新债还旧债早已是众多企业的常态。
据最新的数据统
计
,剔除43家金融企业后,
A股市场整体的资产负债率是60.95%,作为市场整体的负债率这已是一个不低的数字,并且需要着重提出的是,沪深两市居然有多达266家“僵尸企业”——上市公司的扣非后每股收益三年均为负数。且不少企业这样的数据情况还在持续当中,这226家“僵尸企业”平均的负债
率高达68.65%,
比例占到上市公司总数的10%,僵尸企业长期微利甚至亏损,但却又占用大量的社会资源,债券市场频频爆出黑天鹅跟这些僵尸企业有着莫大的关系。
现在,在
监管要求去杠杆,
融资渠道缩紧,
融资成本上升的大环境下,一些长期高负债,现金流极度短缺的企业开始被市场所抛弃,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债市和股市都不再青睐这类型的企业,尽管他们拥有亮丽的利润表,但不断攀升的负债率和长期负数的现金流量表也是很大的隐忧点。
居民的高负债
很多人都保有固定的观念认为中国是个高储蓄的国家,因为这是传统习惯,然而真是如此吗?事实上,近些年来居民消费杠杆一直在高速奔腾,截至2017年2季度的统计数据,我们的居民杠杆已经达到48%接近发达国家的居民消费杠杆水平。
如果只算单纯的消费,居民负债并不高,大多居民杠杆是进入了房地产市场,并且这类杠杆还是通过各种未知渠道撬动的。
近些年来由于各种理财、小贷、消费贷的兴起,居民借钱不再像以前那么困难,加上房地产市场的火热让很多人不惜借高息贷款扎身其中,因为有了借钱的地方就可以付首付,只要房子升值的速度能赶上还利息的速度就“有利可图”,这是很多人贷款买房的想法,多种原因让居民手里的热钱流向房地产市场。
不断的多渠道贷款让居民杠杆变得模糊不清,举例如果在一二线城市买价值800万元的房子,首付200万元,贷款600万元,200万元撬动了800万元,是4倍的杠杆。但是,为了更早更快的买到房子享受升值的红利,居民在原本只有100万的基础上在各种渠道贷到100万的款凑齐首付,100万撬动800万,杠杆变成了8倍,层层的加码让杠杆变得模糊不清,加重负债的同时也助涨了房地产市场升腾的火焰。
地方政府,企业,居民消费共同把我们的负债和杠杆推向高点。
2、宏观政策下的降杠杆稳杠杆
“
轻微通货膨胀是经济发展最好的状态
”,但现在显然不是,不然国家也不会天天吵嚷着要去杠杆抑制膨胀。在宏观上2018年是整体金融改革的践行之年,任泽平也提到“
中国经济正站在新周期起点,经济L型筑底将是未来几年的主基调
”,2018年国家适当降低了经济增长预期至6.6%,并明确提出了要重质量上的增长,可见降杠杆稳杠杆是势在必行的,而这一番去杠杆的最显性动作就是:
①收紧融资渠道,部分“长期高负债,长期微利的企业,僵尸企业”融资受阻,发债困难,债券违约现象开始凸显,可预见的是现在的债券违约事件只是开始,随着政策调控不断深入,债券违约事件还会继续增多。
但是客观从数据分析,当前,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务融资工具累计发行32万亿元,违约率为0.2%(总违约规模/总发行规模),扣除已经延期兑付或重整完毕的债务融资工具,违约率为0.15%。目前的违约事件的确只是个案,对整体债市并没有太大影响。
②对PPP项目进行清库,叫停伪PPP等不合规的项目,这也是抑制地方政府财政危机的有效手段。据初步统计,自92号文(规范PPP发展的相关文件)发布至今,累计清库PPP项目已达2000多个,规模2.39万亿,相关人士表示,PPP项目的清库并不是否定这种模式,而是要摒弃从前粗放的PPP发展模式,规范PPP项目的运作。
③居民消费稳杠杆的措施主要体现在
给楼市降温的政策上
,多是对买卖双方交易的各种利率限制措施,也起到了一定稳定楼市的效果。降杠杆,稳杠杆是未来几年的主旋律,比较明朗的情况是随着监管政策的不断落地,金融的各个细分领域都在不断规范,包括银行、互金、支付、资管等等都是如此,当然这个整理规范的过程中也伴随着各领域的债务出清现象。
3、关于投资的建议
现在投资理财的方式纷繁多样,债券、基金、股票、P2P、众筹都是常见的投资理财方式,分散投资的理论就不再多说,不论投资什么品种这个理论都是成立的。
关于近期投资的几点建议:
①债券仍然是比较稳健的投资方式,虽然屡有违约的消息,但大多集中在个别超高负债的企业,债券的主体多是上市公司,在购买债券之前多做研究,避雷并不难。
②股票市场的配置应该尽量避开高负债、高比例股权质押、
PPP模式较重
的企业,股市早在前2个季度就已经经历了较大程度的跌幅,现在处于震荡期大概率不会暴跌,可适当浅仓配置。③P2P和众筹类理财要注重平台的底层资产,严格遵循小额分散的投资方式,大额企业贷的平台风险系数高也不符合监管的要求。
合理的投资组合能有效的减小风险提高收益,大环境去杠杆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英明举措,优质的资产永远是稀缺的,去伪存真之后方能知道谁在裸泳。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维C物权。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维C物权官方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往期回顾
2018物权众筹第一枪,网贷之家投资,维C理财成交突破30亿
汽车金融界的中国合伙人——三位北大汇丰同学的创业史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注册拿598元大红包
- 二手房交易在放款过程中,是否会发生违约风险?
- 首席算法“攻城狮”带你七张图看懂一周宏观变局:外贸和物价数据
- 杨航:哪些特征是房企债务违约的前兆?
- “排队违约”,火药桶在奔跑,违约潮何时又能缓和?
- 中资美元债违约有何启示?
- 新时代宏观非食品价格上涨冲销食品价格回落影响5月通胀数据点评
- 房产中介机构消失,宏观环境将会如何变化?
- 业绩暴雷、股权质押接连违约 猛狮科技遭劫背后 实控人“另起炉灶
- ‘二次房改’将如何影响宏观经济运行?
- 如果违约潮继续蔓延,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欢迎留言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