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却老伴遗愿 “保定好人”8年坚持资助贫困生
《为了却老伴遗愿 “保定好人”8年坚持资助贫困生》是由傻大方资讯为您编辑整理的,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正文开始:
中新网保定5月22日电 (吕子豪 徐巧明)“老伴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要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做点事。我要在有生之年完成他的心愿。”今年90岁高龄的陈志英是河北省保定市博野县程委镇解营村人,因多年来坚持资助村里的贫困学生,被保定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评为“保定好人”。
陈志英的老伴叫赵歧鸣,生前在该县长期从事教育工作。2007年,赵歧鸣去世。弥留之际,他对陈志英说,儿女们个个事业有成,家庭幸福,自己唯一的遗憾,就是在有生之年没能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做点什么。
陈志英把老伴的遗愿记在心里,经和子女们商量后,决定出资帮助村小学的贫困学生和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
解营村72岁的老人陈大军的老伴和儿媳都已去世,儿子长年在外打零工,家里就剩下她和孙子、孙女三人,儿子打工的钱勉强能够维持家庭生计。“陈大姐是个好人啊,我小孙子上学的花销她全包了。”
“希望孩子们能好好上学,将来报效祖国。”陈志英老人说。
据解营村朝栋小学校长杜彪透露,该校有10个班,286名学生,每个班都有一两名家庭贫困的学生。自2011年起,陈志英老人开始帮助这些孩子。从开始的每生每次300元到现在的600元,已有13名学生获得了资助,对成绩优异学生的奖励达460次。8年来,陈志英老人累计捐资数已超过5万元人民币。
博野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杨康表示,孩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陈志英老人捐资助学的行为,让孩子们体会到了社会的温暖,更对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到正面影响作用,这种善举值得表彰和宣扬。
杨康称,近年来,该县高度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开展了“季评身边好人”、“最美博野人”、“现代乡贤”等系列评选活动,挖掘、培树了一大批时代典型,汇聚了发展正能量,社会风气、文明风貌明显提升。(完)
- 萨达姆女儿拉加德罕见发声:我没有违背父亲的遗愿
- 节俭老人拾荒攒30万全部买保健品 老伴重病没钱治
- 老人想到城里儿子家养老,深夜听到去世老伴说别去,儿子在我这
- 55000元打水漂!大爷老伴没找到 婚介所也搬走了
- 大爷花5万找老伴 结果四个女友和婚介所通通失踪
- 性格温和老大爷在夜晚性情大变,把老伴折磨得苦不堪言,闹到医院
- 孤独老太生活不幸儿女早亡老伴重病离世,算卦先生:还有儿子孝顺
- 老公出差,公公半夜客厅看碟片,羞的我捂住耳朵,急忙给他找老伴
- “旧居”复建 重庆102岁大小姐与101岁老伴回家
- 老伴去世我住儿子家,儿媳吃饭不给我留,打开橱柜我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