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执法动手网友为何点赞?拍可以,但不能断章取义!

傻大方提示您本文标题是:《警察执法动手网友为何点赞?拍可以,但不能断章取义!》。来源是。

警察执法动手网友为何点赞?拍可以,但不能断章取义!。警方|驾驶人---


央视网消息(新闻1+1):一段警察执法视频热传于网络,警察执法动手了,但是却被网友一边倒点赞。镜头下的执法,警察、公众、舆论,都该怎样面对?《新闻1+1》关注:镜头下执法,难不难?

警方|驾驶人---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警察执法动手网友为何点赞?拍可以,但不能断章取义!

最近两天,有一段记录了上海警察执法过程的视频在网络上非常火爆。视频里,警方在向执法对象执法的过程中,遇到了执法对象的抵抗和阻碍,随后警情升级,警方也使用了警械。我们首先来看看这段视频在这两天所引起的一些舆论、网友的反应。

警方|驾驶人---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警察执法动手网友为何点赞?拍可以,但不能断章取义!

警察“打人”,网友为何点赞执法方式?——媒体标题

“不和稀泥才是好执法,依法执法,就是文明执法”——网友

“最后那句话很有气势,拍就拍,别断章取义就行,只要不断章取义,公道自在人心”——网友

“鼓掌!干得漂亮,执法公开透明,口头警示动作到位。这样才能让遵纪守法的公民得到安全感” ——网友

到现在为止,对于这段视频中警察的执法,网友和舆论几乎是一边倒地赞扬。为什么会被“赞”?又“赞”在哪里?这件事给我们眼下的执法环境,带来了什么样的启示?先去看看这次被“赞”的执法。

一、被赞的执法 能“教科书”吗?

警方|驾驶人---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警察执法动手网友为何点赞?拍可以,但不能断章取义!

最近,一段拍摄于上海的警察执法视频走红网络。视频中,警察正在对一位违停车辆驾驶人现场执法。驾驶人声称,牌照没有、驾驶证也没有。

[page]

据介绍,视频中事件发生于5月13日,在上海一处开放式公园,某幼儿园的家长们在这里搞活动。由于众多车辆违停、占道,执勤交警于是贴条抄告,并发现了这辆无牌车辆。而驾驶人,也是现场参加活动的家长之一。

期间,口头传唤、三次警告,这名驾驶人拒不拿出行驶证,随后,警察使用了催泪瓦斯。

此时,驾驶人的亲属则在一旁阻拦执法,随后,警察使用警棍、两人一起将男子制服。

过程中,警察还多次提醒无关人员闪开。最终,在驾驶员亲属的叫喊声中,驾驶员被警察带走。

在这个执法过程中,警察没有阻拦周围人的拍摄行为。而视频中这最后一部分,也被网友戏称为“彩蛋”,大家纷纷称赞这位警察“说得在理”。

警方|驾驶人---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警察执法动手网友为何点赞?拍可以,但不能断章取义!

执法警察:你拍可以,但是你不能断章取义。你要穿就整段传,出了事你自己负责OK。

警方|驾驶人---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警察执法动手网友为何点赞?拍可以,但不能断章取义!

【微博】:这话说的没毛病,完全适应镜头下执法。你原原本本上传,那是你的自由;但你要是造谣生事,就要承担责任了!

整段视频,4分钟,5月13号,最先由一个微博账号发布,随后被各媒体转载。

采访人员和这位博主取得联系,据他介绍,他最先拿到的是三段视频,然后没有剪辑、直接合成为一个视频发布到网上。

警方|驾驶人---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警察执法动手网友为何点赞?拍可以,但不能断章取义!

在上海的这段全程2分50秒左右的视频,让我们看到了警方和执法对象,产生矛盾并且警情升级处理的全过程。而这段上传的视频,也是事发现场围观公众用手机拍摄下来的,可以说这次的执法,就是一次“镜头下的执法”。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几个关键的步骤。

[page]

上海警方执法过程

警方:口头传唤 执法对象:对峙

警方:警告三次 执法对象:抵抗

警方:提示无关人员避开 执法对象:辱骂警察

警方:使用催泪瓦斯、警棍制服

其实最近这一两年的时间,在要求警察规范执法的背景之下,网络上出现过很多被公众认可并且赞扬的执法视频,而今天这个视频,除了过程规范之外,更加引起公众关注并且认可的是这样一句话,我们再来听一下。

上海警察:“我现在跟你说,你拍可以,但你不能断章取义,掐头去尾,你要传(网上)你就整段传,出了事情你自己负责,否则要为造成的不良社会后果负责。”

通过这样的对话,我们能看出,上海警方对他执法过程的自信,而网络上完整的传播的视频应了网友们的那句话,公道自在人心。因此我们看通过上海这次“镜头下的执法”能看到其所涉及的几个对象在事件中的表现。

上海“镜头下执法”涉及对象

执法者:警察

公众 : 围观者 拍摄者

舆论 :媒体 网友……

首先,执法者在镜头前规范执法,所以他们不惧怕围观群众的拍摄;其次是涉及的公众,视频中现场的围观者,值得肯定,因为他们没有盲目跟随,干扰警方正当执法;还有视频的拍摄者,最终也是完整的上传了视频,没有断章取义,引发错误的舆情;最后涉及的对象是舆论,广大的媒体和网友们都能理性看待肯定警方执法。其实恰恰是最后的这句话,所带来的影响是,执法者、围观者、视频的拍摄、上传发布者、包括舆论,大家都在“依法办事”。

好了,我们该如何看待这次“镜头下执法”所带来的影响和价值,接下来我们要连线一位嘉宾,她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李玉华,她之前参与了“全国公安机关规范执法视频演示培训”的相关工作。

[page]

警方|驾驶人---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警察执法动手网友为何点赞?拍可以,但不能断章取义!

【视频连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李玉华

1、 怎么看视频中警察的最后一句话“拍可以,但不能断章取义,掐头去尾,否则要为造成的不良社会后果负责”带来的这种正向的互动和影响?

2、 我们看这段视频展示的过程,不仅是警察的执法程序,还有现场围观公众的反应等各个方面,怎么看视频中涉及到的各方人群的反应,某种程度上说是否也有某种进步?

3、 我们理解网友给予此次执法过程的赞扬和认可,所以有人就称是“教科书式”的执法,但是我们从现场执法的角度来说,这样是否准确?

其实,一直以来,镜头下的警察执法,都备受关注,而在这样的关注中,我们也看到了现在执法环境面临的一些挑战,包括执法者的程序、被执法对象对法律的漠视、不尊重,还有对于执法理念的转变等等一系列问题。此次上海的这次执法,究竟给我们怎样的启示?我们继续往下看。

二、镜头下执法,面临什么样的执法环境?

“拍可以,但是不能断章取义”,此话传递出的警察执法自信以及后续网友的整段视频上传,都在得到公众认可。事实上,断章取义的执法视频,在以往的案例中也出现过不少。

警方|驾驶人---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警察执法动手网友为何点赞?拍可以,但不能断章取义!

2017年9月1日现场执法民警:你带着小孩子我跟你讲注意配合好吧。

这段视频展示的事件,发生在去年9月。最先流传的视频只有不到十秒,内容只有执法民警对抱孩子女士的执法行为。画面显示:女士怀中的孩子被重重地摔在地上,孩子失声痛哭。视频发出后,网友出现一边倒的声音,纷纷质疑民警是否是在暴力执法。随后,一段53秒的完整视频却显示,除了警察最后的执法不当外,之前,也有执法对象阻碍执法的过程。最终,上海警方的处理结果是,涉事民警因采用过激方式被行政记大过,而涉事女子,因阻碍执法也被警告。

事实上,镜头下的执法,一直都是公众关注的重点,网络上的各种执法视频,也一直被舆论关注和讨论。今年3月,南京的一起警察执法,同样被受公众点赞。

警方|驾驶人---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警察执法动手网友为何点赞?拍可以,但不能断章取义!

这段执法记录仪显示的内容是,3月16日,交警三大队民警周荣正在升州路和中华路口执勤,发现快车道上三辆电动车由西向东行使到路口,交警立即上前拦住违法车辆,准备依法实施处罚。

[page]

一听到要罚款,其中一名骑电动车的男子情绪突然激动起来,男子不愿意接受处罚,并借口对交警的身份产生质疑。

此后该男子依旧不愿意接受处罚,民警见状先后进行了十多次提醒,可被执行男子就是不予理睬,经过三次警告无效后,民警开始启动强制措施程序,警告违法行为人人车分离,这时男子的妻子突然从车上下来,上前推搡民警。

警方|驾驶人---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警察执法动手网友为何点赞?拍可以,但不能断章取义!

秦淮公安分局双塘派出所民警薛晓龙:(女子)右手里攥着电动车钥匙,就起右手向交警面部砸过去,交警当时鼻子就流血了,后来到医院检查,发现鼻子已经骨折了。

在有袭警行为之后,执法警察用催泪瓦斯制服了执法对象,并到公安机关进一步处理。最终事件的处理结果是:两夫妻因妨害公务罪,一个被刑事拘留,一个被取保候审。而视频在网络发布之后,警察的执法过程和规范,也赢得了法律、舆论以及公众的肯定。

事实上,镜头下的执法,除了可以展示执法过程,也真实记录了民警的执法环境。去年12月,同样在上海,一名美团骑手在禁止非机动车通行的路段被交警拦下,当得知要罚50元时,骑手竟把处罚单扔在地上。

于是,民警将骑手强制带到路边,并联系其所属的外卖站,不料站长高某到场后,却通过工作微信群叫来20多名外卖小哥围住了在场的民警。期间,高某指挥其店内员工使用手机拍摄视频、大声叫喊警察打人、阻拦民警扣车等,制造现场混乱并对民警执法施加压力。就在今年5月,黄浦区检察院以妨害公务罪,向高某提起公诉。

镜头下的执法,面临的挑战很多。首先是执法者,处置程序是否得当合适,遇到突发情况能不能依法应对,更关键的是,怎么面对“镜头”,怎么面对公众的围观和记录,怎么转变执法理念,这些都是挑战。而对于公众,按道理来说,公众是执法的监督者,但是如何依法监督,如何不断章取义的监督,公众如何承担自己的法律责任,这也是挑战,毕竟每个人的法律意识不一样,还有对于执法对象,如何能够尊重警察的执法,能够尊重法律,这都是需要面对的问题。接下来,我们继续连线专家。

[page]

【视频连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李玉华

1、李教授,说到我们现在镜头下执法面临的挑战是很多的。首先我们来看执法者层面,以往的事例有些能够反映出即使执法者执法过程没有问题,但是在面对舆论的时候,似乎也有顾虑,您怎么看这样一个现状?

2、从执法对象的层面来看,很多执法对象不尊重执法,也漠视法律,您又怎么看这样一个状况?

3、2016年的时候,公安部就提出要“习惯镜头下执法”,真的能“习惯”,恐怕不仅仅是执法者,还有执法的拍摄者、围观者等等,都需要依法,也有需要有法治意识,在这方面您又怎么看?

其实这两年,公安部不断去培训警察的 “镜头”下执法,我们继续往下看。

三、镜头下执法,如何“习惯”?

近年来,文明执法、规范执法,这样的要求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对公安干警的要求中。由于执法环境变得复杂,民警在执法中要面对的挑战也更多。

警方|驾驶人---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警察执法动手网友为何点赞?拍可以,但不能断章取义!

这是2016年4月,山西太原交警在查酒驾时遭遇到的阻碍执法的场景。而这样的场景,在民警日常工作中,已经并不少见,甚至是花样繁多。

警方|驾驶人---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警察执法动手网友为何点赞?拍可以,但不能断章取义!

太原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迎泽一大队民警 郭宇平:推搡民警,谩骂拉扯,包括拿毛巾抽打,拿拳头捣,拿脚踹……都有。

面对阻碍执法,警察该如何应对?面对镜头下的执法,警察、公众、舆论又该如何应对?这已经成为眼下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和挑战。2016年5月20号,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四次会议,就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内容涉及到执法的程序规范、标准规范等一系列问题。而如何把条文落地?对于民警在执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要怎么办?公安部从2016年7月开始,就专门进行了全国性的演示培训。

警方|驾驶人---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警察执法动手网友为何点赞?拍可以,但不能断章取义!

2016年7月27日 新闻播报:7月26日,公安部举办全国公安机关规范执法视频演示培训会,针对民警在现场执法中遇到问题应当如何规范处置,进行了统一视频培训。

[page]

面对有时候会出现的执法对象辱骂和暴力阻碍执法,公安部要求:民警应利用执法记录仪,全程录像取证,并明确告知执法对象。对抓衣服、撕警号的,警告其涉嫌阻碍执行职务,责令立即停止。对扇耳光、拳打脚踢等暴力袭击民警的,可使用催泪喷射器、警棍等警械,控制执法对象。

警方|驾驶人---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警察执法动手网友为何点赞?拍可以,但不能断章取义!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余凌云:首先他要明确告诉你,你这种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你会构成妨碍公务的行为,那么它是有法律后果的,那么如果他仍然不改,在这种情况下,警察你要向所在单位报告,要请求有关的增援,然后要注意收集证据,然后按照法定的程序,去处置这个妨碍执行公务的违法行为。

民警在抓捕带离执法对象时,经常会遇到其亲友或围观人员阻碍执法的情况,公安部要求民警全程录像固证,向围观群众表明警察身份,争取群众配合支持。

而在诸多的规范中,针对群众围观拍摄,公安部还要求民警,在群众拍摄不影响执法的情况下,自觉接受监督,习惯于在“镜头”下执法。

警方|驾驶人---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警察执法动手网友为何点赞?拍可以,但不能断章取义!

注意规范执法行为,不说过头话、不做过激事。不得强行干涉群众拍摄、夺取拍摄器材或强行要求删除,但可口头劝阻。对执法对象的违法行为,应及时果断依法处置,避免群众长时间围观。

此后,在2017年1月9号,公安部举办了第二期全国公安机关规范执法视频演示培训会,查验居民身份证、遇到醉酒人员肇事、“医闹”事件等等情况,在处置中的规范,第二次的培训,有了更具体细化的演示。

除此之外,习惯在“镜头”下执法,也被再次作为培训内容。

警方|驾驶人---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警察执法动手网友为何点赞?拍可以,但不能断章取义!

民警执法时,面对群众围观拍摄,在拍摄不影响正常执法的情况下,要自觉接受监督,不得强行干涉群众拍摄,夺取拍摄器材,或强行要求删除。

——全国公安机关规范执法视频演示培训

保证警察的执法规范化,是对警察的保护,也是对执法权威的维护,随着社会的发展,“关门执法”已经几乎不可能,镜头下执法怎么习惯,当然说的也不只是执法者,公众、舆论、社会都得有法治意思,都得“依法”。接下来继续连线专家。

【视频连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李玉华

1、镜头下的执法,执法者、公众、舆论等各方面,如何用法治思维去面对?

【结束语】

“镜头下”一次规范化的执法行为,实际上也是对法律规定及意识的传播。在现如今的时代背景下,逃避和限制显然不是明智之举。执法规范,背后需要每一个人都要有法治思维,都要尊重法律。这也是动态规范的过程,比如未来可能对隐私权有更多要求,也希望社会的方方面面更加适应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