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李祥林:ABS评级应更加透明

傻大方提示您本文标题是:《学者李祥林:ABS评级应更加透明》。来源是。

学者李祥林:ABS评级应更加透明。abs|评级|学者|透明|评级机构---


abs|评级|学者|透明|评级机构---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学者李祥林:ABS评级应更加透明资料图: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前中金公司首席风控官李祥林。图/视觉中国

【财新网】(采访人员 韩祎)“ABS产品并不是越复杂越好,还要取决于基础市场发展状况,投资者理解程度,以及监管体系的辅助程度。”

5月18日,在由新加坡国立大学等高校以及领信评级公司主办的“全球信用峰会:金融科技和信用风险”论坛上,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前中金公司首席风控官李祥林评价了国内ABS(资产证券化)市场,并从产品、评级、定价、市场等方面,提出建议。

李祥林抛出疑问,目前中国所有资产都适合资产证券化吗?比如债券市场本身还有很多问题,不如先解决它的症结,而不是大规模的在固定收益市场发展资产证券化。

根据中国资产证券化分析网数据,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单季ABS发行规模近2000亿元,累计发行规模突破3.74万亿元,存量规模近2万亿元。收费收益权是关注度最高的资产类型,占比11.89%;其次为融资租赁类型,占比11.51%;热度排名第三、第四、第五名的资产类型依次为应收账款、保理融资和个人消费贷款,关注度占比分别为11.09%、10.10%和9.30%。

李祥林认为,ABS产品在简单和标准化的基础上,能够持久和循序渐进才是重要的。金融机构应该思考,ABS产品能否更加标准化,今天设计的产品能否延续到明天,这些产品能否真正解决问题。

在ABS评级方面,李祥林提出了三个关键:透明、区别化和科学性。首先,尤其是国内许多评级机构并没有公开评级方法,与国外评级机构相比,透明度需要提高。

李祥林表示评级机构就是分类的技巧,要体现出评级对象的差异,而不是成为“好好先生”,这样也会给评级对象留下错误的印象。

在评级模型科学性的重要性上,李祥林以美国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举例。他指出,曾经有一家公司做了60个资产证券化产品,几乎全部违约,最后投资者损失惨重,原因就在于,评级机构用错了模型来预测违约率。

李祥林向财新采访人员表示,国内的评级机构在预警功能上仍有欠缺,往往机构发生实质违约后,评级机构才会调整评级和展望。不过,评级工作也要相应平衡道德风险,避免评级结果引发市场震荡。近期,上海证券交易所也发布指引,着力提升ABS信息披露质量,以及强化存续期产品的信用风险管理,这也有利于评级公司及时关注信用风险。

在定价方面,李祥林表示,定价是连续性评级,评级是离散型定价。市场定价的过程必须非常精确,而不是像评级一样,只做大体分类。而交易的过程可以帮助产生精准的价格,并且体现风险。

事实上,国内交易所也在不断推出措施提升ABS的流动性,从而有助于更准确的市场定价。就在4月24日,上交所和中证登共同制定债券质押式三方回购交易及结算暂行办法,将有利于提高ABS产品的流动性,帮助ABS市场定价。暂行办法列出的8个质押券篮子中包括在上交所挂牌交易或转让的信用债,这里的信用债则包含资产支持证券(次级档除外)。也就是说,今后非次级档的ABS,也可以用于质押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