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月宫一号”志愿者出舱
傻大方提示您本文标题是:《北航“月宫一号”志愿者出舱》。来源是。
北航“月宫一号”志愿者出舱。月宫|北航|志愿者|戚发轫|出舱|刘红---
月宫|北航|志愿者|戚发轫|出舱|刘红---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昨天上午9点,封闭了370天的“月宫一号”实验舱打开了舱门,四位志愿者步出实验舱,“返回地球”。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等五位科学家亲自迎接。这项实验是目前世界上时间最长、闭合度最高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验,对未来人类探索月球、火星乃至外太空都具有重要意义。
“月宫一号”是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刘红主持研发的,是世界首个、也是密闭程度最高的四生物链环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它与外界密闭隔绝,内部营造出一个特殊的生物圈。其“月宫365”实验从去年5月10日开始,8名志愿者分2组,设置3个班,1组值班60天,2组接班持续200天,最后1组再值班110天。志愿者们在舱内自己种植粮食、蔬菜,水和氧气自主循环使用实现了零排放,几乎完全模拟了人类在外太空的生活。实验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一个生物系统如何实现为不同代谢水平的乘员组提供生命保障,并保持系统稳定,同时观察志愿者的生理、心理状况。
昨天上午9点,北京青年报采访人员在现场看到,“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人机与环境工程专家王浚院士、虚拟现实技术和人工智能专家赵沁平院士、北航副校长房建成院士和刘红教授一起缓缓打开“月宫一号”的舱门,4位志愿者笑着走出来,手里还抱着在舱里亲手种植的小麦、胡萝卜、西红柿、草莓等作物,请专家和媒体采访人员一起品尝。他们在“月宫一号”里共种植了30多种农作物和蔬菜。“现在感觉不错,去医院体检之后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1组志愿者中的“舰长”刘慧告诉北青报采访人员。
据介绍,“月宫365”实验原来计划在5月10日结束,后来延期5天,为的是考察志愿者心理情绪变化情况。而且延期是上周才告诉志愿者的,就是为了观察每个人的反应,同时用量表、心率和血压、脑电波测量仪器等测试志愿者,积累相关数据。
据刘红教授介绍,此次实验基本可以证明,这个系统可以稳定地为不同代谢水平的乘员提供生命保障。未来“月宫一号”团队将积极争取我国月球、火星探测器的搭载机会和资源,在月面、火星表面开展小型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试验,通过天地对比分析,获得矫正参数和模型,为未来应用于人类探测月球、火星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采访人员雷嘉)
- 孩子因病离世父母代他毕业:想当志愿者帮其他孩子
- 浙经贸党校志愿者 在公交车站坚持服务8年
- 肾移植的她成“器官捐献”志愿者
- 云南:志愿者将为南博会提供高水平服务
- 千余名旅发大会志愿者微笑迎宾 成为靓丽风景
- 百人齐聚“海底世界”敞心扉 高中生志愿者呼吁关注特需儿童
- 200余名志愿者参与河道整治迎南博
- 故宫文物医院今日首次对公众试行开放 志愿者正式上岗
- 复旦大学人类精子库试运营 面向社会公开招募首批志愿者
- 廊坊市广阳区百名志愿者守护绿色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