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升必看】我曾感叹于世界之大,也曾和你一样默默写码
编者按:
本文作者曾是一个农村出身的技术宅,在大家都高呼“不拼爹、无未来”的时候,他坚信人只要足够努力,就能改变命运。当他在国企呆过5年之后,毅然决定跳槽到互联网公司,在经历过一些摸爬滚打后,以一个并不年轻的身份,在高压中突出重围,带团队、做晋升评委等。如果你问他,觉得成功最需要具备的是什么,他会告诉你:是敢说的勇气,和会说的能力,展开来说,就是沟通、演讲的基本素质。
公众演讲,全方位展示自我的能力,应聘面试、工作汇报、团队管理、宣讲推广、晋升答辩、岗位竞聘等场景都依赖这项能力。我曾经被它折磨了好些年,被它狠狠地挡在了追求梦想的半道上,阻碍了发展。
天高任鸟飞,你总得先有对翅膀吧?海阔凭鱼跃,你总得先有副鱼鳃吧?公众演讲,就像那对翅膀、那副鱼鳃。跌跌撞撞,像无头苍蝇一样不断尝试,走了无数弯路,专研了不少书籍,总算走过来了。从技术宅到分享达人,一次次突破,让我重获畅想未来的勇气,坚信我的人生还有无限可能。
因工作需要,近几年我以评委的角色参与了几百位同事的职级晋升评审,发现许多技术同事跟我原先一样也不擅长公众演讲,不懂如何全方位地展示自我,影响了发展的速度和高度。
回想自己学习公众演讲时,过来人的第一手经验非常有价值。久病成良医,或许我可以把突破公众演讲时积累的经验和感悟梳理出来,给需要的人一些参考,少走一些弯路,教学相长还能提升自己,不失为两全其美。让演讲更好玩,让演讲助力个人发展,让每个人都能享受演讲的乐趣,这是我写此系列文章的初衷吧!
从技术宅到分享达人
我,1980 年生于浙江农村,虽然没吃过太多苦,但也干过许多农活。读书,是我们农村人鲤鱼跳龙门最好的途径了。我父母的文化程度都不高,但非常坚定地支持我读书,希望我以后不用日晒雨淋靠天吃饭。
体验过农村生活的艰辛,幻想过城市生活的美好,这种差距驱动着我努力学习,因此在学习上我从未让父母操过心,顺利地通过了应试教育的各个关卡,考上了重点本科,接着又跨专业考了计算机的研究生。近二十年的寒窗苦读,让我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城市生活。当然跟幻想中的还有差距,但至少不用日晒雨淋了。
中兴通讯 3 年,中国移动 5 年,我依旧沿用读书时的方法和习惯处理工作。初入社会的新鲜,从小到大的勤奋,让我在技术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学而优则仕,从软件开发工程师到开发经理,从项目经理到产品经理,我的职责范围也从技术跨入了管理、产品等领域,收入待遇也随之增长了不少。我理解技术工作跟学校学习有些相似,更多是被动接受,只要自控力和执行力够强,就一定能出成绩。
管理与产品就跟技术不一样,考验主观能动性,需要协同上下游,协作自然少不了沟通交流,但对我来说,动嘴比动手更难。
受限于客观条件,从小到大,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填鸭式灌输教育都要求我听话,考试也只是考察背记功夫。沟通、说服、谈判、演讲、辩论等,每种场景都离不开说话,但这门必修课我从来没上过。
说话,不单单是一种输出能力,也是人际关系互动,考验思维认知水平,属于真正的综合格斗。这方面的认知是我缺失的,即使有一些,大部分也是有悖于社会规则的错误认知。
在管理和产品工作上,我很少收获成就感,那时候我还意识不到出了什么问题,一次次的挫折,让我变得不自信了。技术最终是要服务于业务的,技术是解决问题的手段,我内心还是希望有机会带领团队打造一款产品,通过产品改变用户生活,而做好管理和产品工作,就必须先过公众演讲这一关。
2014 年我跳槽到现在这家金融科技公司,之所以选择这份工作,主要考虑到金融行业也正在互联网转型,这个趋势下技术线也有机会走向台前。立足自己擅长的领域,让自己有个相对宽松的环境,逐步提升思维认知、突破公众演讲。
在这四年里,我开始有针对性地提升公众演讲能力,坚持通过阅读和写作提升认知,主动争取机会做分享。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从小组到部门、公司、集团、行业,从技术主题到职业发展,从几十人的小班到几百人的公开班、直播平台,从白金课程到优秀讲师、分享达人,从技术第一线转型做咨询和培训,兼顾产品和管理。
随着职场经验的丰富、自我认知的深入、演讲能力的突破,我又找回了那种久违的自信,也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职业的道路也越走越宽。
热衷分享事业的初心
在 2015 年北京的某次行业峰会上,滴滴联合创始人张博分享产品设计心得,在投身共享出行之前的那些年里,他每天上下班就要花两三个小时在路上,赶时间常常坐黑车,叫车难挨宰不说,还要忍受司机恶劣的态度。
这些痛苦的遭遇促使他思考如何借助技术改变出行,彼时的思考都已融进了产品。让出行更美好,共享出行的使命,也是创始人的初心。
好产品,必须解决用户痛点,帮用户创造价值。从技术跨界产品的我,对这个理念也耳熟能详,但找准痛点依旧是一件极具挑战的事情。凭空臆想?胡蒙乱猜?这都不靠谱,必须要深入研究用户,对他们的疾苦感同身受。
不过,张博的分享提醒了我,如果某个苦难是你亲身经历过的,而且还刻骨铭心,那这类痛点你一定抓得准。
苦难,像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坑洞,密布在你奔赴梦想的路上,既跳不过也绕不开。心向往之,身不能至,你一定是痛苦不堪。此时,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跟时间做朋友,用智慧和汗水把坑洞一点一点填平,然后才能继续追逐梦想。阻挡你前行时是坑洞,填平了,走过了,再回首,它们就变成了一座座宝藏,其中埋藏着你的人生价值。
被逼至死角时的思考,重构了你的认知;几度要放弃后的出发,坚定了你的心志。全新的视野,真切的感悟……都是珍贵无比的财富,取之不尽的宝藏。分享的使命就是把它们挖掘出来,清洗,提炼,然后把它们送给需要的人,让他们不用再经历你曾经的痛苦,可以感受你现在的喜悦。
幸福就在有益于他人的劳动中,渡人亦渡己,帮助他人也是提升和实现自我的过程。传播技术,交流成长,将分享变成一种习惯,这就是我坚持做分享的初心。
别骗自己,你真的不会说话!
如果有人评价我们英语口语不好,我们通常会大方地承认;但如果评价我们不会说话,那我们就会难以接受。在我们的概念里,说话,只要不聋不哑就都会啊!1 岁左右咿呀学语,3 岁左右已掌握大量词汇,就能表达基本需求和应付日常沟通了。
这个阶段的学习是无意识的,因此我们认为说话是与生俱来的能力。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常常在说话上碰钉子,吃不会说话的亏,最后总结经验是“祸从口出”,以后还是不说话、少说话,或者只说客套话、场面话。至于那些八面玲珑、能说会道的同事朋友,那他们绝对是天生的。
鬼谷子的《捭阖策》,对话术有一段精炼的总结:”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辩;与辩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依于锐。
“ 话术,其实就是套路,古圣先贤早就总结好了,可我们懂吗?播音、主持、评书、相声、演讲、律师等行业,都要靠嘴吃饭,都要经过长期专业训练的。相对于他们,你还有底气认为自己会说话吗?还坚信说话是与身俱来的能力吗?
说不如做。
言之易,行之难。
说得多,不如做得多。
说的好,不如做的好。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多言不如少言,少言不如实干。
十个空谈家抵不上一个实干的。
千个嘴把式,顶不上一个手把式。
……
从小到大我们一直被灌输说话不重要,埋头做事才是正道,成长过程中也严重缺失对说话能力的培养。但应聘面试、工作汇报、团队管理、宣讲推广、晋升答辩、岗位竞聘等工作场景都离不开说话,甚至说的好坏直接影响事业发展。其实,我们也需要像诸葛亮那样舌战群儒,像张仪苏秦那样纵横捭阖,像天王巨星那样一呼百应。
说是思想家,干是实干家。
说是指导力,干是执行力。
说是干的发端,干是说的展现。
敢说敢干,能说能干,会说会干,巧说巧干,精说实干。
只说不练是假把式,只练不说是傻把式,能说会练才是好把式。
说和做一样重要,缺乏专业训练的普通人都不擅长说话。如果拿电脑做比方,揭开说话这件事的神秘面纱,我们或许可以洞悉它的奥秘:
生理:不聋不哑,就是一个合格的音箱。如果老天爷赏饭,天生是一个高品质音箱,那就可以胜任播音、配音等工作。生理条件是先天决定的,后天只能微调。
语言:汉语、英语等都属于信息编码规范。多掌握一门语言,相当于扩展支持一种新的编码规范,可以用不同语言表达同一个信息内容,就像声卡和驱动程序。
思维:中央处理器和操作系统。筛选组织语言:说哪些,不说哪些;哪些先说,哪些后说;哪些详细说,哪些略过;采用什么词汇或句式,配合哪种形体表情等。
认知:如果没有唱片,再好的音箱也播不出动听的音乐。说话,必须言之有物。认知就是唱片,就是物,就是说话要传递的信息内容本身。
通常我们认为自己会说话,主要是指生理和语言维度,与专业人士的差别主要在思维和认知维度上,这才是提升说话能力的关键。从这个角度评判,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不擅长说话的,但想要提升却无处下手,或见效慢,其原因就是说话是一项综合格斗,思维和认知的提升无法一蹴而就。
不擅长说话,这是一个问题,但没有特效药。美国作家乔治·马丁说过:“一旦你接受了自己的缺点,没人能利用它来伤害你”,敢于面对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演讲是提升说话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引述《好好说话》这本书中的一段话:
演讲是形成话语权的过程,我们站在舞台中心,不但要在形式上成为关注的焦点,还要在事实上成为控制全场的枢纽。克服怯场已经很难,让听众全程不走神,还要引导他们走向我们预设的方向,更是一种考验。因此,演讲是说话能力最外在的展现,能够最鲜明、最突出地检验一个人会不会说话,也是人们练习得最多的话术专项。
演讲练习最容易上手,却也最难精通。因为它要求的是表现力,只要稍加指导并能认真实践,一个人就能克服常见的那些硬伤,成为还过得去的合格演讲者。但是要讲而演之、演而动人,不需要任何视觉辅助,就能传递切肤的感受和身临其境的情绪,这却是极高的境界,是要综合顶级的个人魅力、表演能力和控场能力才能达到的。
如何迈上演讲的舞台?
从学校毕业之后,我主要从事技术线工作,做的还算得心应手。我也做过管理和产品,但成就感不高。磕磕碰碰让我明白这两类工作需要较强的人际交往和公众演讲能力。当时,这两者都是我的弱项,而且不像学习新技术,这两技能的提升又难又慢。
人际交往,活到老学到老的大学问,除了理论学习,需要在日常待人接物中实践提升。公众演讲,也有大量理论待学习,还需要特定环境练习实践。职业发展的需要,还有兴趣爱好,这两者都驱动着我提升演讲能力:
任何条线的发展都依赖出众的演讲能力。
分享交流是提升自我的有效途径。
分享可以提升个人影响力,拓宽人脉。
分享既是业余爱好,也是潜在事业方向。
乔布斯、马云、罗永浩等,公众演讲领域的标杆,我也憧憬着站上那样的舞台。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从技术宅到分享达人,这一路有无数障碍等着你去跨越:
演讲恐惧,害怕登上舞台。
个人形象不佳,适合演讲吗?
演讲能力太差,别人会瞧不起我的!
如果讲砸了,那我就没机会升迁了。
讲砸了,我真没用,天生不适合做演讲。
观众窃窃私语,一定是我讲得不好!
如果讲得不好,观众不认可怎么办?
我费心费力,竟然还有不少人给差评!
有心分享,但不知道分享什么主题!
我分享的内容是不是太 LOW 了?
讲两句没问题,分享几个小时太挑战了!
观众都是领导和专家,我该讲什么呢?
课堂氛围太沉闷,怎么活跃气氛?
技术内容太枯燥,怎么让观众喜欢?
如果观众挑战我,下不来台怎么办?
宣讲式分享还好,游戏互动控场太难了!
……
阻碍演讲能力提升的因素主要包括胆识、力量、功夫,任何能力的提升都绕不开这三个层次:
胆识:对于演讲的焦虑和恐惧,大部分都是我们大脑臆想出来的,或者由错误认知导致的。胆识,就是重新认识演讲,从而破除错误的认知,建立正确的认知。
力量:思想内容永远比形式重要。好比你跟一个大力士比武,对方又高又壮,你招式再漂亮也很难伤他毫毛。力量,就是你在专业领域的积累,真正的硬实力。
功夫:如果你有很厚的专业实力打底,再练就一些招式套路,那就如虎添翼了。功夫,就是方法论,就是熟能生巧。
万事开头难,只要迈出了第一步,后面的事情就容易多了。为什么这么难呢?难就难在转变观念上,难在修正认知上,难在胆识上。初生牛犊不怕虎,没有错误认知的干扰,小孩子很容易建立新的认知。
技高人胆大,力量和功夫的提升,反过来又会促使思维认知不断升级,这三者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现在我们知道从这三个维度突破演讲能力,但受限于时间、精力、成本、环境和机遇等客观因素,朝夕之间,我们不可能练就盖世神功,这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耐心是最考验人的,时间久了难免有杂念:
目标太远太大太模糊,迷茫踯躅!
任务不轻,压力太大,耗时太久了!
如何坚持投入一万个小时呢?
如何避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呢?
遭遇挫折打击,我该放弃还是坚持呢?
什么时候才能像偶像那样游刃有余啊?
……
十年磨一剑,离不开符合人性的段带式进阶系统,将长期任务分解成短期任务,迭代演进,边走边修正明确最终目标,为每个短期任务设置目标和激励,让未来不再是梦!
如何战胜演讲的恐惧?
大家可能都听过这样一种说法:人们最恐惧是当众演讲,其次才是死亡。那什么才是演讲恐惧症呢?
准备演讲时焦虑无比,注意力无法集中,欲望被抑制,内分泌失调,茶饭不思,肚痛肚胀,失眠多梦,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尽失;站上舞台面对黑压压的观众时,心率加速,脑袋空白,眼神无处安放,掌心额头直冒冷汗,脸部腿脚肌肉震颤,咽喉发干,口吃结巴,只想逃跑;事后开始无尽的自责,怪自己没用,怪自己胆小,自卑抑郁,严重时影响做事的兴趣等等,暗无天日,这就是我曾经历的演讲恐惧症。
恐惧,源于神秘,源于不知道神秘中隐藏的危险,就像我们天生怕黑。如果对某个事物有足够了解,对它有正确的认知,即使它杀伤力巨大,我们也能与之安然相处。老虎,生性够凶残吧?但我们从小就被告知要与它保持安全距离,近距离接触必须做好防护,这样我们就不会被恐惧吞噬。
等对它的脾性了解更全面,你就能驾驭它,就像神仙们的坐骑都是凶猛的神兽。战胜恐惧的关键在于揭开事物神秘的面纱,修正认知。对一个事物越了解,安全感越强,你跟它就越亲密,技高人胆大,直至与狼共舞。
许多恐惧是我们大脑臆想出来的,这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对风险敏感的物种存活几率更高。但机遇跟风险并存,没有任何风险也就意味竞争白热化,富贵险中求,对风险的把控能力就是竞争力。往大了说,我们人类文明都是由好奇心驱动发展的。
观察与感受,是认知的前序步骤,通过它采集原始数据,数据量越大,形成的认知正确性越高。但被恐惧吞噬时,逃跑是身体的条件反射,心脏将原本供给大脑和上肢的血液输给了下肢,呼吸也被抑制,时刻准备逃跑,在缺血缺氧的情况下大脑就失灵了。
逃跑,将失去近距离观察感受的机会,也会加深对恐惧的印象。暴露疗法,又称系统脱敏疗法,克服恐惧的第一步。你很清楚再烂的演讲也要不了命。暴露的越久,内心的恐惧就会减少,心脏逐渐恢复正常工作,血液回流大脑,让你有机会启动五官观察,启动内心感受,采集的原始数据帮你验证恐惧是否真实,从而改变认知。
恐惧,其实是一种生理反应,阻断它需要依靠心脏。大脑臆想出恐惧,心脏驱使你逃离恐惧的魔爪,所以只有勇敢的心,没有勇敢的脑,只有胡思乱想的脑!暴露疗法不能操之过急,认知形成的过程非常漫长,升级认知就像是升级操作系统,要对脑子里大量的数据进行修正、替换和重新组织,这些数据可能源自你几十年生活经历,重构太急会丢失数据,或者错乱而走火入魔。
记得 2014 年参加一个技术峰会,携程的一位技术专家上台分享,恐惧症严重影响表达,照着幻灯片念,还结巴到说不出完整的话,已经远远超出他能控制的范围了,这次经历一定会留下心理阴影,因此需要段带式进阶。
何为胆识?更高的认知,更高的技能。意识到这一点,你就找到了克服演讲恐惧的方法。不要逃跑,冷静下来,分析恐惧背后的原因,修正认知消除误解,提升技能把控风险。人与人的差别都源于认知的不同,涅槃重生就是重构自我,就是升级认知,升级架构或系统。
十年磨一剑,你能够做到吗?
相信大家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想当歌手才学的吉他,想当画家才学的素描,想当作家才练的文笔 ……,任何一项技能都不是为了学而学,而是憧憬着练就技能之后可以做一些事情。
不怕被你笑话,我就畅想着等掌握公众演讲的技能之后,可以像乔布斯、马云、罗永浩那样享受舞台,游刃有余地将有价值的产品、服务或思想推荐给观众。在开启某棵技能树之前,我们都会描绘一个美好的未来,但美梦成真的凤毛麟角,绝大多数半途而废,为什么呢?
对未来的憧憬让你我迈出了脚步,但出发前心里想的是朝发夕至,行至半道才发现未来真的很远,远到足以让我们缴械投降。出发时过于乐观,放弃时又过于悲观,但其实未来一直都在那里,未曾因我们的乐观变得更近,也未曾因我们的悲观变得更远。
憧憬未来的是心,而半路罢工的是脑。如果把心比作老板,脑就像是员工,老板要实现梦想离不开员工的努力,但想让员工持续地付出,清晰的路线图是必须的,还要配套短中长的激励措施。
梦想可以让脑子发热,但大部分时间里脑子是理性讲逻辑的,必须让脑子相信梦想是切实可行的,再借助阶段性激励让追梦之路变得快乐。这就是技能段带式进阶的原理,就像跆拳道的等级从低到高分为:白带、白黄带、黄带、黄绿带、绿带、绿蓝带、蓝带、蓝红带、红带、红黑带、黑带,从零直达黑带很难,但分解成这么多层级之后,目标也就化整为零了,这样升级就变得容易了。
或许大家还经历过这样一幕:小伙伴,或老同学,或前同事,时隔多年没见了,再聚时发现人家已经功成名就、事业有成,或担任公司高管,或创办个人事业,或扬名行业领域……,而我们自己却还在为生计奔波。望着他们意气风发地谈论理想与未来,除了投以羡慕的眼神,我们心底一定会冒出一个大大的问号:当年我俩差不多的啊?
差距的产生跟家庭、教育和环境等外部因素有关,但外部因素相似的情况下,也只有少数人能出人头地,可见个人内在因素也很关键。看似勤奋努力,但大多数人都在用勤奋掩饰自己的懒惰,我们的努力都停留在不动脑不思考的低层级。那我们这些牛人朋友们到底做了些什么呢?
从小到大,我们曾做成了哪些成就感爆棚的事情呢?考上大学,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这绝对算一桩。还有就是追上了心仪的她,携手相伴一生。这两件事或许是许多人一生当中最值得骄傲的,那当初怎么就能干成呢?俗话说:十年寒窗苦,一举成名天下知。
但印象中求学还挺轻松愉快的,十几年也就一晃而过。毕业时,你的知识技能树已枝繁叶茂,为什么能坚持下来呢?我们不曾思考过其背后的原因,而通往未来的路就藏匿其中。
整个求学过程被划分成四个阶段: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每个阶段又被细分为几个年级,每个年级都有特定的任务和目标,还有配套的考试和奖励。你无须担心整体目标太远、任务太重、压力太大、耗时太久等,你只需专注当下,其他的交给时间,这就是段带式进阶系统。
许多学习成绩优秀的人,进入社会后就变得默默无闻,为什么呢?原因就是缺少有效的段带式进阶规划。看过许多成功的案例,主角都是在某个领域里坚持了十年左右,“十年磨一剑”其实类似于“一万小时定律”。人与人的初始差别不大,区别在于专注和坚持。
社会不像学校,没有人会帮我们量身定制段带式进阶规划了,所以坚持不下来。任何成功都离不开心智和时间的持续投入,段带式进阶保证你能持续地投入,避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难度过大半途而废、目标不明迷茫踯躅等等,它就像自动化流水线,只要做好当前的节点,系统就会带你到下一个节点。基因决定了我们对短期内就能得到的满足极其敏感,对需要经过长期坚持才能得到的满足没什么感觉。
三分钟热度,学习与娱乐之间更倾向娱乐,这就是人性。抵抗人性是痛苦低效的,将长期任务分解成短期任务,为每个短期任务设置激励,这就是顺应人性的段带式进阶。
谈完高考,再来聊聊追女孩,尤其是历经磨难才修成正果的,虽一次次被拒绝,但你依旧热情不减、锲而不舍、越挫越勇,竞争再激烈也不怕,这或许成了你可以臭屁的光荣历史。喜欢,真心的喜欢,激发了你的韧性,动了心才会动脑,脑随心动,你就会想方设法达成目标。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必须追随内心才能做成大事情儿。
荷马史诗《奥德赛》中有一句名言:“没有比漫无目的地徘徊更令人无法忍受的了”,但人生目标不像考大学和追女生那么清晰,家庭和社会也不再帮你规划了,它必须靠你自己探寻。
在还没想清楚时,可以从想做却没能力的短板先开始,不光贫穷会限制你的想象力,能力短板也会削弱你畅想未来的勇气,先制定提升此项能力的段带式进阶计划,然后边做边寻找人生目标。
未来从来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做好当下每一件事情之后自动浮现出来的,就像学习成绩好就能随心所欲地填报志愿。
回顾自己兼职做培训的过程,原先我不懂段带式进阶理论,但也基本符合这个规律:观众范围从小组内部开始,部门,公司,集团,再到行业内……;演讲时长从两个小时开始,半天,一天,再到两天……;演讲内容从专业技术开始,解决方案,设计方法,职业发展,再到通用技能……。
另外,每个阶段我都会主动争取一些荣誉,给自己一些奖励。就像拾阶而上的登山,每上到一个平台要稍做停留和休整,每次进阶都会增强自信,激励我继续前行,在快乐中登顶,一览众山小。
总结
初心,胆识,力量,功夫,段带式进阶,这是我突破公众演讲的经验提炼,分享给大家作为参考,上述的任何一个点都可以深入探讨,但这是一篇文章无法覆盖的,仅籍此作为一个认识彼此的机会,欢迎对公众演讲、咨询或培训等工作方向感兴趣的朋友联系我,一起探讨如何提升公众演讲能力,谢谢!
如果你对本文有疑问,
或者想和作者进行技术交流,
扫描下方二维码,
加入读者圈与作者聊天~:
- 【必看】下周大盘或将这样走!
- 德转发布最新中超身价榜 权健晋升第三贵 总身价却跌了……
- 高考选专业必看:A股哪些行业平均薪酬最高?哪些行业“金领”最赚?
- 买房必看:买房有技巧 看完惊呆了!
- 此人啥来头59岁升中将,2年后晋升上将,61岁任阅兵总指挥!
- 高考选专业必看:A股哪些行业平均薪酬最高?哪些行业“金领”最
- 购房必看:断供房贷的后果和解决方法!
- 必看!下周利空压顶,六绝跌出中线机会!分析+策略
- 18岁小伙背负巨额债务,仅用5年,晋升总裁
- 庄家建仓理性分析 这是股票书中不能教你的 散户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