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国家出了一份重要文件,100万亿产品受影响,你的钱袋子要

刚刚,国家出了一份重要文件,100万亿产品受影响,你的钱袋子要

不一样的财经视角

点击标题查看更多财经资讯:

没买房的恭喜了! 国家宣布5个大消息,2018房价将…

达利欧演讲万字精华:关于人生和投资原则!

外卖,正在毁灭我们的下一代!

银行史上最惨失业潮!这四大银行要裁2万员工,背后原因令人胆寒...

未来20年中国经济最大红利,不幸的是被绝大多数人忽视

文|

猫哥,

原载于

大猫财经(ID:jjbd21)

昨晚,有关部门发了一份重磅文件,那就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

这份文件看上去很专业,一般人可能觉得跟自己没啥关系,但其实,它影响到我们每个人。

资管新规是关系到很多金融人士的饭碗,资管新规自从公开征集意见后,金融机构们就知道无力抵挡,只求宽限几日,都是按照意见草案来执行业务操作,大家都有心理准备,“靴子落地”后大家一看,果然很多业务没法做了。

这些没法做的业务,关系到了老百姓的钱袋子。

0

1

什么是资管?



首先,我们得讲讲什么是资产管理?

所谓资产管理是指资产管理人根据资产管理合同约定的方式、条件、要求及限制,对客户资产进行经营运作,为客户提供证券、基金及其他金融产品,并收取费用的行为。

说的简单直白点就是:

代客理财。也就是你买了金融机构的产品,委托金融机构帮你理财。

如果真的是“代客理财”,那就是投资行为,需要“卖者尽责,买者自负”,你得了解你买的是什么产品,如果金融机构不出现合同条款里规定的过错,那么出现亏损了,投资者是自行承担损失的。也就是天下没有无风险套利的投资。

可在过去,由于种种原因。资产管理被玩坏了,出现了这几种怪象:

刚性兑付

这是资管产品乃至所有金融产品最被诟病的地方,所谓刚性兑付,就是指无论出现任何情况,金融机构都必须足额兑付投资者的本息,

即使产品出现了亏损,也必须兑付。于是,说好的投资,就变成了“借贷”,本来投资是有风险的,刚性兑付了就成“无风险”的高息借贷了。

历来,监管方面都三令五申不准刚性兑付,这不是监管部门想帮着金融机构甩锅,而是因为:

(1)如果刚性兑付,那么投资者就没有风险意识,以为投资就是“有借有还”的;

(2)一些不法个人或组织,就会利用投资者的这一误区,许诺高回报,钱一到手就跑路;

(3)一些正规机构也会利用投资者这一误区,许诺高回报筹集资金,用于配置更高回报的投资,造成潜在风险。

层层嵌套、期限错配

猫哥在过去文章里讲过什么是嵌套:

刚刚,国家出了一份重要文件,100万亿产品受影响,你的钱袋子要

其实,这是最简单的嵌套原理,在金融投资里多重嵌套比比皆是,在前些年火爆的宝能-万科之争里,双方都动用过多重嵌套,

将理财资金拿去“炒股”,甚至还有金融大鳄通过层层交易,把保民的保险资金拿去注资自家保险公司,扩大资本金和股份了。

说到嵌套,那就要说到期限错配。我们都知道,在存款里,存的钱越少,存的时间越短,利率就越低,活期存款利息很低很低,但存长期的大额存单利息就较高。贷款也是,贷的时间越长,需要支付的利率就越高。(现金贷这种产品另算)。

资管产品的逻辑也差不多,期限越短的,利率就越低。

那么就有“聪明”的机构在想的,我们能不能用几个月期限的资金去投高收益的长期资产呢?

于是,他们就采取了期限错配的方式,也就是用短期资金,不断的续,去购买长期资产。

比如说用3个月的短期理财产品的资金去配置3年的地产融资项目,3个月的短期理财产品快要到期了,就发新的产品接上,不停的续,连着续12次,不就接上了嘛。

到时候,风险神不知鬼不觉,机构就把钱给赚了。

▌风险是什么?

 首先,这种用短期资金配置长期资产的行为,首先就违背了“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原则,

买者自己都不知道,我买的明明是个理财产品,你怎么拿去干的别的去了呢?

● 

其次就是如果项目出现风险,很可能造成巨大损失。

 最后是吹起了资产泡沫,本来这个项目的风险比较高,需要给到8%左右的利率,

结果人家用层层嵌套、期限错配的方式,用年化不到4%的资金就对接上了,钱都被用去炒这类资产,就造成了虚假繁荣。

现在很多基建和房地产项目被包装成银行理财的配置资产、集合信托产品,以“期限错配、滚动发行”的银行理财资金池、信托资金池也随之壮大。

截至去年6月末,我国金融市场

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约52.80万亿元:

刚刚,国家出了一份重要文件,100万亿产品受影响,你的钱袋子要

在股市、债市乃至房地产市场上都比比皆是。

大量房地产融资就是采取嵌套、错配的方式搞来资金的。

明白了以上几点,我们就知道,说好“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资产管理,在我国过去变成了:

民众认为是无风险的高息借贷,什么项目都敢投,问都不问投的是啥,反正都是刚性兑付嘛,利息越高越好;

部分机构采取各种方式,将投资人的钱拿去做高风险的事情。

0

2

再见!无风险套利的好时光



现在,这一切都是过去时了。

首先,资管产品的合格个人投资者的门槛变得相当相当高:“

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家庭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者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

家庭金融资产500万的门槛高于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100万,也高于沪深交易所合格债券投资者300万的门槛,与新三板的合格投资者的要求相同。

也就是说,这真是面向土豪了。

其次,

理财产品“保本保收益”的潜规则将要画上句号,

资管新规明确要打破刚性兑付,还设立举报制度,相信没有金融机构敢冒这个风险。

然后,过去说过无数次要打破刚性兑付,但那都只是说说,现在监管动真格了,在技术上杜绝套利,

资管新规规定只允许一层嵌套,并且建立编码制度,

追踪资金走向和产品嵌套情况,这就从技术上尽量杜绝多层嵌套,并且要求机构加强对期限错配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使得资金无法用于产品规定外的用途。

▌最后,52.8万亿的资管规模必然会缩水,

回归本源,不再是各类投机的资金池。

0

3

近期不会有大风险

这会有什么影响呢?

▌最直接的影响当然是:3个月期的保本保息的理财产品没了。

因为根据资管新规,“为降低期限错配风险,金融机构应当强化资产管理产品久期管理,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期限不得低于90天。资产管理产品直接或者间接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终止日不得晚于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的到期日或者开放式资产管理产品的最近一次开放日。”

一些新理财产品的期限要么放更长,要么就减少规模。因为银行理财的期限普遍在1年以内,而非标资产往往周期较长,

短的期限为3、5年,长则10年。

很可能将来银行理财经理会向你推销5年期的产品,对接的是一个地产项目,要不要了解下?

其次是:

一些理财产品到期就不能发新产品了,

因为“金融机构不得违反金融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通过为单一融资项目设立多只资产管理产品的方式,变相突破投资人数限制或者其他监管要求。”

而相当多对接房地产融资的资管产品就是分拆成多个产品,面向投资者的。

接着是:“金融机构不得以受托管理的资产管理产品份额进行质押融资,放大杠杆”,

也就是整个市场的规模面临缩水。

有人说,这会不会造成机构恶意不兑付,或者一些房地产公司资金断裂呢?

为了保障不出现处置风险的风险,资管新规给出了足够长的过渡期,

将过渡期延长至2020年底,

给予金融机构充足的调整和转型时间。对过渡期结束后仍未到期的非标等存量资产也作出妥善安排,“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过去的产品会平稳推出,不再续期。

其实,正如前文所说,整个市场都有预期,早就在做准备了,现在靴子落地,一看,给出了2年过渡期,还真算是利好了呢。

0

4

投资逻辑变了



话虽说如此,但整个投资逻辑还是变了。

未来,机构拼的不再是通道业务,而是“主动管理”,

也就是管理资金的能力,

有着优秀管理能力的机构将获得优势,他们的产品也将更抢手,打破刚性兑付后,投资者再也不能闭着眼睛买理财产品,人家““卖者尽责”,你就要“买者自负”,需要多学习点金融知识了。

从闭着眼睛买买买,到考验机构和你的投资知识和眼光。

往后是想要多高的预期回报率就要承担相应多高的风险,收益与风险对等,既然看上去“低风险”的保本保息的产品没了,想要高一些的收益,就只有股票等投资产品。

反正过去人家从你手里买到钱也是暗地里去炒房炒股,不如以后你投资偏股型产品。

总之,你的钱,要自己负责了,多学习,才能保住财富。

  • 运营编辑微信:

    ishangye007

    ;投诉反馈 3002860504@qq.com

  • 笨人理财法,5年稳获80%的回报!

    投资高手毕竟是少数,而普通人在通货膨胀面前,更需要参与资本投资,以便年纪大时能获得被动收益,改善生活。问题是普通人看不懂那些晦涩的金融理论、也不晓得专业的理财规划,有没有一款合适小白的理财大法呢?关注“

    多多说钱

    ”,教你一招笨人理财法,5年稳获80%的回报没问题!。

    多多说钱

    ddimoney

    刚刚,国家出了一份重要文件,100万亿产品受影响,你的钱袋子要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刚刚,国家出了一份重要文件,100万亿产品受影响,你的钱袋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