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NO.1):管理者,商业竞争策略,投资思维及股票……

 

 精华(NO.1):管理者,商业竞争策略,投资思维及股票……





无忧树致力于成为投资人实现财务自由的忠实伙伴。无忧树坚持把心智和研究作为获取财务自由的核心要素,并围绕二者为投资人提供帮助:(

1)企业分析框架学习及案例练习

;(

2)能力圈建设及研究协作

;(

3)巴菲特投资理念的系统测试

;(

4)财务自由的实践及分享



本文是无忧树第一次采用综合盘点方式将我们日常的交流呈现给大家。



人与投资:管理好自己

 

@

乐水:

VIPKID米雯娟

说:

一个好的创始人一定是好的

HR。创业初期组建团队,最重要的就是不断明确自己的理念,以及向所有可能成为你的合作伙伴的人去阐述你的理念,如果还不行,身体力行去做出个demo(示范),让他们看到你不仅仅只是说说,同时还有极为强大的执行力。”

 

这位

CEO比较牛,她不用流量思维,用超级用户思维,几年时间公司成了独角兽。所以估计是花了不少功夫让团队认同她的理念,于是才有了上面那段实践出来的灼见。

 

@花树:

我们在资本市场就是寻找他们。

 

@剑气留形:(我们先看年初的一个观点)

自己要建立一种态度,

宁愿在研究上折磨自己也不要在股价上折磨自己。

去年是漂亮

50与要命3000,可以说大多数品种都是杀跌,所以当时我们认为成长也跌出一个比好的位置,不存在蓝筹一直漂亮下去,这是常识问题。股价是杀跌还是踩雷,我觉得是两个概念,但我不认为下跌就等于踩雷。

短期股价走势是情绪决定,中期股价是以逻辑展开,长期是对应公司的业绩事实。

    

投资最为可惜的事情是持有的品种盈利后变成浮亏,这种事情对部分投资人的心智形成巨大挑战,我觉得是人之常情,谁都想避免这种事情。投资很多时候是充满矛盾的,要想获得时间优势就要考虑放弃空间,要想获得空间就必须放弃时间,这样整个游戏会显得单纯简单,两者可以平衡点,但必然选择某个侧重点,价值投资的方法是选择空间上的追求,放弃了时间,但目标依然有机会实现。

    

对于普通投资人,特别是技术分析出身的投资者,基本面与技术分析确实是需要一个缓慢的对接过程,除非认可度非常高,这比一张白纸的散户面临的障碍更多。要形成基本面与技术面的过度,首先要做决策权重上的变化,正如有投资者说东易日盛等跌到

60日均线再买,可以看出他的依据是均线,并且有90%的决策权重,不用太纠结这个问题,总有对总有错的时候,关键是要理解,当做一个选择时,代表放弃了某种选择,很多时候很难兼容。如何逐步改变?若是认同基本面的投资方式,慢慢深入理解E与PE后,逐步降低技术分析的决策权重直到占比在10%的权重内,这是一个可以参考的方式。两者的差异点是形成一个追随价值的心态,形成价值与价格的差异思考点,之后如何操作是个性化的范围了,但不管什么方法都有优有劣,也会面临挑战,解决之道是接受缺点,才有机会发挥优点,完美的方案并不存在-

--

站在这个时间点再看年初的这个观点,其核心就是尊重常识。

 

@太阳:常具有不变异的特点,只要对常识有足够把握与理解,就能“以不变应万变”,浪花永远离不开海洋。某时某刻我们能保持清醒并不一定是能力特别突出,而是我们一直在尊重“常识”。可惜的是,许多人不太理解“常识”,把常态(现象)变成了常识,研究方向错了长期结果很难如意。回归常识才能超越常人,成为一个能管理好自己的人。

 

我们的任务

 

@乐水:4月中旬是企业年报发布密集期。我们要多花点时间看看年报,基本长期聚焦在四大类行业(大消费、医药、科技、政策红利),最近在能力圈研讨以及大群交流时,也是围绕这个讲了一些东西。

 

精华(NO.1):管理者,商业竞争策略,投资思维及股票……

精华(NO.1):管理者,商业竞争策略,投资思维及股票……

精华(NO.1):管理者,商业竞争策略,投资思维及股票……

 

另外,关于二季度能力圈的研讨,大致是这样的一个节奏:第二组---小组紧密配合一下,完成海康威视的

S2研讨。第三组---小组成员要带头完成对财务自由规划表的体检(因为第三组本身是实例组)。其他成员,也是建议大家尽量做一下自己的规划表和体检表。个人认为,目前的市场环境和所处周期,做这些能力储备还是很有意义的,后面在投资上的路会走得扎实。第一组目前已经收集了不少投资理念的资料,还有课程协作的资料也是一直在非常尽心地整理着。大家不要把这些理解为知识,知识是做加法的过程,但理念是“道”,

为道日损

。(

注:老子《道德经》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我们研究学问、教理,记了一些名相,或思惟它的道理,学识因此愈来愈丰富,这就是「为学日益」;以修行来讲,要一天减少一天的烦恼、习气,所以是「为道日损」。

@慧净法师)



 

真正的商业竞争如何出牌?

 

@剑气留形:

周末看到大家的讨论想起了这道题:

假设今天你赚

1000万,你的对手赚600万 ,你如何定价?

 

假设,今天你赚

1000万,你的对手赚600万,那么,如此小的差距就完全可能让你的对手蜂拥而至,稍有不慎就会超越你。正确的抉择是,自己赚300万,让对手亏损100万,这就是所谓的恶性竞争——生产过剩的必然产物。所以,科伦不能为眼前的一点浮利所动,必须削弱和淘汰竞争对手,科伦才有长治久安。

在核心市场上,科伦倾集团之力,以明显超过主要竞争对手的强度配置资源,有效狙击对手,并逐步挤占其市场空间,这是科伦可持续成长的需要,并非自身实力弱小的无奈之举。

 ---这是科伦药业

董事长刘革新

2005

年一篇文章中的一段,说明了过去民营企业的竞争地位与状态,今天再读整篇文章,也一定会有新的启示。

 

研发突破是公司

“价值突围”的关键,但研发突破和技术升级需要技术基础和资金的长期积累。中国的缺陷是缺乏国家力量对民营企业产业升级的干预,缺乏贷款、税收、设备租赁等各方面的支持,也缺乏产业的中长期规划。

对科伦来讲,

“科技领先”这个提法应该视为一种理想和导向,更准确地讲应该是“产品多样化”,产品多样化比科技领先更为现实

……

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开发不同层次的产品,迅速满足客户需求并在市场上打击、削弱和战胜竞争对手,这就是科伦的技术策略。

 

技术突破和市场厮杀已成为科伦并行不悖的两种基本生存本领。

今年(

2005年)

,关乎科伦前途和命运的产业三大战役

——丁基胶塞的规模启用、非PVC软袋的包材攻关以及直立式软袋的成功研制全线告捷。为争取价值链中更高的地位,科伦环环相扣、前赴后继,已从输液行业无利繁荣的陷阱中胜利突围,全军振奋。稍感遗憾的是,由于这些成果意义重大而且来之不易,与美国曼哈顿计划的工程师一样,这些令人肃然起敬的产业群英的才情和贡献也许要在十年以后才能解密。(

现已经历10年,公司在低利润率的品类领域通过低价格统一市场后,扩大规模积累出现金流,重点投入研发,科伦药业的研发在A股排第二,仅次于恒瑞医药,目前储备的品种开始进入收获期

 

科伦在开创初期缺乏雄厚资本,也并不具备卓越的技术研发能力,这就决定了科伦只能采取成本领先的追赶战略。

九年以前,科伦并不是市场领先者,该如何赶超?科伦还不是大药厂的时候,如何成为真正的大药厂呢?秘诀非常简单

——

我们要有勇气集中精力面向最易取得的那一块细分市场,并占据其中

80%以上的份额。我在这里使用“勇气”两字,是因为人们常常患得患失,不愿意牺牲任何一点利益之故。

如果不对追赶者进行狙击,谁能保证科伦今天的行业地位不被撼动?

所以,压制对手应该是一种长远的战略。如果不能保持一种持续的遏制性的胜利,胜利也将转瞬即逝,必不能长久。

     

有人问:除了这种暴殄天物的消长型竞争模式,是否还有其它更为理性的选择来整合市场、配置资源呢?答案是否定的。在这个缺乏工业文明和商业伦理的社会,成立卡特尔、辛迪加这一类的契约联盟还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科伦每一次

“用价格换和平”的努力最终都事与愿违……

 

在不同体制下,经营者追求的目标可能完全不同。作为我来讲,追求的是企业长远而持续的增值和不断扩大的稳定的胜利,其他人可能更关注于眼前的业绩、声望、形象和权利,这是完全不同的诉求,我们之间的交集很小,由此而产生的竞争策略也就大相径庭。这几年,人心浮躁,股票、房地产泡沫翻腾,但科伦一直没有卷进去,这倒不是科伦出淤泥而不染,而是心无旁骛。当股票、房地产起来的时候,我们同样也有机会,

但科伦深信未来的世界是知识的世界,而不是泡沫的世界。

所以,九年以来,科伦始终认认真真搞实业,做最辛苦的事情。天道酬勤,我们在品牌和研发方面付出的异乎寻常的努力,现在已经得到了丰硕的回报。塑瓶和软袋核心技术的突破,已成为科伦冲击输液高端产品市场的

“杀招”。可以说,今天科伦拥有的产品体系、营销网络和行业经验,足以使科伦在任何一个它认为需要扩张的地方复制成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生产诀窍和专利技术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形成正反馈的良性循环,从而轻而易举地形成大输液的异地市场优势和赢利模式。这就是科伦无限增长的能力,国内的制药企业很少能够具备这种核心竞争力。换一句话说,科伦的崛起只是时间问题,它只需要起飞前的那一段短短的跑道。

 

什么叫

“温故而知新”?我想这就是了,

大企业对小企业的竞争策略基本接近,不管是华为、腾讯打压对手,还是现在伊利的市场策略,都会依靠自身的实力优势对弱势企业的畅销产品模仿,实现打击对手成长,伊利的液态奶就是这样卖起来的,不断提升行业的进入门槛降低竞争者数量。

 

@

牧师:投资的秘诀,不是评估某一行业对社会的影响有多大或它的发展前景有多好,而是一间公司有多强的竞争优势,这优势可以维持多久。宝洁是典型的美国商业模式,任何领域做不到前三望一,就不要了。最有名的

GE韦尔奇有句名言

:第一就是第一,第二什么都不是。所以华为当年做手机的时候说要全球第一。余承东大嘴一张让人笑掉大牙,现在也很多人笑,但人家一票人干活的时候一步步真的是这么想和这么干的。与这种商业模式对应的就是

“成本杀手”,最有名的雷诺日产。以最低成本造出可靠产品,除了品牌宣传,都要省钱。我们这里最典型的就是“美的”,采取产品跟随战略,主打品牌宣传。没有一个品类追求第一,但利润不比人少。冰箱比不上海尔,空调比不上格力,小家电也是一样。不过赚的钱不比人家少,知名品牌还算可靠。小天鹅干了十几年第一,美的一两年就不要了。跟随的成本更低。比如洗衣机箱体都用8mm,就会改6mm。不影响使用性能和消费感受。自有售后队伍24小时服务,改成当地特约维修部,响应时间慢一天。这种策略赚的钱一点也不少,财报亮眼。

 

@

三酒:

“人心浮躁,股票、房地产泡沫翻腾,但科伦一直没有卷进去,这倒不是科伦出淤泥而不染,而是心无旁骛。当股票、房地产起来的时候,我们同样也有机会,但科伦深信未来的世界是知识的世界,而不是泡沫的世界。所以,九年以来,科伦始终认认真真地搞实业,做最辛苦的事情。天道酬勤,我们在品牌和研发方面付出异乎寻常的努力,现在已经得到了丰硕的回报。”这和无忧树的理念有点像啊,认认真真做投研,认认真真做价投。

 

@

乐水:你若盛开,

清风自来。高瓴资本张磊接受《21世纪》采访时,回答“自己的投资理念最核心之处是什么”时指出:我要找的是具有伟大格局观的坚定实践者。特别少的人,特别少的公司能够有这个格局、执行力,能够把公司愿景推到那么高的高度,我们就要寻找这样的人。

 

股票交流

---年报中的变化

 

@无忧树-TOM:杰瑞股份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2.5%;归母净利润为0.68亿元,同比-43.8%;下降原因主要有二:一是PDVSA项目尾单3,799万美元设备于2016年交付导致的脉冲因素2017年回落;二是2017年汇率变动造成公司外币货币性项目产生大额的汇兑损失。销售及管理费用下降,财务费用因兑汇损失而有所提升。行业景气度提升,业务同比增长,毛利润改善,现金流同比增加28.16%;2017年公司新签订单42.3亿元,同比增长59.1%;17年末存量订单达21.7亿元,几项叠加,业绩弹性空间较大。

 

@无忧树-TOM:华兰生物血制品毛利提升,四季度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均有所改善,疫苗业务有亮点。

 

@剑气留形:

华兰生物过去几年的销售费用都是非常低(看图表

1),

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率在

1.3%-3.5%附近,但两票制后,公司的销售费用大幅上升,直接跳涨到11.3%,大大超越市场预期。

考虑到两票制是长期性,公司短期销售费用的提升具备一定的趋势性,需要更长时间来调整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过去我们也看到股票的大幅下跌来反映这个负面因素。

   

精华(NO.1):管理者,商业竞争策略,投资思维及股票……



年报中有些亮点也应该看到:

1、虽然销售费用大增,但公司2017年的营业收入依然保持22%的增速;

2、公司通过产品结构的调整使毛利由原来的60%提升到62%,这是令我们欣慰的地方。

(看图表二)

 

精华(NO.1):管理者,商业竞争策略,投资思维及股票……



3、四季度单季收入7.02亿元,增长32.85%;归母净利润2.02亿元,增长16.6%,环比增长7.3%;扣非净利润1.9亿元,增长26.74%,环比增长7.8%,四季度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均有所改善,体现企稳回升趋势。同时公司公布2017年利润分配预案,预计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共计约2.79亿元,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整体而言,市场已经开始认知到两票制的负面因素,并反映到股价上,目前我们看到公司也积极去库存提升资产周转,同时积极调整公司的策略以改善盈利。

虽然短期的销售费用上升影响公司短期股价,

但我们认为华兰生物行业综合竞争力依然较强,股价已经充分反映了过去的负面因素,未来公司盈利有望逐步修复,并进一步提升。



@太阳:华兰生物和启迪桑德今年有看头。

 

@无忧树-TOM:通策医疗披露年报显示2017年总收入11.8亿元,同比增长34.25%,归母净利润2.17亿元,同比增长59.05%,扣非净利润增长60.54%。公司整体医院数量达到30家。四季度单季度收入增长30%,利润大幅增长227%,这也是前几年持续投入逐步进入收获期带来的效应,后续利润增速预计均会持续高于收入增长。新增3家医院,在建3家医院,全面集团化管理,旗舰医院武汉存济口腔医院1月试运营后逐步贡献收入增量。

 

公司以“区域总院+分院”发展模式及区域集团化复制模式,开启复制之路。

年报中称公司持续深耕医疗服务行业,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专业医疗投资平台。基于对核心医疗服务资源进行整合,围绕真正为患者提供价值制订公司发展战略。2018年是公司历年积累的核心医疗服务资源整合及规划落地的一年。公司将全力推进“区域医院集团战略”。

 

--END--

如果您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转发。

欢迎加入无忧树协作组,一起打造投资好环境。



精华(NO.1):管理者,商业竞争策略,投资思维及股票……

延伸阅读:

估值:通策医疗VS爱尔眼科……



海康威视,要飞向哪里?

无忧与投资(九):再谈终极估值





精华(NO.1):管理者,商业竞争策略,投资思维及股票……


长按扫描

下方二维码

关注无忧树能力圈



精华(NO.1):管理者,商业竞争策略,投资思维及股票……



加入无忧树协作组

长按扫描

下方二维码



精华(NO.1):管理者,商业竞争策略,投资思维及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