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三年,这档零差评的节目终于回来了
特别声明:《等了三年,这档零差评的节目终于回来了》转载于网络,并不代表傻大方资讯网的立场。
昨天,《局部》第二季终于上线。我第一时间跑去看了。
好像知道的人还不多,必须吆喝一下。
谈《局部》,当然得谈陈丹青。陈丹青有好几个吸引人的地方。
第一,样子好看。
陈丹青有一本《笑谈大先生》,演讲集子,谈鲁迅。谈鲁迅,一上来不谈文字,先说大先生样子好看。角度清奇。
他说:
“这张脸非常不买账,又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脸的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露着风流与俏皮……”
听他这么一讲,确实是这样。如果要谈下去,还可以谈谈胡适的样子,张爱玲的样子,这两位在我看来也都是有好样子的。翻看民国人物的照片,好样子的人太多。人活一生,真的会把一切都活到脸上。
木心也喜欢谈人的样子,他自己样子就很好,穿大衣,戴礼帽,和中国传统作家气质相去甚远。
样子还不光是颜值,颜值可能是天生的,但气质和自身修养相关。张爱玲不算漂亮,但样子好看。
陈丹青也有好样子。首先风格统一,总是一身黑,寸头,无框眼镜。这是远景。
近景特写,仍然耐看。要知道陈丹青已经65岁了,两只眼睛依然炯炯有神。而且周身有一股少年气。不知道怎么搞的。这个不是保养问题。
第二,文字好。
用中文写作的人很多,但把中文写得有味道的,屈指可数。
在我看来,中文有中文独特的美感,这种美感,你读一读古诗文就感受得深切了。近几十年,一是革命话语的洗礼,再加上翻译文学的影响,很多人写文章要么空洞无物,要么缠夹不清,失掉了中文原来的简洁和韵味。
我不懂画画,不知道陈丹青画得怎么样。但论文字,是真好。
第三,说话诚恳。
人们喜欢听陈丹青说话。当然是因为他敢说,不怕得罪人,没有官腔、成功人士腔。甚至没有专业人士腔,不管是一般院校,还是商业公司,专业人士往往会形成自己的一套话语体系,很多人说话会形成固定模式,出不来。
最重要的,当然还是诚恳。知道说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没有那么多概念化的东西,直指人心。
《局部》第一季豆瓣评分高达9.5,几乎零差评。
除了上面提到的几点陈丹青的好,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视角了。
“局部”这个名字取得好。从自己出发,不是正式课程,所以观众也不会感到压力,只是听他聊天。
不是周正的艺术史,所以节目里很多视角,就独独是陈丹青的视角了。比如谈十八岁的天才,谈绘画的完成与未完成。当然,视角也是由视野和品味作依托的。
我们大多数人对艺术一般都不怎么关心,也不懂得去欣赏,这是我们从小的教育模式决定的。但从《局部》的节目里,观众会不自觉生出对艺术的亲近感,这里没有那么多的教条、专业名词,只是带你看进去。如果真感兴趣,自己再去补充。
我猜可能是不想重复吧,所以等了好久才迎来第二季。
这一次,陈丹青将带我们去逛逛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身临其境,感觉是不一样的。
去年我去了一趟卢浮宫,说实话,有点懵。一是东西太多了,看不过来;二是艺术白痴,看不懂。
和艺术的互动应该是长期的,我在卢浮宫就看到有好几拨老师带着小学生来参观的。这种美育,真是比不了。人家看原作,我们连复制品都没看过几种。
昨天看了《局部》第二季的第一集,内容主要围绕博物馆本身展开。属于外围介绍,讲了博物馆的来历,带我们转了几个馆,还没坐下来深入聊。只恨时间太短,只有20多分钟。
有位豆瓣用户说的好:“陈丹青在大都会博物馆介绍、讲述、回忆,感觉就像在自己家里。”
要的就是这种感觉。难得的也正是这种感觉。
这一季共有十六集。也不多。且看且珍惜啊。
猜你想读:
木心。木心。
陈丹青:我为什么说我不是读书人
- 不止读书-
魏小河
出品 微博 豆瓣 知乎
@魏小河
- 八百九十三年头一次!长岛显应宫妈祖金身回乡省亲
- 病人“赖床”三年 被医院告上法庭
- 交一万免费喝三年咖啡?她觉得划算,可现在她想要退款
- 弟弟结婚,只来俩人,三年后,没来的都后悔死了…
- 丈夫打工三年回家,门口傻眼
- 石家庄出台旅游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 天津市出台三年计划加强土地污染源治理
- ?丈夫打工三年回家,在家门口看傻眼!
- 等了10年村民终于用上天然气啦
- 三年判决十五起强奸案 发生在滴滴平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