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拎得清的人,活的有多赚?

这件事拎得清的人,活的有多赚?

前几天看了《你挣了钱居然去理财,我的天,观念全错》业内很有影响力的一篇文章,文中黄底加粗的“个人没有100万,理财和你没什么关系”的短标题,还有小编和读者的留言,觉得应该写点什么。

这件事拎得清的人,活的有多赚?

这件事拎得清的人,活的有多赚?

作者的观点说刚入职场的年轻人,一年收入不到十万块。

肯定买不起房,理财好的话也就10%的年化收益,但却失去精力结交更牛逼的人物,学习更高知识。

咋一看,确实如此。

但实际上,年化收益10%对于只会存银行、放余额宝的老百姓来说,都是比较难的。

拿基金定投来讲,每个月操作一次就OK了,说白了就是积累本金的过程。

你可能会说,积累本金算什么理财?

大家别着急...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

经济是有周期的。

周金涛有一句名言:人生发财靠康波,解释了周期趋势对个人财富的影响。

积累的过程就跟爬坡一样,在快接近顶峰或者更高点抛出的话,原本累积的资金就会在短时间内产生明显的杠杆效益。

这件事拎得清的人,活的有多赚?

比如我 30岁时,存了10万元。打算以这10万元为基础理财,给自己设立一个为 期30年的退休养老计划。

蓝色线表示,每年收益率保持3%,则60岁时拥有24万元。红色线,10%的年化收益率,拥有160万;绿色线,15%则拥有580万。

仍然是5%的差距,同样30年的跨度,最终结果却差了3倍还要多。

说理财就会损失这个年纪最宝贵最值钱的精力,得出这个结论,是基于学习跟理财不能共存。

其实,可以。

理财是门学问,也是一项技能。

不像文中说的不想花时间打理浮动类收益性理财产品,就只能买“固定收益类产品,年化5%-8%,存个1年。

学习跟理财不是对立的,要不断投资自己,也要尽快掌握理财技能,两条腿一起走,才能平衡。

最早的积攒过程,会让你多一分对于现金流的把控,会让你慢慢建立起目标,有一块攒一块,有十块攒十块。

否则,将来就算有100%的赚钱机会,你也没有资本,赶不上。

这件事拎得清的人,活的有多赚?

谁说投资失败了就一定能挣回来?投资自己不会错,但不应该是盲目跟风。

要知道20万对中国多少家庭来说,都相当是好几年的收入了。

也许很多人觉得“买有品质的衣服和包包,买好的护肤品化妆品,提升自己的外在形象;

上瑜伽课,礼仪课,提升自己的内在气质;

有条件就去旅游,开阔自己的眼界。

我不否定这种生活,我以前过的就是这样的生活,很潇洒,但没有安全感。

完全没有风险防控能力,着急用钱的时候,就傻眼了。

当你领着那点工资又要负担随时涨房租的生活的时候,才会后悔之前的随心所欲。

高质量生活,没有好的财富支撑,很容易瞬间崩盘。

正确的理财会涉及资产配置,

看一下标准普尔家庭资产配置图。

这个配置比例因人而异,毕竟每个人花钱欲望和挣钱能力不一样,这只是一个常见款。

这件事拎得清的人,活的有多赚?

要命的钱,用于短期消费,占10%;保命的钱,用于保险保障,占20%;生钱的钱,重在获得高收益,占30%;保本的钱,重在安全、稳定和长期性,占40%。

通过合理分配家庭资源,有效分散风险,实现资产收益最大化。

既保证自己正常生活,也有灵活操作的余地。

我们这代人,承担得起父母养老,承担得起天价房价,实在承担不起大病到来时的经济风险。

一病可能就返贫了。

所谓以小博大,在没有充足金钱支撑下的被动防守罢了。在保证生活基础上,增加收入是重点。

我们在投资增值时,要考虑风险,像股票、基金这类权益类资产比例就会高一点。

在保值时,固定收益和现金管理就需要配置多一点,比如货基、银行定期理财、债券、P2P网贷等。

主要目的,方便灵活,能解燃眉之急。

分配的比例,根据个人需求调整,而不是:你的钱买了理财,就无法花在投资自己了。

其实,不把自己的资金闲置,最大化钱生钱,反而更能辅助于你未来投资自己。

不然,当你还没能力喂饱你的胃,你能坚持多久去滋养你的大脑呢?

文中还举了自己猛砸20万投资大脑的故事,告诉我们“如果我当年舍不得存下来的20万,去买理财,就没钱来香港,就不会有后面的一切。”

我想说他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不是每个人砸钱学习就能跟他一样成功。

作为逐渐爬向金字塔顶端的他来说,他完全有资本讲“当年我觉得20万确实挺多,咬咬牙还是花出去了。

现在觉得20万算个屁,但给我带来了今天100倍的回报。

作为听故事的我们,需要保有一些理智的思考。

毕竟世界上,比他花更多钱去学习的人多着去了呢,只是人家不出名,所以根本没机会发声。

每一次

点赞,

都是一小步。需要你们的支持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