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100+医院,闭关四年欲打造中国医疗的「最强大脑」,他说大
“
给我们10年时间,我们会是最大的社区医院和诊所服务商。
”
撰稿: 孙雨晨
编辑: 李君宇
「
从
2017
年下半年开始,(我们)遇到了这个行业一次结构性机会。
」
深泉科技创始人兼
CEO
左潇略带兴奋地告诉新经济
100
人。
他特意拍下了
上海交通
大学附属仁济医院
一
则百余字的通知,上面写
着为
落实国家
「
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
」
的要求,该院将在
3
月
31
日后关闭普内科门诊。
一场新的革命呼之欲出。跨出这一步,中国花了十多年。
对于深泉科技来说,他们开发的智能诊断系统终于可以放开拳脚地大干一场了。
01
用技术赋能医生
「大家都希望分流,为什么这十来年还是分不了?因为基层接不住。本质是整个
供给侧严重不足
。中国号称有23万家诊所,但真正质量好的,老百姓愿意去的,大概不超过500家,这是中国的基本局面。那怎样才能让更多人来开诊所呢?所以我们就得给他们一套整体的解决方案。」左潇说。
创业前,左潇的身份是美团网市场
总监。2015年初,晨兴创投的管理合伙人石建明和蓝驰创投管理合伙人朱天宇听了左潇的想法就决定投他几千万人民币,
「那时我们连产品原型都没有」,但左潇把整件事想明白了:国家有两件事讲了十几年一直落不了地——
一个是基于医联体的分级诊疗,
一个是家庭医生。
▲
深泉科技创始人兼CEO 左潇
2006年,「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社区首诊制度」等字眼首次出现在国家文件中。然而由于基层医疗体系根子软,底子薄,大医院始终没有办法把患者推向基层医院。
有不少互联网公司曾尝试通过远程会诊、组建专家团队等方式化解难题,但变革进程十分缓慢。华西、北医三院这样的「老字号」门口,排长队的现象依然存在。如果不能让基层医院强起来,指望有限的专家支援,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
如果用技术辅助医生改善诊断质量,并将基层医院与上级医院相连,让医联体顶层的医生能随时监督、指导基层医生的工作,能否解决中国优质医疗资源紧缺、分级诊疗难以落地的问题?
左潇的答案是:能。
一切的基础在于先要有一套「
赋能
」医生的系统。这套系统得比人脑更精密:
它不会倦怠,能够24时工作;
它不会受到情绪干扰,能够始终根据病症提供冷静的判断;
它没有记忆盲区
,集循证理论和众多高年资医生的经验为一身,只要你告诉它哪里不舒服
,它就能逐步帮你排查,直到找到病因。
而这个系统的关键在于先要让机器「学会」怎么看病。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左潇挂了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专家盖铭英的号,希望能跟这位专家当面聊聊,「我就给她看了一下我自己做的诊疗版本,她一边看一边帮我改,改着改着她说这么看(思路)好像是对的」。
02
将医学知 识「系统化」
左潇那份「压箱底」的模板奠定了深泉科技系统的基础,但在「系统化」时遇到了瓶颈。
深泉科技技术总监赵海丰解释,医学不太讲逻辑,是经验科学,盲区很多,在技术参与的时候会有一定难度,团队一开始设想是做纯逻辑运算,但后来发现其实很难用计算机的思路去归纳医生看病的逻辑。
早在深泉科技之前,军事医学科学院曾在这方面做过尝试。该项目希望通过计算机帮助北京的基层社区医生提高诊疗水平。深泉科技医学中心主任杨贤兵听参与项目的同学说,最后项目因为计算给算死了。
例如高血压患者的用药选择,机器判断用哪种降压药,
但
针对不同个体,
需要考虑合并症、年龄、血压升高的程度、肝肾功,加上时间分布等不同维度的情况,
机器很难精准地解决类似问题,
「就像理论上我们可以计算全世界一样,实际上这种超人是不大存在的。除非是上帝,估计能写出来。」杨贤兵说。
杨贤兵曾是一名军医,擅长慢病管理。虽然是学医出身,但他对计算机同样感兴趣。在梳理糖尿病诊疗逻辑时,杨贤兵跟一位工程师相互切磋,白天开长会讨论,晚上学习对方领域的新知识,最终碰撞出了新的思路。最后他们决定给医生提供一个
可编写逻辑规则的工作台
,而不是让医生用只有工程师看得懂的逻辑归纳医学知识。
以病情-诊断关系为例,算法对病人病情数据和诊断数据进行学习,将病人病情描述(症状及其描述、体征、辅检信息等)和诊断映射到指定的高维数值空间,病情信息和某些诊断在此空间里的
距离
就反应出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做出较好的诊断
相关性
的推测。
▲糖尿病数据集运算演示
这么做的好处是,一个医学词条写好,前端可以直接上线使用,中间不需要再由工程师转化为代码。因为改变了思路,深泉科技可以把别人需要花半个月时间搞定的项目用4个小时完成。
参与整个系统编纂的,不只是深泉科技的10名全职医生,还有一些来自三甲医院、医科大学的外援。很难想象这些常常要工作到十一二点的医生,会为了这个项目挑灯夜战。
杨贤兵当了20多年医生,很能理解这种心态。「人有健康权,就像人要平等一样。想到这个系统做成了,能真的用到偏远地方,帮助那里的人们实现了一种作为人的基本权利。你有这种想法就特别有干下去的动力」。
左潇和他的团队花了3年时间将那些庞杂的医学知识系统化。早期研发时,他的状态常常是晚上12点还在办公室看医书。
有一阵,不怎么失眠的左潇,经常两三点一头大汗醒来。他联想到医书里写的心梗早期症状,就给自己备了几瓶阿司匹林、硝酸甘油和速效救心丸。
后来跟协和的医生交流经验,左潇提到自己的担心,那位医生说:「这说明你学医学得特别认真,在协和这种人比较多,叫学医综合症,是因为学得太投入,能感受到你的每个器官」。
03
用实操优化系统
星期六的深泉科技,办公室空荡荡的,大部队都在医院「作战」,包括工程师。深泉科技的技术团队都与医院、医生保持着非常「亲密」的关系。对内,他们是战友——深泉科技研发团队有一半是公司的全职医生;对外,他们是合作伙伴——系统开发时,工程师就坐在诊室里,看医生们怎么诊断。
「刚开始操作比较繁琐,他们会定期来诊所征集意见,拿回去之后迅速改进升级,把问题给我们解决掉。」刘晓燕是成都当地一家连锁门诊的儿科医生,也是深泉科技智能诊断系统最早的一批用户。
▲
2016年11月深泉智能专家诊断系统首次在华西医联体使用
现在的深泉科技跟2015年刘晓燕刚使用时的相比,交互、诊断精确度都有非常大的差别。那时候,医生用深泉科技写病历更像在做问卷调查,要点十几回「下一步」,花费不少功夫。
现在,医生需要手动输入的内容非常少,更多的是点选「标签」。当医生在「主诉」一栏录入「咳嗽5天,加重伴发热1天
」这一病人初始信息
,界面会自动出现与此相关的其他症状,以及诊断建议。
作为一名儿科医生,刘晓燕告诉新经济100人:
第一,在系统的辅助下,医生能逐个排查「疑点」,避免遗忘带来的
误诊
、
漏诊
,这一点对低年资的医师来说更为重要;
第二,
系统指导用药
,只要输入诊断及患者的体重,系统会自动出具治疗方案及剂量建议,小孩用药剂量需要格外小心,有了这个功能,开药省心了不少。
目前,使用深泉科技的诊所有100多家,医院有5家。在医院、诊所等不同的场景跑了一段时间后,工程师们发现在不同的场景工作的医生,诊疗习惯并不相同。一位华西医院的医生曾毫不客气地指出深泉科技的儿科诊断不专业,按他们的经验,孩子出黄疸应该先去验肝功。
技术团队经过反思,后来想明白了问题所在:上大医院的儿童黄疸一般都比较严重,验肝功是必备项,但上诊所的小孩症状一般都比较轻。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底层之上,深泉科技根据不同场景开发了不同的入口,以满足医院和诊所的不同需要。
早期由于流程不平滑,医生抱怨系统用起来麻烦,以前病人咳嗽,病历上写个支气管炎就行,现在要写咳嗽几天。
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连60多岁的老医生都为了用系统,学起了拼音输入法。左潇解释,这是因为医生们发现按深泉科技的建议诊断能有效避免漏诊。比如,一个类似感冒症状的患者有可能患的是心肌炎,如果只关注发烧、咳嗽等表征,极有可能酿成悲剧。
事实上,在中国基础医疗水平还有进步空间,比如糖尿病的治疗达标率不足一半,可以想象每家医院每天都会发生若干起这样的漏误诊,更可怕的是难以追溯。
深泉科技的系统「
强迫
」医生逐项排查,是在保护患者,也是在保护医生自己。诊断过程标准化也有助于医联体内上级医院管理下级医院。通过系统特有的医学数据结构,体系内医院的数据都被打通,上级医院才敢放心地把患者导流给基层医院。
一家医院对比了深泉科技的系统和IBM的沃森两款产品后,最终选择了前者。
但做一款好用的智能医疗工具让全国医院都为它买单,并不是左潇的终极目标。他想通过信息化彻底解决大医院人满为患、边远地区优良医疗资源匮乏等问题。这正如他的伙伴深泉科技诊所线产品总监吴灏凌形容的那样,是一个「非常疯狂」的想法。
04
填补供给侧不足
2015年,不少线上问诊公司拿到了融资。在这种环境下,左潇有些迷茫:既然线上问诊能拿到钱,深泉科技线上诊断系统做得也还不错,要不要转线下?是不是自己方向选错了?
深泉科技诊所运营总监黄玉姣认为,最终让团队下决心往线下去的原因是,线上问诊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用户的问题。「这个系统已经能做到让一个临床一级的毕业生像一个三甲医院的医生一样去接诊,而且付费率不错,留存率不错。但是我们发现线上指导了患者,有非常多的问题他还是得去线下(医院)解决。」
2015年,深泉科技投资了成都当地一家连锁门诊安德,向他们输出深泉科技的系统和模式。安德联合创始人钟鹏告诉新经济100人,想要诊断尽量客观准确,需要规范诊断的标准才能有效减少风险,「实际上医疗最难的在于风险,我觉得这个优化过程还是很漫长的」。
安德的三家诊所成为四川省人民医院、华西医院之外,深泉科技继续打磨系统的新战场,也为他们后来开设自营医院提供了一手经验。
2017年10月,深泉科技开办首家自营诊所,12月开设第二家。两家诊所在科室设置上不完全相同,一家有中医推拿、能打点滴,而另一家没有,不同模式是为了在试验不同的
用户需求
,「老年人顺应他的习惯,觉得输液好得快,就别拖重。但是年轻家庭或未来的妈妈,都知道宝宝输液不好,所以这样的理念反而会得到她的认可。」左潇说。
做诊所有两个目标:第一,摸索诊所这个业态,最优的商业模型应该是什么样的;第二,这个模型如何规模化。看病不像外卖,是非常低频、偶然的需求。黄玉姣总结了两条获客方法论:
一是以
儿科
为突破口,比如组织主题为「关注儿童用药安全」的线上答疑活动。这个渠道提供的用户大概占了30%。
二是
放大口碑
。黄玉姣抓住用户心理,推出「老用户带新用户两人都免费体验一次小儿推拿」的福利。两个人都能享受到优惠,没有理由不来。
以目前两家诊所基础诊疗部分第一年150万-200万元的年收入计算,深泉科技自营诊所第一年的年坪效在0.5万-1万元之间(差别取决于这个诊所的面积),年人效为18万-28万元。
对于2-3年的成熟店,基础诊疗信任建立后,逐步拓展高毛利科室和项目,单店年收入可以增加500万元以上。
现在通过自营,深泉科技把审批、设计、
医生护士培训
这套事情标准化了,缩短了准备周期,开医院对于这家科技公司来说已经没有太高门槛。
左潇曾经想过是不是可以靠开诊所挣钱。他算过,开10家就可以盈亏平衡,但后来他想明白了,凯撒医疗集团开了70年把诊所开到了600家,
即便这样,在自己
有生之年,
也很难见到中国的基层医疗有很大变化
。他想做的还是用系统切入
主流支付方式
,即
医保体系,掌握大医院和医保的流量,因为这两块占据了医疗市场流量的90%,一定要基于这个流量,去填补供给侧的各种不足。
慢病管理
是落实分级诊疗一个很好的切入口,一是因为这类疾病患者群体庞大,治疗难度却不高,向基层医院疏导,有助于尽快减轻大医院的压力;二是因为这类疾病就医具有周期性,就近就诊,甚至在家就能收到医生建议,对患者来说也轻松得多。
除辅助诊疗外,深泉科技系统还能通过微信端提醒患者测血糖、运动、复诊。患者完成后,医生会同步收到记录,这样并不需要医生额外抽出时间督促患者。医生负担轻了,就有时间管理更多病人,收入也会跟着上来。
深泉科技还在尝试为医院控制医保支出。左潇举例,现在一个糖尿病患者一年要花七千元开药,深泉科技希望通过系统提示患者加强运动,减少用药,未来可能医药费只花五六千元就够了。
对此,
超级三甲医院
的积极性也很高。这与国家近年来不断出台医改政策有很大关系。2015年,卫计委下发指导意见,强调医院收入不得与检查、药品挂钩。
按计划,深泉科技会在年内完成重庆、湖南、上海等六省市推广,大概花五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把这个模式建立起来。当医院的病历都是
可计算
、
结构化的数据
,才有可能为药物研发或者基因研究提供支持。
左潇希望在输出信息化服务的同时,也能帮别人筹建医院,为医院输出专业医生,把大医院经验和系统复制后,让与深泉科技合作的医院先富起来,「医院挣到钱,其他医院就会主动跟进了」。
美团点评CEO王兴曾经教给左潇一个比较重要的经验,跟这个领域的所有优秀团队都保持接触,对医疗改革能够产生革命性的方案都保持了解,「
反复推算之后一定能够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你只是需要等到时机的到来
。」
谈及未来,左潇告诉新经济100人,
「给我们10年时间,我们会是最大的社区医院和诊所服务商,辅助把中国的基础医疗供给侧建设起来。给我们20年时间,我们希望利用医疗大数据,成为新型制药公司,至少战胜当前三分之一无解的疾病」。
(首图来源:海洛创意)
延伸阅读
AI泡沫过剩?听听这位斯坦福博士后怎么说。合作700家医院,总结4大生存秘诀:赚钱才是硬道理
- 紧急提醒!石家庄人最近出门一定要当心它!已有多人中招进了医院
- 年轻化转型风口正劲 看统帅如何为家电业创新赋能
- 医院推共享轮椅,2小时内免费
- 重医儿童医院实行实名制挂号就诊卡需绑定身份
- 紧急!一家四口全部进了医院,只因晚上床头放了这个!家家都有!
- 社科院发布《医院蓝皮书:中国医院竞争力报告》
- 厉害了!青海这家医院太牛了,以后来这里看病吧!
- 2018山西第二人民医院招聘18人,本科及以上可报,明天截止报名!
- 陕西省外周地市中青年学术论坛在3201医院举办
- 成都患癌女子胃中“潜伏”百枚息肉 医院社会齐施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