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孙子做主 给爷爷“刻”上了

小编温馨提示:前方高能,《“可……以……”孙子做主 给爷爷“刻”上了》需要您认真观看!

正文开始:

  原标题:有图| “可……以……”,孙子做主,给爷爷“刻”上了

  “活过、爱过、写过。”

  这是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墓志铭,简单的六个字描述了他不平凡的一生。现在,越来越多的或自己写,或后人为逝者写墓志铭,或诙谐,或深情,或叙事,既是逝者对生者最后想说的话,也是生者对逝者永恒的怀念。

“可……以……”孙子做主 给爷爷“刻”上了

  清明节将至,这个双休日,武汉各大陵园迎来祭祀高峰,祭奠亲人,寄托哀思。记者在各大陵园公共管理办公点发现,为故人补办碑文,加上墓志铭的越来越多,好多个性化语言,甚至让陵园工作人员感到惊讶。

  生前爷爷最喜欢说这句话

  孙子做主:就刻“可以”

  昨日,记者在九峰山陵园不起眼的一个角落里,看到一座特殊的坟墓,这座墓的墓志铭只刻了两个字——可以。

“可……以……”孙子做主 给爷爷“刻”上了

  “您确定您父亲的墓志铭只刻这两个字吗?”3月初,吴先生在九峰山陵园办碑文业务时,让陵园工作人员感到有些意外。吴先生的父亲生前当过兵,此后成为一名医生,退休后很少外出,每天基本上都在家里练书法,或者看些历史书,去年11月去世。吴先生和家人商量后,选择将父亲安葬在九峰山陵园,但刻墓志铭一事让大家费了些脑筋。

  “爷爷生前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可以’,就把这两个字作为墓志铭吧。”正当家人一筹莫展的时候,吴先生29岁的儿子出了个主意,一番商量后,大家也都表示认同。立碑前,吴先生找陵园管理处负责人咨询,对方一句“可以”,让两人相视一笑。

  “衣服合不合身,他说可以,家人做错了事,他总说不要紧。”吴先生告诉记者,他的父亲待人宽厚,对别人包容,收入还不错的他,一生勤俭持家。“给他买新衣服,他会把新买的衣服放在柜子里,袜子和衣服穿成了‘渔网’都舍不得换。”在父亲的影响下,吴先生和家人遇事不跟别人争执,生活上不随便乱花钱。“父亲的墓志铭只有两个字,但他的生平都在我们一家人心里。”吴先生说。

  女儿为父亲撰写碑文

  文笔浅显爱却很深

  “音容宛在思老爸,戴副眼镜像专家,工作生活压力大,没事上网减减压。倜傥壮年心不花,爱妻爱女更爱家。教诲铭记在心间,思如流水到永远。”昨日,记者在扁担山公墓看到这样一段碑文,这是女儿戴琪瑶写给去世的父亲戴学良的。

  说起戴学良墓碑上的这段碑文,妻子张淑芬说:“前年老公走了,五十多岁,上面还有父母,老人们说墓碑上不要刻像,但是我和女儿又想让他的墓碑显得有特色,于是就和姑娘商量,让女儿为爸爸写一段碑文。”看起来像是一首打油诗,但是里面满满都是女儿戴琪瑶对父亲的爱。戴琪瑶说,虽然父亲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但是他在家里是好父亲、好丈夫,在单位里也是优秀的员工,虽然是一个很普通的家庭,但父亲是这个家的顶梁柱。

  丈夫给妻子的墓志铭

  见证60载爱情

  昨日,扁担山公墓迎来今年清明节前扫墓高峰,地铁4号线永安堂站人流如织,汪蓓一家人便是这扫墓大军中的一员,“知道今天扫墓的人很多,一家人早上6点半就出门了,父母都是军人,背后的碑文是母亲去世后父亲为纪念他们的爱情故事写的诗。”汪蓓指着墓碑后篆刻的诗文说。

“可……以……”孙子做主 给爷爷“刻”上了

  汪蓓的父亲汪柏林是原武汉空军司令部的退休干部,新中国成立后汪柏林入伍参军,跟随部队走南闯北,在军营中收获了爱情,和同为军人的刘运昌结婚,夫妻相守60年。汪蓓说:“7年前,母亲离世前就跟父亲说,希望把他俩的故事刻在自己的墓碑后面。”于是,汪柏林便写了一首七律诗文刻在了与妻子合墓的墓碑后面,一年后汪柏林也去世了,这首“千里姻缘军旅牵”的碑文成为了他们爱情故事的见证。

  据汪蓓回忆,父亲和母亲因为工作原因经常分隔两地,但是他们之间的感情却一直很好,退休后,两位老人做任何事情几乎是形影不离。他们一起在早晨去逛菜市场,一起牵手晒太阳,一起分担家务琐事,“他们这一辈子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贡献,但是为后辈做了一个好榜样,为我们这个家树立了一个好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