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河图到下河图

这是一篇关注度很高的文章!说的是《从上河图到下河图》。该文章已被转发很多次了,你也来转一下吧。

正文开始:





浙江在线4月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陈泉永)老家有两个毗邻的村庄,一个叫上河图,一个叫下河图,极具诗意。





小时候我经常去玩——翻过一个叫做三斗湾的地方,再沿着羊肠小路约两三里,便是下河图。串洞凉亭,古樟树,弯弯的洞桥,这里的村民多姓陈,还有陈德法的私宅,私宅极具规模,外有围墙,围墙内种有广玉兰,沿山小溪蜿蜒沿私宅而下。





村落沿山而居,有老式的戏台,沿着戏台的檐廊曲折而往,几档踏步上去,是一个老的台门屋,这里有我一个很能干的大姨娘家。





我们和大姨娘两家关系极好,大姨娘经常来看我的母亲,我们那么多兄弟她个个都能叫得上“大号”,不像我们自己村里那些年长一点的叔伯们一样,叫我们时只叫一个“永”字。





每当下河图村演戏时,大姨娘总会让小儿子翻过三斗湾来请我们去看戏,并吃戏文夜饭。看戏当然也很难得,在那个吃不饱饭的年代,吃戏文夜饭和夜点心,更是殊为不易。





这个村有不少乡土人才,我记得印象最深刻的是《金沙江畔》,说的是红军路过西藏的故事,由才旺老师的妺妹演珠玛姑娘,扮相太好了。也就是这一年,我堂弟老海的表哥(也是下河图村的)要去参军,表哥的奶奶,七十多岁的老太太,颠颠撞撞地颠到她的大孙子面前问:“雨青要去参军么?”大孙子回答说“对的!”老太太便自言自语地又说了一句:“我也要跟随他参军去。”笑死我了!





陈德法将军的私宅早就作了下河图的学堂,气派十足,传来朗朗的读书声,特别是才旺老师教的音乐课令人难忘:“一送(里格)红军,(介支格)下了山??”





村庄的对面,有一座山,称为擂鼓坪。早年的擂鼓坪有一股山泉飞流直下,似乎有叮咚作响的鼓声。也有吃得空闲的聪明人以为这个高高悬浮的擂鼓坪,可以建飞机场。





上世纪七十年代,这里要建一个大大的水库,也就是现在的东白湖,由于淹没了大量的田地,上河图和下河图的村民迁移到诸暨一个叫白塔湖的地方去了。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同我一样记着故乡的风物,故乡的山水,故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