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局近年众多罚单中 为何票据业务会成为违规“常客”?
来源 / 中国投资咨询网
整理:云票据
导语
近年来,各类票据案相继曝出,大有升温之势。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在各地银监局罚单中,“票据”一词的身影已成常客,处罚公示涉及票据业务案由的超过两成。
那么,票据业务之于银行是一种怎样的存在?为何票据业务会成为违规“常客”?
犯“审慎经营”大忌
记者梳理发现,涉及票据业务案由的,要么是上游票据业务贸易背景审查失责,要么是下游开签无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下称“银票”),要么在中间环节上挪贷款资金作银票保证金,从建行、邮储等大银行到职工不足400人的农信社,无一幸免。
苏州银行
就
曾因“疏忽”中间环节———贷款资金被挪用作为商业承兑汇票(下称“商票”)保贴业务质押存单,收到了一张淮安银监局开出的罚单。这无疑是犯了《关于加强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监管的通知》“审慎经营”的大忌,被监管层当头一棒。不光针对苏州银行,“违反审慎经营规则”似乎成为银监会关于票据业务罚单上的“百搭词汇”。
比如,民生银行东莞分行、佛山分行、惠州分行接连触及“审慎经营”红线,被罚60万元;而兴业银行广州中山分行“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罚30万元;星展银行广州分行缴纳35万元罚款还是因为没有“
审慎经营
”。
至于何为“审慎”,平安银行上海分行某票据业务从业人士对记者指出:
“‘审慎’包括内控、充足率、准备金、流动性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风险管理,而票据业务中风险点最多集中在票据造假。比如,‘没有真实贸易背景’,尤其是商票,从签发开始就是萝卜章的产儿,于是其下的背书、抵质押、转让、回购、贴现通通变成了‘真实的谎言’。”
企业“居心不良”
实际上,这门票据生意已形成了一条“产业链”。
华东某高校产业经济研究学者表示,“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由于融资难,贴现率比贷款利率低不少,所以牺牲点手续费来换现钱怎么讲都划算;对于银行而言,因为银行承兑汇票属于表外业务,可以绕开存贷比之类的监管指标,所以银行用高额银票来勾引企业投保证金,贴现后又派生一笔存款,相当于变相双份吸储。银行、企业两厢情愿,算上活跃在江湖的掮客,三马分肥。”
某分析人士进一步解释,正经的企业签发银票是基于真实买卖和清算关系的,持票人只要出具合同、提单、发票等辅证文件,银行都能见票即付。
但问题是,有不少企业居心不良,自己签发银票、自己申请贴现以换取银行的变相贷款(因为贴现额比保证金多)。上述分析人士指出,当企业为不具备“真实贸易背景”犯难时,掮客便能趁虚而入,大放流光溢彩:企业给掮客出票套现,掮客伪造辅证文件,比如增普票,带着一沓收购来的银票找银行承兑,于是,“一年纯利过亿”在业内并不是多光彩的“业绩”。
对此,著名票据法专家施天佑律师形象示例:
一家公司户头很多,给工行凑500万元保证金换它1000万元银票,转手到隔壁的农行贴现,农行一看抬头印的‘工行’,当天就能递出990万元,自己既安心又轻松地赚下10万元。公司兜着这990万元自己再贴个10万元跑到马路对面的建行开2000万元的银票,又拐个弯到中行贴现1900多万元。如此,大小银行溜达一圈,理论上的‘无穷大’姑且不说,落袋数额至少添个零不算夸张。一点原始资金几天下来便可撬动十倍杠杆。
施天佑进一步称,半年后该还钱了,如果企业万事亨通,前期靠着循环贴现取得的资金可以当作融资,但如果经营惨淡,面对十几倍杠杆撬来的银票,开始交的保证金岂不是杯水车薪?把贴现出来的钱包装成保证金来回翻滚,导致企业资金链断档后承兑行大兴问罪之师,这种案子并不算少。
“企业混乱的财务、银行松散的管理,如果遭到淡薄的法制观念叠加,那会万劫不复。”施天佑补充称,银票是钱,商票是纸,尤其是小企业开的商票。贴现无门时不免钻入黑市,依靠地下关系笼络下手,以昂贵的贴现率为成本迅速脱手套现,挥霍一空后申请公示催告。
银行“财迷心窍”
在违规操作这条线上的蚂蚱里,有时候不光企业居心不良,也不乏银行财迷心窍。前有利益驱动,后又业绩压力,银行只想着开足马力,黏在油门上的脚很难再挪到制动上。
沪上某股份制银行票据业务从业人士向记者称,“票据就像女友,银行太爱了,爱得管不住手脚,于是在合规上比较磨人。”他直言,票据业务手续简单,创利丰厚稳定,本身就物美价廉,又可以兼顾稀释不良,资金紧俏的中小银行火热朝天地扩大票据业务,早已顾不得什么“贸易背景审查”。但就贴现这个环节而言,票据并不太赚钱,于是银行为了图省事,内控把关不严,甚至有“内鬼”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旦东窗事发就是一大笔钱。
“归结到底,任何问题都是人的问题。”施天佑直言,“‘银行的保险箱’是什么概念?‘万无一失’的代名词。不过,铜墙铁壁挡得住外盗之枪,却拦不下内鬼之手。”
谈及农行此前的39亿票据案,施天佑直指内控玩忽之罪:“银行承兑汇票有6个月期限,而2015年上半年股市山河一片红,抽出这近40亿票据质押上三四个月的时差,就算一个点的收益率对于工薪阶层也是天文数字,借鸡下蛋后再赎回,神不知鬼不觉便可一夜暴富。怎奈40个亿股市一涮,血本无归。”
“我遇过山西一个涉及3000万元的票据案,就是副行长和黑中介联手缔造的。”施天佑认为,内有卧底策应,外有掮客兴风作浪,内外勾结的破坏性不亚于诈骗。“有价证券业务是银行的大头,权柄都握在分行副行长级别的人物手上,所以但凡票据案件祸起萧墙,除了拔掉牵头的大萝卜,‘带出泥’的部门经理、科室主任、经办等参与分赃的人往往不计其数。”
“承兑了的银票就是钱,在谁手上谁就是它的主。”华东某高校商事法研究学者称,票据参与方过多,持票意图和用票手法五花八门,在各主体间来回滚动导致信用迅速膨胀,最后票据案相继爆发。
▍延伸阅读
票据案件频发,票据业务风险知多少?
▍此前多家银行都爆发过巨额票据案件,为何小小的票据能够掀起如此大的波澜呢?
票据兼具支付结算和融资的双重功能,票据业务包括开立、承兑、贴现、到期兑付等环节。从银行的角度来看,票据风险主要来自于签发或贴现无真实贸易背景银行承兑汇票、在未足额缴纳保证金情况下承兑导致的信用风险以及票据业务流程中的操作风险等。近年来频发的票据风险事件主要是票据融资功能过度开发、票据业务野蛮生长以及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缺陷导致的合规操作风险集中暴露。
其主要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对票据的监管尚存在空白地带和套利空间,票据融资功能过度开发。近年来,为了规避信贷规模限制以及套利,商业银行通过与票据中介、同业等主体合作积极参与票据市场,票据业务规模增长较快,参与主体不断增加,监管难度不断加大,特别是监管不足导致大量不具备真实贸易背景的融资性票据出现,且交易套利盛行,上述乱象造成票据业务风险逐步集聚。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不足也是票据风险事件的温床。由于票据业务交易对手以银行同业为主,部分银行风险管控不够重视,操作风险管理体系较为落后,风险管控措施落实不到位,难以适应业务不断发展、品种逐步丰富、风险来源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使得部分人员容易绕过制度约束,开展违法违规活动。
▍如何降低票据业务风险呢?
票据案件频发已引发监管关注,2016年以来,针对票据业务监管套利导致的系统性风险上升以及票据风险事件中暴露出的商业银行内控体系缺陷,银监会等监管机构连续出台多项监管政策,大力整治商业银行票据业务,部分内部控制体系薄弱以及存在缺陷的商业银行面临较大的整改压力。除监管趋严促使商业银行合规开展业务,降低票据业务风险外,新技术的应用亦为降低票据业务风险创造了条件。
电子票据的推广能有效降低票据业务风险,将是大势所趋。首先,电子票据的线上操作对于防范线下操作风险较为有效。其次,电子票据应用以及票交所的成立将大幅提高票据业务的透明性,对于减少监管套利,提高监管效力起到积极作用。此外,随着电子票据基础设施的逐步健全,票据业务参与者信用记录与评价机制将逐步完善,也有利于约束各方行为,降低业务风险。
电子票据的实现即是互联网技术应用于降低票据业务风险的有效手段。而2016年12月成立的上海票交所,对于促进票据业务发展,降低交易风险亦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同时,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建立动态授信模型,对于防范虚假贸易背景票据、降低兑付风险亦有积极作用。此外,区块链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通过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维护数据可靠性,亦可以用于防范票据业务风险。
喜欢这篇文章,就去置顶支持我们! 步骤见下图
?
长期坚持提供干货不易,如文章引起大家共鸣、对大家有帮助,请大家赞并转发,以支持我们提供更多干货,谢谢。
专注十年,持续打造全面有价值的贸易金融知识库
揭秘近三年来的监管路径:从加杠杆到去杠杆
银行突然要求一周内还款,银监正在严查消费贷,要求提供消费发票,入楼市及股市
支付牌照买卖江湖:全业务牌照最高叫价30亿
发扬工匠精神 打造惟精惟一单证品牌
B2B电商死伤一片,而被称为“最完美场景”的供应链金融,更如空中楼阁
区块链在融资租赁行业的应用
过去不受城投公司待见的融资租赁,现在却成为救命稻草
“票据贴现”和“票据组合”业务模式
一文读懂企业隐性负债及其判别
罚款55亿,证监会开出史上最大罚单!
更多关键词,请到公众号对话框输入,获取更多干货。
商务合作请添加微信:sinotf(备注合作事由)
- 【关注】高层住宅家庭火灾逃生自救预案
- 中国地区独角兽企业126家 总估值约4万亿元 众多“独角兽”是否货
- 众多明星造型的秘密基地!这里打造了长沙新娘钟爱的幸福魔法间~
- 互联网理财迎终极大考,你的钱袋子还安全吗?
- 看不懂征信报告?这里有全套解读!
- 太好欺负?为什么要”宽恕“对我们不友好的国家?
- 办张免年费的白金信用卡!众多优惠在路上~
- 山西财政全力推进PPP工作取得长足进步
- 问答:手机有6GB内存,为什么可用只有3GB?
- 小麦白穗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