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着商业巨头保护个人隐私 靠谱吗?

小编嘚啵嘚:《指着商业巨头保护个人隐私 靠谱吗?》是傻大方资讯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为你带来的,你是继续往下看呢?还是继续往下看呢?

正文开始:





数据泄露,Facebook麻烦不断





隐私保护是互联网时代的一项重要议题,多年以来这也是众多用户非常担心的焦点问题。最新发生在社交巨头Facebook身上的事情,又让很多人多了一份担忧。





Facebook现在面临着信任危机,而这场危机的起源是,有媒体报道Facebook泄露了5千万用户的个人信息。





随着事态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细节被公之于众,媒体发现,这些用户信息,来源于一个Facebook上进行性格测试的第三方软件,用户给哪些内容点赞,朋友都有哪些人,在这些数据当中一目了然。这些信息被一家叫做“剑桥分析”的企业获得,进一步的调查发现,“剑桥分析”的业务不仅包括大数据分析,而且包括为美国的各种选举提供数据支持,泄露的数据,有可能导致民意被扭曲。如此一来,舆论哗然。





我们知道,社交平台上最重要、最机密的信息就是用户的数据,如此泄露用户的数据,让Facebook的商业信誉面临着重大的危机,而各路IT企业也做出了非常强硬的反应。





最新的进展是,埃隆·马斯克站在了反对Facebook的最前线。马斯克掌舵的企业都从Facebook上退出,不管是特斯拉还是SpaceX,在Facebook的主页都已经无法访问,马斯克和其他的一些IT人士还在其他的社交平台上号召大家删除Facebook。而像Mozilla基金会这样的知名互联网机构,则早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反对Facebook这次的做法。





针对各方的质疑,Facebook终于打破了沉默,公司CEO扎克伯格在自己的Facebook主页上发表了一份声明,表示公司绝对不会让类似的事情再度发生。





但是公众对于这个迟来的声明显然是非常不满的,德国司法部长卡塔琳娜·巴利、欧洲议会会长安东尼奥·塔亚尼都对Facebook泄露个人信息的问题表达了关切。而现在已经有用户起诉了Facebook,持续的法律纠纷,看来在所难免。





隐私保护与数据研究如何兼得?





事态发展已经到了对Facebook非常不利的程度,但是在此刻,我们或许更应该冷静下来,跳出事件本身寻找一种新的视角。





保护用户隐私,是社交媒体的重要使命,这一点毫无疑问。然而是否保护用户隐私就意味着任何的用户大数据都不能进行分析和利用呢?这个问题同样值得仔细思考。有数据显示,像Facebook和Google这样的知名网站,现在占据了全球互联网总流量的70%,这些网站所积累的用户数据,实际上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素材,如果这样一些数据富矿与世隔绝,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我们白白放过了探索科技规律,加速互联网发展的机会。





从商业层面来看,用户数据的缺失,也意味着商家无法有效地和用户进行互动,这就会导致用户体验和商业模式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更实际的问题是,社交网站的账号已经成为我们的网络身份证,如果强行把社交网站的数据剥离,还有可能给身份认证、安全保护带来一些问题。





个人隐私保护和数据研究,“鱼和熊掌”能否兼得呢?其实这是从web2.0时代就开始进行讨论的重要议题。虽然Facebook这次的做法确实伤了万千用户的心,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实践当中,还是有很多网站在这方面有很好的做法。





同时,关于隐私保护的法规也在不断完善。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互联网隐私问题都已经得到了全面的关注。而法律法规作为一种强制性规范,也有力地保障了隐私保护和数据研究可以各得其所。完善的法规,正是确保个人隐私保护和数据研究两者并行不悖的重要基础。





个人数据,是互联网上最重要的信息之一,严加保护的同时进行合理利用,对于产业、个人和技术的发展都有益处。当然,合适的做法都是在实践当中逐渐摸索出来的,可以说,Facebook这次数据泄露事件给业界敲响了警钟。而我也希望,我们能够从这里出发,对个人数据问题进行新的思考,经过持续的探索和慎重的选择,最终找到一种能满足各方需求的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