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每块地需通过一系列检测来判断价值 房企拿地越来越理性

傻大方小编提示您本文标题是:市场上每块地需通过一系列检测来判断价值 房企拿地越来越理性。来源是。

市场上每块地需通过一系列检测来判断价值 房企拿地越来越理性。理性|价值|系列|市场|判断|房企---


理性|价值|系列|市场|判断|房企---

市场上每块地需通过一系列检测来判断价值 房企拿地越来越理性

近日,北京土地市场推出两宗地块,一宗无人报名最终流拍,另一宗以底价成交。这是近期土地市场降温的一个缩影。来自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2018年北京平均土地成交溢价率仅12%,较2017年的24.33%明显下调,从市场端来看,土地流拍是行业市场变化的综合表现,暗示开发商面临商品房去化速度困难和现金流紧张等问题。

事实上,在苏州,情况也很类似。土地流拍并不是最新出现的情况。哪怕房地产市场最热的时候也存在土地流拍的情况。采访人员了解到,地块面积过小或者过大,总价高,或者地块条件设置较高,地块位置偏远等都是造成流拍的原因。"现在很多土地出让,政府把一些条件约定得非常清楚,大家都会算自己的一笔账。"有业内人士这样告诉采访人员,每个准备拿地的房企,就像意向购房的市民一样,首先要算一算"性价比",如果土地的性价比太低,开发商会觉得开发成本太高,不合算,拿下该地的意愿就不强烈。

纵观近几年土地市场情况,地块的溢价率已越来越低,多年前溢价超过100%甚至达到300%-400%的情况已经不复存在。尤其是对一些地段较好的地块实施政府指导价后,地块溢价率就基本控制在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区间。

从苏州的情况来,去年以来可以看到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就是房企不再盲目拿地。"房企拿地的决策逻辑跟以前已完全不同了。"有专业人士分析指出,前几年品牌房企在苏州拿地的逻辑是有地必争,房企对地价的接受能力非常高,那时候每拿一块地就决定着品牌房企在苏州还能不能有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但是,现在的情况,哪怕实力再强大的房地产企业,开发成本这笔账都会好好算算,如果算下来觉得不划算,那就会放弃。""当然,实行政府指导价之后,房企拿地的运气也显得相当重要。"这位专业人士告诉采访人员,拿不到地的房企会面临后续无地可开发的担忧,但是因为运气好拿到多宗地块的单位,也发生过被总公司责备地块拿得太多的情况。

由于限购限贷等政策的持续收紧,一些土地储备还算充足的开发商,拿地动力逐渐减弱,开发商开始思考如何回笼现金。再加上近几年来房企平均利润率呈现持续下滑状况,资金压力不断增加。从融资渠道角度看,2018年最明显的是信托资金进入房地产收紧。在信托资金进入房地产遭遇严管的影响下,房企资金压力逐渐出现。这种情况下,房企资金压力越来越大,虽然整体销售依然处于高位,但再拿地的资金压力逐渐增加,对非优质地块的积极性降低。

对于房企来说,融资贷款成本的增加、去化周期拉长、营销成本增加等,都要求其在拿地时对地块的市场价值作出精准判断,一旦市场前景不乐观,拿地和开发周期中各方面成本对于房企的资金链将产生很大压力。

在很多开发商看来,市场上每出一块地必须通过一系列测算来判断是否值得关注。

眼见·耳听·真房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