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易”主 “川”流不息

小编用尽了洪荒之力。健康摘要: 中国制造全景图:谁在成长? 谁在衰退? ,央行“易”主 “川”流不息 的全部内容都在这里了,拿走不谢!健康摘要: 中国制造全景图:谁在成长? 谁在衰退?


正文开始:

来源:凤凰财经(finance_ifeng)综合报道

今天,易纲就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这意味着任职16年后,周小川功成身退。

相差十岁的易纲与周小川,身上有着众多相似的标签:都拥有博士学位,被视作央行学者型官员的代表,著作颇多;拥有良好的国际沟通能力和视野。

周小川“交棒”易纲,连接央行的过去与未来

央行“易”主 “川”流不息

易纲

他是央行的接任者易纲,

学者派官员,央行工作二十载。

也许再过几年,易纲会成为中国的格林斯潘。

易纲

20岁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

1980年被公派出国,并在1992年获得终身教职。这段留学经历和后来易纲从事经济研究和货币政策密不可分。

1994年,易纲回国在北大任教。学而优则仕,

1997年易纲离开书斋,开始了超过20年的金融监管者角色。

作为央行系统内第一个海归官员,在正式接棒前,易纲已负责过央行各项工作,主管货币政策、国际业务。

易纲熟谙中国货币政策的取向和变化,他曾在1991年提出货币化的理论模型,解释为什么中国改革过程中货币增长率远远大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

在接任央行行长之前,易纲以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的身份配合周小川,几乎参与了过去十余年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事件: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到推进并收官利率市场化,再到力促人民币成功加入SDR货币篮子。

央行“易”主 “川”流不息

周小川

他是央行的改革者周小川:素有“中国的格林斯潘”、“人民币先生”、“改革先生”之称。

自2002年12月出任央行行长以来,已70岁高龄的周小川执掌央行近16年,历经4届政府,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任职时间最长的央行行长。特别是2013年起,周小川走上全国政协副主席岗位,成为副国级行长。

业内人士评价说,周小川是将“市场”观念最早引入中国的播种者和拥护者之一,“改革先锋”是对他最好的注释。2002年他执掌央行15年以来,央行一直在改革。

在央行这些年,周小川推动了哪些改革?

2003年,启动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至2010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均顺利完成上市,跻身世界前十大银行之列。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启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2008年7月,央行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新引擎。

2009年7月,中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启动,并扩展到全国。

2010年6月,人民币汇改再度启动。

2013年6月,中国金融市场经历了一场流动性的“钱荒”洗礼,央行成功处理了这一流动性紧张局面。

2015年,三大政策性银行接棒改革。

2015年3月31日,中国存款保险制度正式开启。

2015年8月,“新汇改”进一步完善中间价报价机制,为人民币能够成为国际储备货币铺平道路。

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人民币成为继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之后,加入SDR货币篮子的第五种货币。

有分析称,周小川最后的难题就是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是周小川金改的最后一公里”。

"川"流不息,易纲也是坚定的改革派

央行“易”主 “川”流不息

周小川与易纲,改革一脉相承

易纲长期以来坚持推动市场的改革,有分析称他接替周小川担任新任行长,将继续推进周小川所开启的改革。

在易纲担任国家外汇局局长期间,中国外汇储备一度直逼4万亿美元,管理如此庞大的资产规模实现保值增值,易纲的解决方案就是多元化的投资,不再单调地投资美国国债,而是放眼全球金融资产,引入市场化投资的理念。

他还提出外汇管理要顺应时代潮流,从重审批向重事后监管转变,主导了从“有罪假设”转变到“无罪假设”转变,逐步从“法无明文授权不可为”转为“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等法治思想。

这些改革思路一直延续至今。他还曾撰文,中国将在2018年正式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实行负面清单制度有一个重大转变:一是它打破了各种形式的不合理的限制和隐性的壁垒,把整个市场的剩余决定权都交给了市场。

因此,易纲的接任被市场视为中国金融改革将无缝延续的最佳注解。

新官上任,易纲将书写怎样的传奇?

1、维护金融体系稳定

易纲在未来5年所要面对的中国央行,仍充满了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首当其冲的就是如何打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攻坚战。

2017年成立的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简称“金稳会”)的办公室就设在央行,也说明未来央行在金融监管中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金稳会成立的首要任务就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落脚到央行,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框架,是维护金融系统稳定宏观调控手段。

易纲曾在“十九大”期间表示,建立双支柱调控框架可以起到两方面作用:一是保持币值稳定、二是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

2、货币政策调控的新考验

面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易纲货币政策取向开出了四个“药方”:

一是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中性,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不能依靠货币信贷的“大水漫灌”来拉动经济增长,央行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促进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流动性环境。

二是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探索将影子银行、房地产金融、互联网金融等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将同业存单、绿色信贷业绩考核纳入MPA考核,优化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政策,对资本流动进行逆周期调节。

三是适当发挥货币信贷政策的结构引导作用。

未来将继续运用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再贴现、PSL等工具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四是继续稳妥推进各项金融改革。

央行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疏通央行政策利率向金融市场及实体经济的传导。

3、人民币国际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人民币国际化是周小川的未竟之命,也是易纲在任内需要继续主推的一项重要工作。易纲的态度始终如一——“加大市场决定汇率的力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能够有效提升中国经济金融体系应对外部冲击的韧性”。

易纲在担任央行行长任内,有望实现十余年漫漫汇改路的终极目标。

风雨四十年,易纲从教书先生到央行行长!

央行“易”主 “川”流不息

央行“易”主 “川”流不息

央行“易”主 “川”流不息

十六年执掌央行:周小川功成身退,名满天下

央行“易”主 “川”流不息

央行“易”主 “川”流不息

央行“易”主 “川”流不息

新媒体运营编辑 史晗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ID:finance_ifeng)

联系邮箱:finance_ifeng@163.com

喜欢此文,欢迎

转发

点赞

支持凤财君

推荐一个公众号

央行“易”主 “川”流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