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丨永远的李嘉诚

欢迎您来到傻大方资讯,本页内容是《特稿丨永远的李嘉诚》,既然来了就转发一个再走呗。


正文开始:

特稿丨永远的李嘉诚

特稿丨永远的李嘉诚

  岛 君 说  

有些人是真正生命不息,就奋斗不止的。这跟财富,跟荣誉,跟宠辱统统无关,活着就要奋斗,是他们融入血液,渗进细胞,甚至要带上天堂的信仰。

3月16日,今年将满90岁的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主席李嘉诚正式宣布退休!长子李泽钜接任长和董事会主席。

按李嘉诚2012年在长和股东会上公布的“分家”计划,李泽钜将接管整个长和系,包括长江实业、长江基建、和记黄埔等近10家公司,市值超过万亿港元。

“我已经履行了我的旅程”,李嘉诚在告别会上称。

至此,李嘉诚时代宣告结束!

作 者:毕亚军

来 源:华商韬略(ID:hstl8888)

特稿丨永远的李嘉诚

要做香港最大

李嘉诚1928年生于广东潮州一个书香家庭,爷爷是清朝最后一届秀才,父亲李云经是小学校长,母亲庄碧琴是大家闺秀,还有两位伯父东渡日本获过博士学位。

1940年,李嘉诚全家前往香港,寄居在舅舅的钟表行,12岁的他从学徒开始自谋生计。1943年,父亲罹患肺结核辞世,已回到家乡的母亲和弟弟妹妹无法赶来,15岁的李嘉诚独自面对和处理了父亲的后事。

后来回忆起这段岁月,李嘉诚将其称为“一生中的最困难”:“15岁的我,仿佛已经有20岁的心态。”

安葬父亲后,李嘉诚继续走街串巷,打工求生。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他进入一家塑料贸易公司工作,两年内被晋升为总经理。1950年1月1日,李嘉诚拿出所有积蓄,又找舅舅庄静庵借了些钱,用5万港元本金在香港西环创立了“长江塑料厂”——一间100多平方米、生产塑胶花的小工厂。

开业当天,他自信满满地对20多名员工演讲:“我们公司虽小,但我懂得这一行,人家懂的,我们懂更多;我们懂的,人家未必懂。一步一步,我们一定会扩大,会一路变好,你们的收入,也会一路变好!”

一个日后富可敌国的商业王朝,就此开启了大幕。

1958年,李嘉诚涉足地产业,并于1971年成立长江地产,1972年将长江地产改名长江实业在香港上市。上市不久,李嘉诚就在董事会上宣誓了“要做香港最大地产商”的雄心,不几年就超越当时香港地产业的老大——英商置地,成为香港最大地产企业。

如今,在香港每7个私人住宅单位中,便有一个由长实建成。

依靠地产跻身一线企业家之后,李嘉诚快速将产业向其他行业延伸。

当时,香港各行各业基本都已由几个巨头企业把持,从零开始颇有难度,李嘉诚于是决定通过并购快速进入其他行业,并于1980年成功控股当时香港最大外资企业之一——和记黄埔超过40%的股份,成为香港华人入主外资集团的第一人。

紧接着,他又收购香港电灯集团跨入电力行业,赢得“李超人”的名号。

如今,和记黄埔已是全球最大的港口投资、发展与营运商,网络覆盖全球50多个港口,同时也是全球性的电讯和网络公司,以及世界性的零售业务集团。

1986年,李嘉诚还带领和记黄埔成功控股了以加拿大为基地的能源公司——赫斯基,并通过一连串动作,最终获得赫斯基95%的股权,然后将其在多伦多证交所上市。这一交易,也一度被誉为李嘉诚“一生中最伟大的投资之一”。

2000年,李嘉诚还成立了长江生命科技,从事生物科技产品的研发、商品化、推广及销售业务。如今,该公司旗下已拥有一批在业内领先的企业和品牌。

李嘉诚也是率先到内地投资的香港企业家,30多年来,李嘉诚和长和系已几乎将旗下业务全数引入内地,也让内地成为长和系除了香港之外投资比重最大的地区,以及最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直到最近几年,这一局面才有改变。

改变来自欧洲因为金融海啸出现价值洼地,内地房产市场一直暴涨,让李嘉诚大举出售内地地产业务,转而投资欧洲公用事业,并被评论为买下了英国的人。

到2015年,李嘉诚旗下的公司已控制英国天然气近30%的市场、电力分销25%的市场和供水约5%的市场。同时,还大规模投资当地铁路、电讯等业务。

当初,很多人并不看好李嘉诚的这一动作,甚至以“别让李嘉诚跑了”来曲意解读。而今,则有越来越多人都在感叹:李嘉诚就是李嘉诚!

与此同时,李嘉诚还将长江实业及和记黄埔资产合并及重组。重组后的长和集团,在全球50多个国家经营着上天入海的多元化业务,拥有超过29万名员工,全球最大的港口和零售业务,领先的地产、基建、能源、电讯与数据人工智能等业务。2016财年,集团合计实现营收3730亿港元(480亿美元)。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伴随公司业务在全球范围的快速发展和利润滚滚,李嘉诚的财富和影响力也迅速倍增,成为亚洲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私营企业家,并长期保持华人首富、亚洲首富的地位多年无人动摇。

这两年,李嘉诚多次失去华人首富的地位,但若真正以公司创造的净利润计算,在排行榜上超越他的后来人,恐怕依然要骑着快马追赶多少年才能赶得上他。

特稿丨永远的李嘉诚

其中一个数据是,18年前,仅仅是出售旗下的电讯业务Orange这一个动作,他的公司就获得了超过1200亿港币的巨利。

特稿丨永远的李嘉诚

知识改变命运

知识改变命运,是李嘉诚深信不疑的真理。

从学徒时代就学习英文、订阅西方英文杂志,到21世纪和美国硅谷科技新贵并肩前行,李嘉诚一生学无止境,孜孜不倦。

做学徒时期,李嘉诚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也都从未忘记或放松学习。他知道当时的香港是洋人主导的社会,必须学会英文才能求得更多的机会,因此攒钱买了本英汉词典自学英语,后来进入塑料行业工作,他又借来《当代塑料》及西方其他专门的塑料杂志,从中学习外语和专业知识。

李嘉诚的学习涉猎广泛。除了英文,他也喜欢中文古书,从《曾国藩家书》《论语》《老子》等传统中国古典里学习到很多为人处世的哲学。

工作几年后,李嘉诚还给自己制定了阅读纪律:第一,不看对发展事业无用的书,即使内容再有趣味性。第二,有用的书,即使没有趣味,也要看,而且要看出趣味和学问来。“非专业书籍,我抓重点看,如果跟我公司的专业有关,就算再难看,我也会把它看完。”他说。

20来岁开始,李嘉诚还给自己培养了一个阅读爱好——看上市公司的财报。

学习,让李嘉诚年纪轻轻就被老板任命为经理、总经理;学习,也让李嘉诚找到创业的机会。他创办第一家工厂的依据就是来自长期阅读的《当代塑料》杂志,学习,还让李嘉诚掌握到靠知识和资本快速壮大企业的秘诀。

在创业初期,李嘉诚就已开始投资一些华尔街上市公司的股票。每次买入一个公司之前,他都会仔细研读他们的财报,研究他们的商业规则。华尔街上市公司的财报因此成为他的英文老师、商业教练,也是他的私人投资获利来源。

这让李嘉诚成为同代香港华商中对国际资本市场有更多了解,并拥有更广阔经济和经营视野的人,也让李嘉诚找到以资本运作产业的成功密码,从而不断从同代香港华商中超越传统的边界,构建起无域的商业帝国。

特稿丨永远的李嘉诚

“经济的竞争,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战争;知识的创造与应用,是企业成败的关键。”今天的李嘉诚仍然必做两项功课,阅读和思考。

特稿丨永远的李嘉诚

十六字哲学

李嘉诚曾用16字总结自己做事的哲学:好谋而成、分段治事、不疾而速、无为而治。

“好谋而成”是凡事深思熟虑,谋定而后动;“分段治事”是洞悉事物的条理,按部就班地进行;“不疾而速”,是你早就有了谋划,早就洞悉了事物的调理,并且早就对各种问题胸有成竹了,因此,当机会来临便能迅速把握,一击即中;“无为而治”则要依靠好的制度、好的管治系统来管理。

对于我来说,一场最漂亮的仗,其实是一场事前清楚计算得失的仗。

以上四句话是环环相扣、互为因果的。”

李嘉诚强调。

为在事前清楚计算得失,李嘉诚会不停研究每个项目可能发生的坏情况,然后考虑能否承担其风险。他说,做事业一定要先想失败,世上并无常胜将军,一定要在风平浪静之时,好好计划,仔细研究可能出现的意外及解决办法。

“做生意,没有买,就要先想到如何卖。”因为这样的审慎,从1950年到今天,李嘉诚从来没有财务危机,也没有一年交过亏损的答卷。

注意风险并不代表停滞不前。如何在风险和机会中取舍,李嘉诚的答案是——做足准备功夫、量力而为、平衡风险。他说:“‘审慎’也是一门艺术,是能够把握适当的时间作出迅速的决定,但是这不是议而不决、停滞不前的借口。”

如何在适当的时间迅速地决定?李嘉诚的经验是,要在事前汲取行业最新、最准确的技术、知识和一切与行业有关的市场动态及信息,才有深思熟虑的计划,让自己能轻而易举在竞争市场上处于有利位置。

他说,只有掌握了消息,机会来的时候,你才可以马上有动作。这也是他的成功精髓。

李嘉诚总结,发展事业尤其要强调三点:第一,要追求那个行业最好的知识、行情信息,以及最好的技术,且必须处于最佳的状态;第二,努力、毅力,要用力到极致;第三就是建立好的制度与人才团队。

李嘉诚曾在汕头大学阐述自己的管理心得和经验。其中,他特别强调的是,要做一个领袖,而不是做一个老板。“领袖领导众人,促动别人自觉甘心卖力;老板只懂支配众人,让别人感到渺小。”

在选拔管理层上,李嘉诚既不喜欢挑选名气大并妄自标榜的“企业明星”,同时也强调,“光有忠诚但能力低的人或道德水平低下的人迟早累垮团队、拖垮企业,是最不可靠的人。”

从小在复杂环境求存的历练,让他能快速判断一个人的优缺点,进而从旁引导,发挥其所长,这也成为他管理上的一大优势。

关于李嘉诚和部属的相处,一个故事是:当年以超过千亿港币出售Orange的关键时刻,几乎在惊心动魄中渡过每一天的他,除了明确大方向并不断提醒已经忙到病的阵前爱将霍建宁注意身体,没有给霍建宁任何压力和质疑,几十、几百亿的价码都由霍建宁相机行事,即便交易尾声时,他也是睡觉都把手机放在床边调到最大音量,紧张到生怕错过霍建宁汇报过来的消息。

被问到如何才能成功时,李嘉诚还强调:“我认为做人成功重要条件是让你的敌人都相信你。曾经,有人问李嘉诚的一个对手,李嘉诚可靠吗?对方说,李嘉诚讲过的话,就算对自己不利,他还是按诺言照做,这是他最大的优点。

关于李嘉诚做人做事的作风,曾有媒体采访他后这样描述:访问中,他多次强调,无论你怎么写都可以,但关键是,第一不要得罪人,第二不要惹人妒嫉。

李嘉诚在商业中,讲究合作共赢,甚至自己赢得少一点,合作一个生意,赚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只拿六分。在香港商界,李嘉诚跟几大巨头,一直是合作大于斗争,起码明面上,里里外外都和和气气。

曾在香港和一大批企业家被李嘉诚深深感动的冯仑,曾写过一篇文章详细介绍李嘉诚对他们的尊重和周到,并且感概:“这就是大哥之所以成为大哥的原因,就是他的软实力。他有一种看不到的能力……他让每个人都舒服。”

还有一个故事是,阿里计划在香港上市时,马云曾经放言,阿里巴巴如果上市成功,市值比香港四大地产商加起来还要多,并被传为李嘉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后来,这个话传到李嘉诚耳朵里,还被传媒追问听到这话的感受。

李嘉诚的回应是:我们需要多一点人才,这只会更好,并就传闻中马云对自己的评价圆场,绝不会因一句话而介怀,可能人家也误会他。

“对民族来说,最重要是代代有杰出企业家,能够投资社会,推动社会进步。见到成功的中国企业家,我内心只会为他们鼓掌打气。就如朋友打高尔夫球时又远又准,我们也会高叫一句:‘好球’”,

李嘉诚说。

李嘉诚曾告诉自己的孙儿,做人如果可以做到“仁慈的狮子”,你就成功了!

特稿丨永远的李嘉诚

“仁慈是本性,你平常仁慈,但单单仁慈,业务不能成功,你除了合法之外,更要合理去赚钱。但如果人家不好,狮子是有能力去反抗的。”

特稿丨永远的李嘉诚

第三个儿子

2006年,李嘉诚在长和系业绩报道会上宣布,未来将把1/3的个人财产捐作公益慈善之用,有关资产会放入其名下的李嘉诚基金会。也是在这次发布会上,李嘉诚将他的李嘉诚基金会,称为自己的“第三个儿子”。

李嘉诚的“第三个儿子”诞生于1980年。

当时李嘉诚感觉到,中华民族传统的慈善方式,对推动社会整体进步作用有限,因此他决定成立专业化持续运营的慈善基金会,并为其确立三大核心策略:培育奉献文化、推动教育改革、支持医疗发展。

经商赚了钱,如何做慈善?每个企业家都会有不同答案。李嘉诚的慈善重心,一为教育,一为医疗,皆与其亲身经历有关。前者是因为他不希望有孩子像他一样小小年纪就辍学,后者则是由于他想让穷苦人也能避免自己父亲那样的悲剧。

至今,李嘉诚在教育和医疗领域的代表性公益慈善项目已包括: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私人捐资的公立大学——汕头大学;兴办了中国第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长江商学院;与教育部共同启动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在广东成立了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创办汕头大学医学院、捐资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在剑桥大学捐建李嘉诚中心,以及众多希望小学等等项目……

目前,李嘉诚基金会对教育、医疗、文化及公益事业的捐款超过200亿港元,横跨全球19个国家及地区,其中87%用于支持大中华地区项目。

在被“别让李嘉诚跑了”困扰的那段岁月,前往美国接受腰椎狭窄症手术的李嘉诚,因担心手术发生不测,还在手术前特别对家人嘱咐,无论内地有什么样的评价,李嘉诚基金会80%的项目都必须聚焦大中华地区。

2007年5月,美国《时代》杂志评出当年全球最有影响力人士,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慈善家”一项分别给了东西方两个最富有的人——一个是微软总裁比尔·盖茨,一个就是李嘉诚。

2012年5月25日,李嘉诚首度公开了自己对财富和事业的传承计划:其庞大家族企业“长和系”超过40%的股权,以及加拿大上市公司赫斯基能源35%的股权,将移交给长子李泽钜;次子李泽楷将获得“超过其现在身家数倍的资金支持”。

同时,他再次明确了“第三个儿子”——李嘉诚基金会将获得自己1/3的资产。

按“福布斯富豪榜”公布资料显示,这笔1/3的资产规模高达100亿美金之巨,也是华人社会最大规模的私人公益慈善基金。

但相比教育、医疗等实际的慈善贡献而言,李嘉诚对慈善事业更大的贡献还在于:他当初对基金会确定的另一个目标,也是被他排在首位的目标——“培育奉献文化”:鼓舞和引领越来越多有力量的人在成就自我的同时造福社会。

特稿丨永远的李嘉诚

奋斗是永恒的信仰

最近10年来,李嘉诚似乎比他过去大半辈子都更拥抱年轻,也更时髦。作为一个企业家,这种年轻体现在他对最前沿产业的关注、投资和推动上。

在华人社会,除了台湾那位念过哈佛、麻省、斯坦福,本身就在科技前沿的张忠谋先生(当今全球市值最大半导体企业台积电创始人),再也找不出像李嘉诚一样,将近九十高龄还在科技产业最前沿潮头挺立的人。

李嘉诚至今坚持阅读高科技产业趋势和动态的资讯及著作,坚持与创新创业前沿的年轻人沟通交流,并肩前进,这也是他让自己年轻的一个方法。

他说,今天的科技正大力推动着各行各业的改变,而他则常常会问自己一个问题:“若今天这个行业能重新开始,我们会以今天的模式运作吗?”

最近10年来,李嘉诚已通过旗下的私人投资公司——维港投资(Horizons Ventures),累计投资超过70家最前沿的科技企业。其范围涵盖互联网、虚拟现实、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3D打印等领域,他对人造鸡蛋、人造牛肉、节能灯,情绪识别、汽车3D打印等领域的投资,更一度成为热闻和产业风向标。

对于当今鼎鼎大名的世界性科技公司Facebook、Skype、Siri,李嘉诚都是重要的投资人之一。其中,仅仅上市前已累计投资并持有约3%股份的Facebook,就为其赚到了数百亿元人民币的净回报。

2017年5月下旬,89岁的李嘉诚还投资了29岁的王思聪闹腾得最欢的事——电竞,以超过5000万美元投资了游戏设备公司Razer(雷蛇)。

这笔投资的几天后,李嘉诚兴致勃勃地坐在电脑前,全程观看了王柯洁与AlphaGo围棋大战的最后一战,并与AlphaGo的开发者——DeepMind公司的两位创办人Demis和Mustafa会面,虚心地向他们请教关于人工智能的种种问题。

报道称,在此过程中,李嘉诚一边全神贯注地倾听,一边一丝不苟地做笔记,并且好几次被两位科技新贵的讲解触动,激动地站起身来。而开发了AlphaGo的DeepMind也正是李嘉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成功投资案例。

据华商韬略统计,到2017年年中,除DeepMind,李嘉诚还在人工智能领域投资了至少5家拥有核心技术的新兴企业。对这个被预言即将改变世界的崭新领域,90岁的他比很多八零后、九零后还要敏感并有兴趣。

因此,可以预见,即便是退休了,李嘉诚多半也会退而不休,继续为长和,为李家的日不落商业帝国的传承,为更多人和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有些人是真正生命不息,就奋斗不止的。这跟财富,跟荣誉,跟宠辱统统无关,活着就要奋斗,是他们融入血液,渗进细胞,甚至要带上天堂的信仰。

特稿丨永远的李嘉诚

特稿丨永远的李嘉诚

正和岛企业家内训大课

每周撞击一次你的商业灵感

长按图片

,立即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