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五步工作法”的乡村实践

小编用尽了洪荒之力,贵州:“五步工作法”的乡村实践 的全部内容都在这里了,拿走不谢!

正文开始:





图为大方县猫场镇箐口村。杨云摄





中新网贵阳3月15日电 题:贵州:“五步工作法”的乡村实践





作者 杨云





春到贵州,梨白桃红。海拔高、地处偏僻的自然条件,让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猫场镇箐口村,这个古老的村落显得安静。记者在村里感受到安静之下的快节奏。





箐口村,是贵州省毕节市要确保如期脱贫的精准扶贫村落之一。这个偏远的小村庄正贯彻落实贵州省委提出的“五步工作法”。





贵州在2017年底提出“五步工作法”:抓政策设计、抓工作部署、抓干部培训、抓监督检查、抓追责问责。这五个步骤环环相扣、形成闭环,为这场值得期待的变革,提供了执行保障。





“这是‘知’与‘行’的问题。”“‘脱贫’‘振兴’是目标,‘怎样干’‘如何办’是方法。”箐口村主任张凌告诉记者。





“抓政策设计、抓工作部署、抓干部培训、抓监督检查、抓追责问责。”张凌认为,“这既是工作流程,更体现着工作方法。”





“更注重实践环节。”贫困户刘海说,“宣讲的政策能听得懂,传授的技术感到管用,能解决问题。”





记者走访发现,在这里,村民们由种玉米改为种猕猴桃枇杷油菜,收入翻了数番。箐口村8个村民组全部成立专业合作社,在此基础上村里成立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376户村民成为公司股东。





图为黔西县花溪乡通村路。杨云 摄





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黔西县花溪乡,在“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的讲习里,“五步工作法”成为全乡在精准扶贫中的新讲习内容,通过深入村组、深入农民、深入精准贫困户开展“讲习”,确保干部群众“干有方向、干有目标、干有激情、干有效果”。通过加大农民技术培训力度,大力发展蔬菜、经果林、生态家禽等带动力强的产业,让每个农户特别是贫困户都加入合作社,建立稳定的产销对接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更好更快地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进入2018年,我们已经进行了20多场培训、讲习,入户会、院坝会、田坎会更是记不清。”花溪乡党委书记王勇带记者走访还未实现通组路硬化的丰坪村麻窝组时说,“这是全乡交通最后一块‘硬骨头’,今年一定‘啃下’。”





在已经拉通的泥土路上,王勇与乡村组干部边走边看边沟通,他们称这种方式叫“行走会”,现场勘查、现场分工、现场明责。





地处麻山腹地,“背篼干部”发源地贵州省长顺县,按照“五步工作法”思路,帮助“背篼干部”变身“开路先锋”。





图为长顺县敦操乡通村路。杨云 摄





“我们就是要打通村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解决出行难的问题,打通交通路线,加强村组连接,发展产业,推动乡村振兴。”长顺县交通运输局常务副局长杨玻说。





长顺围绕高速公路、国省道、通村通组路的建设,发挥“行路先锋”引领,补齐长顺交通基础设施薄弱的短板,实现路通、人来、财聚。





“贫困程度深”的标签伴随着长顺多年。为了撕下这张标签,长顺官方将各路扶贫干部下沉到扶贫最前线,充当“富路先锋”,与贫困户拉家常、谈心,引导他们思想上转变。全县2865名干部结对帮扶21767户贫困户,确保帮扶工作全覆盖。





2018年初,贵州省委组织部印发《关于全面推行“五步工作法”进一步提升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质量的通知》,聚焦目标任务、工作重点、能力提升、落地见效、结果运用等5个方面,制定14条具体措施,全面推行政策设计、工作部署、干部培训、监督检查、追责问责“五步工作法”,进一步提升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质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