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得了外语拿得起盾牌 听维和警花讲在非洲的事

这是一篇关注度很高的文章!说的是《讲得了外语拿得起盾牌 听维和警花讲在非洲的事》。该文章已被转发很多次了,你也来转一下吧。

正文开始:





讲得了外语拿得起盾牌,不畏惧病毒不害怕巡逻……





听维和警花讲在非洲的事





从左到右依次为:史静、张莹、张晓琳、李丽梅。 广西公安边防总队供图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记者 段钦中





3月7日,广西纪念“三八”妇女节108周年大会在广西人民会堂举行,会上表彰了我区的一批“三八红旗手”,其中史静、李丽梅、张晓琳、张莹等4名女警是中国第五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成员,她们刚结束维和任务随队归来。在为期一年的维和工作中,这4名广西边防女警将坚毅、睿智、博爱的中国妇女形象,在世界舞台上展现。





考验很多





随身携带装备物资超20公斤





高温炙烤、疫情肆虐、局势动荡……在利比里亚维和任务区,和男队员接受到的考验一样,史静、李丽梅、张晓琳、张莹并没有受到什么特殊优待,随身携带的武器弹药、防护装备等单兵物资重量超过20公斤。





李丽梅告诉记者,在为期一年的维和时间里,利比里亚经常遭遇大规模病毒侵袭。去年年底,当地暴发了“埃博拉”疫情,数天内就有上千人被感染病毒,在距营区十几公里的地方就有人感染。疫情面前,李丽梅和其他同事并没有打退堂鼓,坚守在营区,每天工作超过10个小时。





张晓琳看上去模样温婉,却是防暴队唯一一名女军事行动官,而且她的各项军事技能并不亚于男队员。日复一日的反复刻苦训练,重型防暴盾牌的提手在她胳臂上“烙”上深紫色的淤青。张晓琳说,每天起床时,她能感觉到所有的关节都在强烈地“抗议”。





因为性格比较爽朗,张晓琳和男队员也很聊得来,被人称为“张哥”。不少男队员是“90后”,张晓琳成了他们的知心大姐。张晓琳说:“可能我平时比较乐观健谈,不少战友有心事喜欢找我倾诉,我也会尽力去开导、鼓励他们。”带队领导发现找“张哥”倾诉的人越来越多,索性让张晓琳做起了心理辅导员。





下一页





[1][2]





趣事不少





巡逻路上如厕不便,得有男队员警戒





张莹是防暴队指挥中心执行官,在维和期间,有一次她随小分队赴博米州巡逻,需要驱车两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当地的路况很不好,黄泥路起伏很大,路面还有很多坑,车辆一路剧烈颠簸,车内的人员稍不留神就会被抛起,头顶的钢盔撞到车顶,导致有的男队员晕车呕吐,而张莹看上去却没什么反应。张莹说,其实,为了防止自己晕车呕吐,她出发前并没有吃早餐。





利比里亚当地民众说的英语夹杂浓重的当地口音,张莹虽然已过英语专业八级,有时候也会听不明白。张莹举例说,对方在说英语“therty(30)”时,发音竟与“twenty(20)”几乎一个腔调(这种情况很普遍)。张莹想出一个小办法——碰上诸如“30”还是“20”这样的情况,便补充问道:“Three zero or two zero?”





在巡逻路上,女队员如厕是一个不小的问题。史静说,一次,她和另一名女队员随队到与几内亚交界的邦加巡逻,车程6个小时,中途没有厕所。顶着超40℃的高温天,她也不敢喝水,实在渴得难受,就呡一小口,让嘴巴湿润一下。队里领导心疼两名跟车女队员,终于帮她们找到一个距离道路约200米的小涵洞,两名女队员在男队员做好警戒的情况下,穿过没过腰部的杂草丛,成功如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