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瘤从颈部\"伸\"至胸部 仁济多学科团队联袂\"拆弹\"助女孩

傻大方提示您本文标题是:《巨瘤从颈部\"伸\"至胸部 仁济多学科团队联袂\"拆弹\"助女孩脱险》。来源是新民网。

巨瘤从颈部\"伸\"至胸部 仁济多学科团队联袂\"拆弹\"助女孩脱险。颈部|学科|仁济|女孩---


颈部|学科|仁济|女孩---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巨瘤从颈部\"伸\"至胸部 仁济多学科团队联袂\"拆弹\"助女孩

图说:仁济医院多学科团队助女孩脱险 陈金海 摄

新民晚报讯(采访人员 施捷)得益于胸外科、影像科、骨科、心外科、放疗科等多学科专家团队的齐心协力,13岁福建女孩利利(化名)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成功接受颈胸交界处巨大孤立性纤维瘤的切除手术后,顺利康复,不日即将出院。

年纪尚小的利利两年前在福建被偶然发现患有"孤立性纤维瘤",并进行了微创切除手术。然而历经一年半,孩子出现胸痛、胸闷、心跳加快等症状,甚至到了夜不能寐的地步。经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利利的左侧胸腔内有一个直径约21厘米的肿瘤,而且生长突入颈部!由于肿瘤范围区域内涉及的神经血管太多,又是第二次手术,所以手术难度和风险极大。在当地医生的推荐下,利利随父母来到上海,向仁济医院赵晓菁主任--这位与胸部肿瘤过招20多年的外科专家求救。

据胸外科主任赵晓菁介绍,从影像学判断,这个处于颈胸交接处的巨大的肿瘤,可能影响到左侧上肢的臂丛神经、左侧无名静脉、左锁骨下静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等多条血管与神经。其中,左锁骨下动脉被完全包绕,同时紧紧贴着左颈总动脉。要在肿瘤体积如此之大、而手术视野却非常狭窄的情况下,充分显露臂从神经,避免其受损伤,同时又要克服肿瘤的干扰,把左锁骨下动脉的近心端和远心端游离出来,完成搭桥贯通,对整个手术团队而言,着实是一个挑战!

在多种影像学检查的辅助下,由骨科、心外科、放疗科等多学科联合组成的专家团队,对利利的病情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专家们认为,虽然手术风险很大,但是风险在医疗小组的能力可控范围内;对于这个巨大复杂的肿瘤,如果能够安全有效地进行手术,其治疗效果,远比其它保守治疗效果好得多。与此同时,13岁的女孩强烈的求生渴望与面对顽疾的勇敢和坚定,以及家属给予的信赖和支持,让医生们勇于承担风险,全力以赴地面对这台手术的挑战。

2月24日上午9点这台艰巨的手术开始。监护仪传来心跳血压监测的滴滴声;神经电生理监测仪上同步显像着术中利利的神经功能,高频电刀、超声刀、止血钳、电锯等器械在医护人员手中传递着……手术刀沿着肿瘤、包膜、动脉、神经的边缘谨慎地游走着,丝毫不敢大意。倘若伤及动脉会大出血,若伤及神经,会损坏左臂功能。

赵晓菁与脊柱外科医生陈滨小心翼翼地充分显露所有臂丛神经,并成功将肿瘤从其表面完整剥离。进一步游离左锁骨下动脉,医生们发现,它们已几乎被肿瘤包绕,游离显露其远心端,血管管径大约只有4毫米且有相当长的缺损,手术团队决定放弃人工血管置换方案。"游离一段正常的颈内静脉作为桥血管,与左颈总动脉进行端侧吻合!"胸外科副主任叶清急中生智,想到这个妙计。 得益于陈滨对臂丛神经和左侧锁骨下的解剖把握、心血管外科副主任黄日太对细小桥血管的吻合技术……下午1点18分,历时4个多小时,手术终告顺利完成,肿瘤被完整切除,臂丛神经获得完整保留。这颗肿瘤最大直径21厘米,重达942克。

术后,正如医疗团队预判的那样,利利的恢复依然面临诸多难题。由于肺部长期受肿瘤压迫,当肿瘤被取出后,短时间内出现复张性的肺水肿,同时还易发、继发严重的肺部感染;此外,在血管置换后的抗凝血处理与手术创面的出血、局部渗血之间又存在着一系列的矛盾……重症监护室团队和手术团队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最终确保了利利度过了术后渗血、肺水肿、肺部感染等重重难关,一天天地康复起来。

3月6日,赵晓菁主任宣布利利已经完全康复,能够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