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晋少帝调几百大内侍卫奔赴抗契前线,开国元勋长叹:国必亡矣!

傻大方提示您本文标题是:《后晋少帝调几百大内侍卫奔赴抗契前线,开国元勋长叹:国必亡矣!》。来源是贩史者。

后晋少帝调几百大内侍卫奔赴抗契前线,开国元勋长叹:国必亡矣!。大内|后晋|杜威|前线|石重贵---


本文是契丹往事番外篇系列第54篇

续:《后晋二十万大军畏敌避战,契丹国舅数百精骑迂回包抄、阻断粮道!》

开运三年(公元946年)12月3日,后晋少帝收到北面行营转运使(北方军团后勤保障部主管)李榖的密奏,才知道北面行营从瀛洲(河北河间)回撤至滹沱河南岸。而此时距杜威驻军中渡桥已经七天之久。

李榖密折中描述的严峻态势令石重贵满怀狐疑,上月末他还接到杜威的进军捷报,称已收复瀛洲下辖束城等县(实际是束城县等地汉人军民渴望回归祖国,开城迎接后晋军,杜威入城后大肆劫掠)。前军已驰往莫州,不日即可攻取燕北雄关淤口关。不过一旬光景,战火就从契丹境内烧到河北腹地恒州(河北正定),实在是奇怪也哉!

大内|后晋|杜威|前线|石重贵---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后晋少帝调几百大内侍卫奔赴抗契前线,开国元勋长叹:国必亡矣!

第二天,北面行营的军报也传到宫中,杜威请求石重贵给予必要支持,增兵增粮,以便坚守阵地,力抗契丹。

石重贵才明白,北伐形势不是一片大好,而是宣告失败!

国内所有机动兵力二十余万,早已全部配属予北面行营,杜威仍然要求增兵,仓促之间何处征调?但杜威言之凿凿,石重贵也只能选择依靠之、信任之。他勉强拼凑了守卫皇宫的数百侍卫,命他们赶往杜威军中效力。

随后他下诏,紧急征发河北、河东粮秣五十万斛,运往滹沱前线。两个月前,为了大军北伐,各地粮储都被搜掠一空,时隔不久再次征粮,无异于残民以逞!可是军情孔急,石重贵哪里管得了明日洪水滔天?

一天后,北面行营的裨将张祚又到达汴梁,没别的事,还是向石重贵告急。

石重贵空言抚慰一番后,张祚返回军中,途中不幸被迂回包抄的契丹萧翰部抓获,后晋中枢和北面行营就此音讯隔绝。

京城中一时谣言四起,人心惶惶。被贬为开封府尹的前宰相桑维翰见国家危在旦夕,请求面圣商讨对策。石重贵怕他聒噪惹嫌,随便找了个理由让内监把桑维翰打发走,连宫门都没出。

桑维翰转头去政事堂找宰执大臣,陈说脱困之法。宰相冯玉等人只觉得他老迈可憎,对他的提议不以为然。桑维翰步出官署后,喟然长叹道:“国必亡矣!”

又过了两天,石重贵终于振作,决定采纳李榖的建议,御驾亲征!

大内|后晋|杜威|前线|石重贵---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后晋少帝调几百大内侍卫奔赴抗契前线,开国元勋长叹:国必亡矣!

他重新起用归德节度使高行周,命令他和河阳节度使符彦卿一起守卫河阳(河南孟州);调西京留守(洛阳行政长官兼卫戍司令)景延广戍守澶州(河南濮阳),以保黄河天堑不失。可是举国丁壮都在北面行营,三位大帅麾下统共只得寥寥数千人。

权知侍卫司事(代理近卫军总司令)李彦韬私心畏惧,不愿扈从出京,他劝石重贵说:“契丹贼寇虽强,单凭弓马也难以跨过滹沱河。中渡桥有我大军二十万,陛下足可安枕无忧!”

石重贵想想有道理,契丹人再厉害,也没有吞下二十万人马的好胃口,而且前两次抗击契丹,不都履险如夷,大获全胜吗?石重贵贪恋京中安逸,心中念头一转,不再提亲征之事,后晋获救的时间窗口从此关闭!

北面行营自11月27日抵达中渡桥,直至12月5日,局势一天比一天紧张,统帅杜威还是一兵不发,龟缩寨内。

大内|后晋|杜威|前线|石重贵---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后晋少帝调几百大内侍卫奔赴抗契前线,开国元勋长叹:国必亡矣!

奉国军都指挥使(近卫军奉国营司令)王清向杜威献计说:“困守在此,士卒离心,粮草耗尽后定然不战自溃!从我军驻地到恒州城下,不过五里之遥。请您拨给我两千步兵作为先锋,我为大军渡河开路,您率领行营各部随我前进。只要同恒州守军成功会师,契丹人必将为之胆寒,大局便会逆转。”

杜威满口允诺,派遣步军左厢都指挥使(步兵左翼司令)宋彦筠协助他进军。王清一鼓获胜,顺利控制了渡口,将两千前锋迅速投放到滹沱河北岸。(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