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 胸痛中心深圳篇|医改试验田里的梦想之花:防病比治病更重
编者按: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数据显示,我国有2.9亿心血管病患者。而心血管疾病患者最担心的事情,莫过于急性胸痛的突然发作。
急性胸痛患者的救治,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死亡游戏”,在这场与死神的博弈中,医疗工作者创造了胸痛中心这一全新的医疗流程管理模式,通过促进多学科的有效整合,对急性胸痛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危险分层和及时救治,从而提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肺栓塞、主动脉夹层等心血管急危重症的救治成功率。从1981年在美国巴尔的摩St.Angle医院建立后,这一跨学科、跨医疗机构的解决方案在死亡线前截留了无数生命。
2017年11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胸痛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某种程度上,经过葛俊波、霍勇、方唯一等一批行业人士多年的鼓与呼,胸痛中心从行业自觉变成了国家意志。
窥斑见豹,睹叶知秋。近期健康点先后走访了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珠海市人民医院、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等广东省极具代表性的知名医院。在对其建设胸痛中心的探究中,也发现了医联体、专科联盟、分级诊疗实施等医改概念的基层鲜活样本。
全文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全系列包含三篇稿件,如果本文对您有任何启发,欢迎点击文末评论。
? 罗湖人民医院急诊大楼
从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看深圳的医疗理念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一方面,它建设了数量最多的国家级胸痛中心,另一方面,这座城市的夙愿是将“少生病、少住院”的理念奉为圭皋并投入大量资源在基层医疗。
深圳模式:不再“单打独斗”的急救过程
传统观点认为,作为一个移民城市,深圳的人口结构较为年轻,心脑血管发病高峰期尚未到来。然而现实却很难与这座朝气蓬勃的城市联系起来:从全深圳市的统计数据来看,深圳市每年发生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在内的心血管急症患者已经达到3万余人,其中仅有不到10%的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
? 罗湖人民医院的急诊病房
2016年底,深圳市卫计委发布了一份全市的,首批18家定点医院围绕深圳市急性心梗救治质控中心,构成全市急性心梗定点救治网络。罗湖区人民医院正是这18家医院之一。
从地图上看,罗湖区人民医院距离罗湖区口岸只有2.5公里,毗邻香港,地处罗湖商业闹市区的地理位置,使得经常有在罗湖口岸过关时突发心血管事件的患者被120急救车送至医院急救。
罗湖区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裴晓阳开玩笑:“我们医院抢救的外籍心梗患者可能是全国最多的。”
在这一背景下,罗湖区人民医院开通了急性心肌梗死急救绿色通道。在罗湖区人民医院,这条绿色通道可以做到快速诊断与治疗,同时背后还有先诊疗后收费、导管室24小时值班、院前或急诊一键启动导管室等一系列院内的流程制度建设。
上述的“急性心梗救治地图”就是由罗湖区人民医院等各定点医院和120急救串联而成,构成了胸痛中心建设的“深圳模式”:120急救中心成为连接各定点救治医院的纽带,同时成立救治指挥中心统一协调救治过程。急救中心接到救助请求后,将按照就近原则安排救护车,院前急救人员初步评估并判断患者病情,将患者送往就近的定点医院。
深圳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的重视从对胸痛中心的建设上可见一斑。截至2017年9月,深圳已经有5个国家级胸痛中心。这也是目前全国各大城市中拥有国家级胸痛中心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
通过分级、分组质控,实现高危胸痛区域协同救治,是深圳在建设胸痛中心过程中希望达成的目标。深圳的做法是将急性心梗的区域协同救治模式将以具备急诊PCI(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力的医院为核心,将周边地区的非PCI医疗机构作为一个整体纳入深圳市卫计委“急性心梗中心”的统一管理之中,通过急救中心-医院之间和救护车-医院之间传输12导联心电图等医学信息,完成首次医疗接触后的早期诊断,在急救中心、非PCI医疗机构协同下,由PCI医院最后完成患者治疗。
另一方面,深圳也在构建自己的心血管专科联盟。即,通过全国首批胸痛中心示范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辐射深圳地区1-3级医疗机构的各类医院,联合周边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等社区医疗机构,在急救中心、急救车及心血管专科医护人员协同下,基于服务点及连接服务点的数据网络平台提供的急性心肌梗死急救医疗服务。
“我们不要一个只会放支架的‘大医生’”
虽然无论是设备先进程度还是流程梳理,深圳在胸痛中心建设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但最令深圳人自豪的,并不在这些。
2017年12月底,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印发的一份医改简报——《深圳市着力打造基层医疗集团 全面推进医联体建设》揭示了深圳真正想推行下去甚至推广出去的一套东西——罗湖式的医改经验。
用罗湖医院集团院长孙喜琢的话说,“罗湖的功夫更重要的在于预防,让居民少进医院被救治。”
? 罗湖医院集团院长孙喜琢接受健康点专访
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孙喜琢想达成的愿景。从2014年起,针对医疗资源不足的难题,深圳启动了“三名工程”,即面向全球引进名医、名医院、名诊所,吸引全球人才到深圳,以提高深圳的医疗水平。与别的引进项目不同的是,2017年罗湖医院集团引进的了一个致力于“治未病”的团队。
中国科学院院士、阜外医院的顾东风教授,曾经领导团队对5137名首都钢铁公司的男性工人进行了平均20.84年的随访,以确认中国男性人群心肌梗死的独立发病危险因素,实现心肌梗死的防治工作。其结论是“在我国城市企业人群中开展心血管病的防治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有效的。”
2017年11月,顾东风教授带领的心血管团队作为“三名工程”项目正式启动并落地罗湖医院集团。孙喜琢当时就明确表示了对顾东风团队的期盼:“希望各学科的发展和我们的医改目标保持一致,顾东风教授带领的心血管团队参与早期干预,让罗湖区居民心脑血管的发病率尽快出现拐点。”
“我不需要请一个只会做介入、会放支架的‘大医生’,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能让居民少生病、少住院、少负担、看好病的医生。”孙喜琢直言。
罗湖的愿望
“少生病、少住院、少负担、看好病”,这一朴素平实的医改目标如今随着罗湖医改经验的推广在全国变得越来越响亮。
罗湖医改之所以成功,说难并不难。关键就是朝着医联体的方向努力。在管理上组建了唯一法人罗湖医院集团,整合区属的5家医院和24家社康中心,建立了权责清晰的“责任共同体”;在服务上形成了以签约家庭医生为中心的“服务共同体”,此外在医保支付上进行突破性改革,通过“总额管理,结余留用”的方式,由“保疾病”变为“保健康”,推动政府、医院、医生、患者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
? 罗湖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裴晓阳查房中
但这几句话背后更多的却是观念上的转变。
2014年,担任大连市人民医院院长13年的孙喜琢来到罗湖区人民医院走马上任。“我自己就曾是医改的一大障碍。”孙喜琢曾经承认,在到深圳之前,他一直朝着把大医院做大做强,吸引更多患者来医院的方向努力,这与如今罗湖医改的目标南辕北辙。
孙喜琢认为,作为一个有改革基因和担当的城市,深圳应该打造成中国最健康的城市。
孙喜琢这样看待胸痛中心的建设意义:“实践证明,胸痛中心是一个非常好的的救治方式。我们也在全院推进建设。但长远来看,到医院放个支架并不是困难的事情,这从整体上对我们人群的寿命影响有限,不能寄希望它完全改变急性心脑血管的患者寿命。而院前的管理、院前院内的协调其实更重要。我们真正需要花大工夫的是让来抢救的人越少越好。把尽可能多的资源放到预防上。”
居民健康如何提升,罗湖医改给出的经验是从基层着力:2015年,罗湖区莲塘社康中心社会满意度全市排名第一。在2016年度的医疗服务质量评价与监测中,罗湖医院集团下属三家单位——罗湖区人民医院、罗湖区中医院和罗湖区妇幼保健院拿下了三个“A”。
2017年罗湖区人民医院辖区内实际开业社康中心49家,每万人口全科医生配置增加至3.35;罗湖区累计家庭医生签约数约62万人。罗湖医院集团2018年的目标是建立400支以上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全科医生配备达到每万常住人口4名以上,实现辖区户籍人口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率达到70%,重点人群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率达到80%。不仅签约还有管起来,签约在管的规范化管理人数要达到40万人以上。
2017年9月,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在全国医联体建设现场推进会上对罗湖模式做了充分肯定,随后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全国321个分级诊疗试点城市的政府分管领导来到深圳学习,罗湖模式正在加速走出深圳,迈向全国。
本文首发于
财新健康点 caixin-life;
投稿方式:
healthpoint@caixin.com
;
汤 晨|责编
我们坚持并尊重原创版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授权请联络健康点管理员
Jack;
工作微信号:
Jackzhao360
商务合作:
北京 Fiona 18612891987
上海 Leslee 13601240597
- 中国2019年海上大阅兵:双航母编队是最大看点!
- 欧神诺陶瓷泗阳营销中心 招聘来啦!
- 近2万方,投资超1亿!孩子又有新去处,杭州又一所青少年活动中心
- 土地日渐稀缺,万科助力中心崛起
- 重庆新闻传媒中心公开邀请 招标中央空调维保单位的公告
- 南昌商联中心玩\"阴阳合同\":近百万购房款不写入合同
- 谷町君:日本中心城市房价上涨,驱动力有哪些?
- 妹子在上海市中心被人威胁,身边男性朋友的反应让她心寒!
- 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今日开幕 五大看点值得期待(附股)
- 滨州市市长崔洪刚现场调度市政务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