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探索宇宙?因为它就在那里啊。

傻大方提示您本文标题是:《为什么要探索宇宙?因为它就在那里啊。》。来源是读小库。

为什么要探索宇宙?因为它就在那里啊。。火星|火星车|地球|分册|宇宙---


早就听做科研的老师和朋友说过,天文(或者宇宙)和恐龙是他们做科普工作时最能吸引大人和孩子的主题。事实证明,此言不虚。今天只说前者。

小时候可看的书不多,《十万个为什么》大概是我最早拥有的套装书,其中天文分册和数学分册被翻阅最多,也变得最旧。

上幼儿园时,有同学的家长(很后来才知道这位叔叔就是传说中的科学家)在天文台工作,全班小朋友因此得以在三岁时齐齐被领上紫金山天文台参观,接触到即使是在今天,普通游客也无法走近的专业天文望远镜。

长大以后,读过科幻小说,也看过科幻电影,还曾在香港太空馆体验过失重的感觉。早年光污染不似如今这般严重,无论是在临安的乡间、盱眙观测站还是徽杭古道,都可以看到壮阔的银河。

最奇妙的经历发生在美国自然博物馆(对,要翻译成“自然博物馆”,而非“自然历史博物馆”,最近刚习得的)。之前看过《老友记》里男女主角在博物馆看球幕电影的场景,被深邃的星空深深吸引。等自己真的来到纽约,当然要去看上一看。作为一家私人博物馆,参观的费用其实可以随意给--博物馆的大门对所有人敞开,即使经济条件不好,也不应该被剥夺走进博物馆的权利。但若想观看电影Journey to the Stars,必须购买一张二十多美元的门票。电影十点半开始,我和其他观众先被领到一个小厅等待。厅里悬着几个电视屏幕,播放着电影片段。

“说好的球幕电影呢?”虽然没人问出声来,可四下环顾,能感觉大家心里都有同样的疑惑。又过了好一会儿,才终于被放进球幕影厅。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坐在第一排或者最后一排观影体验最佳,紧跟着灯光暗去,头顶星光亮起,整个人好似真的悬于太空中,一点一点跟随镜头往宇宙深处进发,探索星星的诞生、存在与消亡。

除了观影,读书同样可以体验到宇宙的辽远。

记得彦平刚刚拿到《宇宙之远

为什么要探索宇宙?因为它就在那里啊。。火星|火星车|地球|分册|宇宙---

》时,杨老师问过我们几个坐在她身边的同事,让大家开脑洞想想这本书的形式可以做成什么样。当时我刚来不久,没考虑印装因素,只觉得做成长卷会挺有意思。一晃几个月过去,某天突然在样书室看到成品:平装折页,完全打开后长达12米,覆盖了212亿千米的距离

为什么要探索宇宙?因为它就在那里啊。。火星|火星车|地球|分册|宇宙---

翻开封面,最先出现的是地球上已知最深的地方--马里亚纳海沟。翻动书页,背景中的海蓝色先变成天蓝色,再逐渐变暗。能一点一点看到海平面、各种飞机、形形色色的航天器--浩瀚的宇宙中有很多天然体和人造物体。也不少时候,视野中一片空旷。仔细读里面的文字,还会发现不少人类探索海底与深空时,或成功或失败的记录。

翻到第十七下的时候,我停住了。

在这一页上,我看到了火星。

火星|火星车|地球|分册|宇宙---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为什么要探索宇宙?因为它就在那里啊。
《宇宙之远》内页

火星是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第二小的行星。它得名于罗马神话中的战神玛尔斯(Mars)。

这颗小小的红色星球与我们相距足有7830万千米。这是什么概念?我实在无法从空间上想象。

火星|火星车|地球|分册|宇宙---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为什么要探索宇宙?因为它就在那里啊。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张竖图顶端是太阳,接下来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

从地球到火星,7830万千米,在图上显得微不足道。

可如果把空间换算成时间呢?

火星旁边,有一张“好奇号”火星车的照片。

2011年11月26日,“好奇号”火星车搭载着“火星科学实验室”探测器从美国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

火星|火星车|地球|分册|宇宙---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为什么要探索宇宙?因为它就在那里啊。

“好奇号”从火星拍摄的地球(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日期……我心头一动,马上打开网页查询。

果然没有记错。从这个日子往前数22天,我和很多同学一样,守在家中的电视机前,等着收看晚七点的《新闻联播》。

这一天,火星-500项目结束。

这是一个大型地面模拟实验,为未来火星载人航天飞行进行测试,实验长达520天--前250天模拟飞往火星,中间30天登陆火星,最后240天返回地球。志愿者在550平方米的实验基地模拟飞往火星、环绕火星、登陆火星和返回地球的全过程。

如果把7830万千米换算成时间,大概可以说,相当于520天。

当时之所以关心这个项目并且至今还记得,倒不是因为我多么热爱宇宙或者对火星有多大兴趣,而是因为六名志愿者里唯一的中国人是我的同学。

我们只在高中同班过一年,还是因为大学毕业前夕参加同学婚礼才恢复的联系。同学迟我一年读研,选专业的时候甚至让我这个医学与航天的双料外行参与了意见,现在想来,心也是有点大。毕业后,他留所工作,之后更是搬去了遥远的航天城。期间有好几年我们各自忙碌,联系甚少。可每次不管在哪里见面,又都全无隔阂,并不像久未联络的样子。

2010年春节前夕,我手臂骨折住院。出院后医生叮嘱不可看电视上网,我便老老实实遵医嘱,“与世隔绝”长达百天。待到完全康复重新上班,才从其他同学处和网络上得知他已经正式入选火星-500项目,前往位于莫斯科郊外的实验基地。

这在大家平淡的生活里绝对算得上一件大事,同学们之间的联络都因此密切了许多。那段时间常有采访人员去学校采访当年教过我们的老师,很长一段时间里,城中各家报纸上都看得到相关新闻。应该是自此之后,我们班同学养成了在这个项目的关键节点和逢年过节时收看《新闻联播》的习惯。他有个好友与他父母相熟,这些信息都会及时在班级群里广而告之。

在莫斯科郊外,六名志愿者从此过上了与世隔绝的生活--

整整520天所需的全部物资在志愿者正式入舱时就全部放进去,在此期间,除非有人自愿退出,否则志愿者不能离舱,外部人员也严禁入内。通过电话与局域网可以与外界联络,每周一次会有专人把邮件转给每位志愿者。为了模拟火星的环境,通讯信号还会被延迟20分钟。舱里的生活极其规律(或者说单调),日复一日地重复做106项的实验、锻炼身体、记录数据、整理分析,以及轮流向外界汇报工作。

“你都不知道,我那一年多在里面每天锻炼一个多小时,身材练得可好了!”几年后,在送我记录他实验生活的书时,同学得意地翻出照片指给我看。确实。

实验进行期间,又一次同学婚礼上,他的好友给我们桌八卦了不少新闻里没有的信息。

“你都从哪儿知道这些事的?”大家纷纷问他。

“给他写邮件呀!”原来他们的联系并没有中断过。

还有这种操作?我们马上让他交出了邮件地址。

他微弱地表示抗议:“哎呀,还有一个多月他就出来了。一般我发了邮件,差不多要等一个月才能回信。邮件不能直接发给他,要发给那边的一位心理医生审核,确定内容没问题后再转给他。”

俄罗斯的医生审核中文邮件?我把自己写好的邮件翻来覆去看了几遍,实在不知道这些家常话有什么审核的价值,但没办法,只能给这位叫做Olga的医生发过去。

回信来得出乎意料得快,第二天我就收到了回邮。毫无疑问,也是Olga医生审核过的。不知是在只有3.4平米的狭小空间憋得太久还是原发性话痨,这封回信洋洋洒洒写了好几千字。在这场漫长的“飞行”中,由于保质期长、营养成分高,土豆是最为主要的食物之一。但是想象一下,连续三百多天,天天吃土豆,这是怎样一种体验?返程时土豆全被吃光,只能边吃脱水太空食品边思念土豆。火星上水极为珍贵,实验舱里每天的例行运动是工作,运动完大汗淋漓,但十天才能洗一回澡,这又是怎样的体验?离开父母亲友一年多,在密闭的环境里工作、生活这么久,如何面对并超越内心不定期袭来的失落与苦闷?还有关于外在形象的烦心事:本来头发在同龄人里就不算多,参加实验以后变得更稀疏了,也不知道今后在头皮上擦生姜能不能奏效……在工作间隙思考着这些大大小小的问题,返航的日子不算难熬。

仅仅邮件往来几次,同学就在万众瞩目下出舱了。不过即使出舱、回国,也不意味着火星-500项目对于载人登陆火星的探索画下休止符。这次大型模拟飞行实验收集到的海量数据至今仍在不断被分析,以供今后的研究与实践参考。人类对于火星的想象与飞往火星的尝试一直在持续。

和天文台里相熟的老师聊天,他们提到常去中小学开科普讲座。这类讲座很受欢迎,也有不少机会跟孩子们交流。

总有小朋友问:“为什么要探索宇宙呀?”

老师们的回答非常简单:“因为它就在那里啊。”

本文作者吴语,编辑。(ID:yingzixiajiu)。

为什么要探索宇宙?因为它就在那里啊。。火星|火星车|地球|分册|宇宙---

一本展开近12米的

为什么要探索宇宙?因为它就在那里啊。。火星|火星车|地球|分册|宇宙---

宇宙科普书

为什么要探索宇宙?因为它就在那里啊。。火星|火星车|地球|分册|宇宙---

火星|火星车|地球|分册|宇宙---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为什么要探索宇宙?因为它就在那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