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详解和常见简答题汇总,都在这里

【知识点】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详解和常见简答题汇总,都在这里

物态变化是初中物理一个难点,也是易混点,所以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他们的区分!

熔化和凝固

熔化

1.物态变化:

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2.物质的三态:

固态、液态、气态。



3.熔化

⑴定义: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⑵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常见的晶体: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常见的非晶体:松香、玻璃、蜂蜡、沥青等。



⑶晶体的熔化:

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保持在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熔点。

②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③晶体熔化的特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⑷非晶体的熔化

①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没有一定的温度,温度会一直升高。

②非晶体熔化的特点:吸热,先变软,然后逐渐变稀成液态,温度不断长升高,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⑸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否有确定的熔点。



4.凝固

⑴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⑵凝固点:

液态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凝固点。



⑶液态晶体的凝固:

液态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就是它的凝固点。



⑷非晶体的凝固:

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没有一定的凝固点,温度会一直降低。



5.物体在熔过程中要吸热,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熔化和凝固

互为逆过程



6.温度为熔点的物质既可能是

固态、液态

,也可能是

固液共存状态



7.探究实验: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器材】

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盛水的烧杯、试管(装有蜡或海波)、温度计、搅拌器、秒表、(火柴)。



【知识点】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详解和常见简答题汇总,都在这里

【设计实验】

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40℃左右时开始,每隔大约1min记录一次温度;在海波或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



【实验表格】

【知识点】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详解和常见简答题汇总,都在这里

【图象】

物质熔化的温度变化曲线”,甲图为海波,乙图为石蜡。



【知识点】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详解和常见简答题汇总,都在这里

图象需要标明温度。



物质熔化和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

对曲线(1)的分析:



AB段——吸热、温度升高,物质为固态;

BC段(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变,物质状态为固液共存。

CD段——吸热、温度升高,物质为液态。



对曲线(3)的分析:



EF段——放热、温度降低,物质为液态;

FG段(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物质状态为固液共存。

GH段——放热、温度降低,物质为固态。



【注意事项】

石棉网的作用:

均匀热量。

搅拌器的作用:

使物质均匀受热。

图表的作用:

将规律反映在图上,便于总结。

图中应用的是水浴加热法,目的是为了使海波(蜡)均匀受热。

晶体熔化的特点:

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

晶体熔化的条件:

① 温度达到熔点; ② 继续吸热。

非晶体熔化的特点:

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利用和防止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实例:

利用熔化吸热:

用冰保鲜、冷敷给病人降温;吃雪糕解暑。

防止熔化吸热:

雪熔化吸热,多穿衣服,防止感冒。

利用凝固放热:

冬天在菜窖中放几桶水。

凝固放热的坏处:

浇注钢铁时(或马路上刚铺的沥青),凝固放热,产生的高温伤人。



汽化和液化

1.汽化

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汽化的两种方式:

沸腾和蒸发

沸腾:

A.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B.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同一种液体的沸点还与上方的气压有关系。

C.液体沸腾的条件:一是温度达到沸点,二是需要继续吸热。

D.液体沸腾时吸热温度持在沸点不变。



蒸发



定义: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影响蒸发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蒸发的特点: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只发生在液体表面;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吸热。



蒸发致冷:

是指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或自身吸收热量,从而使周围物体或自身温度下降。



蒸发和沸腾的异同:



【知识点】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详解和常见简答题汇总,都在这里



汽化吸热



2.液化

1.定义: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2.液化的两种方法:

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3.气体液化时要

放热



4.常见的液化:

雾和露的形成;冰棒周围的“白气”;冷饮瓶外的水滴。火箭上燃料“氢”和助推剂“氧”都是通过加压的方法变成液态氢和氧的。



5.电冰箱是根据液体蒸发吸热,气体压缩体积液化放热的原理制成的。

                                      

升华和凝华

升华

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

升华



2.物质在升华过程中要

吸收大量的热

,有

制冷

作用。生活中可以利用升华吸热来得到低温。



3.常见的升华现象:

樟脑丸先变小最后不见了;寒冷的冬天,积雪没有熔化却越来越少,最后不见了;用久的灯丝变细。



凝华

1.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

凝华



2.物质在凝华过程中要

放热



3.常见的凝华现象:

玻璃窗上的冰花;霜;用久的灯泡变黑;冰棒上的“白粉”。



常见的简答题

1.炎热的夏天,要将汽水冷却,用质量相等的0 ℃的水或者0 ℃的冰,哪一种效果好,为什么?



0 ℃冰好一些;因为0 ℃的水和0 ℃的冰的温度相同,冷却的效果相同,但0 ℃的冰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冰的冷却效果好一些。



2.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温度为0 ℃的房间里,冰能不能继续熔化?为什么?



冰不能继续熔化;因为熔化的条件是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把正在熔化0 ℃的冰放在0 ℃的房间里,冰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能够继续熔化。



3.医生给病人检查口腔时,常常先把一面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中,这是为什么?



在酒精灯上烧一烧是为了提高镜面的温度,避免由于镜面的温度低,使口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使镜面模糊不清。



4.取一根较粗的铁丝,把它的一端放在炉火上烧一段时间(烧红),然后把烧红的部位插入水盆中,你会

看到铁丝周围出现大量的气泡,并有白气产生,这是什么现象?



由于铁丝温度较高,插入水中后发生局部的沸腾现象,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上升,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气”。



5.冬天在室外,气温很低,手冻得难受,这时往手上呵气,会使手感到暖和些,从锅里取刚出笼的馒头,手烫得难受,这时在手上吹气,又觉得不太烫了。

为什么呵气时感到暖和,而吹气又会减轻烫的感觉呢?



呵气时呵出的水蒸气温度高在手背遇冷液化放热,于是手背感觉暖和;吹气可以加速手上汗液的蒸发吸热,所以手背感觉凉爽。



6.小鹭善于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一天,她从冰箱的冷冻室中拿出一支冰棍,发现冰棍上附着白花花的“粉”;剥去包装纸,看见冰棍在冒“白气”;她把这支冰棍放进茶杯里,过一会儿,茶杯壁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水珠,像是茶杯在“冒汗”。

请你帮小鹭解释“粉”、“白气”和“冒汗”是怎么形成的。



“粉”是冰箱里的水蒸气遇冷放热凝华产生的;“白气”是冰棍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而成的;“冒汗”是茶杯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而成的。



7.夏天,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放入装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过一会儿,

他用吸管搅动冰块,发现这几个冰块“粘”到一起了。

请解释这个现象。



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冰块温度低于O℃,放到水中后水放热降温,冰吸热升温;当冰块附近的水的温度降到O℃时,冰的温度还低于O℃;冰块继续吸热,冰块附近O‘C的水继续放热,凝固成冰。所以冰块会“粘”到一起。

编辑:木梓



标签:知识要点,物态变化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平台:中考物理  ID:zkwl100

【知识点】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详解和常见简答题汇总,都在这里

精彩

推荐

如何让孩子放下手机,狂爱学习?这是我见过的最好做法...

如何答题才能“撩”到阅卷老师?教你踩准阅卷老师的“给分点”(附物理命题隐含条件大全 )

期中备考,做好这四点,想不拿高分都难!

资深物理教师传授教学笔记!物理满分就是这么来的!

最牛班主任: 早读/晚自习/零碎时间这样利用, 学生80%考进重点!

逢考必砸?原因竟是:很多家长和孩子都没有意识到这四点



---------------中考物理 ---------------

相遇学霸 变身大咖

【知识点】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详解和常见简答题汇总,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