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可以喝鸡汤?痛风饮食注意事项
傻大方提示您本文标题是:《痛风可以喝鸡汤?痛风饮食注意事项》。来源是99健康网。
痛风可以喝鸡汤?痛风饮食注意事项。鸡汤|注意事项|嘌呤|尿酸|痛风---
相信大家都听过《舌尖上的中国》这档节目吧。最近这档节目被指出误导痛风患者饮食,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详细的去看看。
鸡汤|注意事项|嘌呤|尿酸|痛风---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未经久煮的鸡汤也不适合在22日晚播出的以养为主题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第四集中,家住广州的郑雅甄在父母的叮咛、指导下逐渐掌握了养生之道,通过煲汤来给自己和家人朋友调养身体。在介绍一道具有滋补养颜效果、名为花胶炖鸡汤的汤品时,特别提到了爸妈喝也很好,不过做法上要有改变,原因是爸爸痛风,喝不了传统老火汤。在制作过程中,郑雅甄通过将鸡腿去皮、去脂肪,以及炖煮不超过3小时的方式来降低嘌呤。
第二天一早,微博名为@sarasaralee的网友在发表的微博中提到给痛风的父亲煲鸡汤,炖几个小时的鸡,那得有多少嘌呤呀!说是把脂肪切了炖,那也没有用。正确的是急性痛风发作时不要吃鸡。慢性或者平时,去皮,煮,把水倒掉,重复几次。然后只吃鸡肉,同时指出,这样播出,痛风病人也按照电视里面炖鸡汤吃,谁负责?
这条微博在数小时内得到了数千网友的转发、评论,不少自己或家中有类似病患的网友还纷纷在微博下跟帖、咨询。采访人员在@sarasaralee的微博主页中看到,今年1月,这位网友在网上晒出了自己的注册营养师证书,且采访人员在中华营养学会注册营养师工作委员会的官方网站上也查询到了该证书。
鸡汤|注意事项|嘌呤|尿酸|痛风---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连吃肉也要有前提上海某痛风专家当晚也收看了这期讲述了不少药膳故事的纪录片节目,在他看来,片中郑雅甄的做法的确欠妥。
由于痛风是慢性嘌呤代谢障碍所导致的疾病,嘌呤在体内转化后会产生过多尿酸,导致痛风旧病复发或加重病情。而嘌呤是亲水性物质,特别容易溶于水中,因此,排骨汤、鸡汤、羊肉汤、火锅汤等肉汤中嘌呤含量很高,且煮的时间越长,嘌呤溶解于汤中越多。一般我们都不太主张痛风患者喝这类‘荤汤’,煮的时间再短,相对而言嘌呤含量还是高的,熬汤以后可以吃一些汤里的肉,但汤一定不要喝。就连吃肉,也是要在长期服药、病情稳定的前提下,痛风患者才能适当进食。
痛风患者饮食注意事项
1.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多选用牛奶、奶酪、脱脂奶粉和蛋类,它们所含嘌呤少;但不要喝酸奶,因为它含乳酸较多,对痛风患者不利。尽量别吃肉、禽、鱼类,如一定要吃,应将肉煮沸后弃汤食用。这是因为嘌呤易溶于水,汤中含量很高。
鸡汤|注意事项|嘌呤|尿酸|痛风---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2.避免饮酒酒精具有抑制尿酸排泄的作用,长期少量饮酒还可刺激嘌呤合成增加,尤其是喝酒时再吃肉禽类食品,会使嘌呤的摄入量加倍。
3.忌食火锅
这是因为火锅原料主要是动物内脏、虾、贝类、海鲜,再饮啤酒,自然是火上添油了。调查证明:涮一次火锅比一顿正餐摄入嘌呤高10倍,甚至数十倍。
4.禁酒
酒精可诱发痛风发作并加重病情,应绝对禁止痛风患者饮酒;痛风患者在喝咖啡、茶、可乐时也不可太浓、喝得太多。
5.禁食含嘌呤高的食物
含嘌呤高的食物有动物内脏、鱼虾、蛤蛎、牛羊肉类及碗豆等,痛风患者要尽量少吃或不吃。痛风患者应多吃嘌呤含量少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面包、黄瓜、番茄等,以减少外源性嘌呤进入体内,降低血尿酸水平。
痛风怎么预防
1.防止受寒和过度劳累
受寒过劳可使人的自主神经调节紊乱,易致体表及内脏血管收缩,从而引起尿酸排泄减少。因而痛风病人要在寒冷季节穿暖和些,避免受寒,避免过分劳累和精神紧张。
2.防止高血脂
高血脂不但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同样也可引起代谢障碍,影响尿酸排泄而患痛风。主要的办法是控制饮食,吃低脂、清淡易消化食物。
3.防止剧烈运动
剧烈运动所产生的乳酸可抑肾小管排泄尿酸而使血中尿酸升高,又因出汗增多而使血容量下降,肾排尿酸量下降,导致痛风。
4.避免长途步行
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往往与病人长途步行、关节扭伤、穿鞋不适及过度活动等因素有关,这可能系局部组织损伤后,尿酸盐的脱落所致。因此,痛风病人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精神紧张、感染、手术,穿鞋要舒适,勿使关节损伤。一般不主张痛风病人跑步或进行长途步行旅游。
- 经期可以喝矿泉水吗
- 宝宝几个月可以喝酸奶?又如何帮宝宝选购酸奶呢?
- 开学了!家长们看看最坑孩儿的三碗鸡汤,80%家庭已中招!
- 我生儿子婆婆给我送鸡汤,医生跟我耳语,我把鸡汤倒掉提离婚
- 先喝汤面更香,白象珍骨汤猪骨\/牛肉\/鸡汤4口味方便面20袋整箱3
- 我生儿子婆婆给我送鸡汤,医生在我耳边耳语,我把鸡汤倒掉提离婚
- 熬鸡汤用什么锅比较好
- 治痛风,你想知道的全在这里!
- NASA高层说如果在火星发现水就喝了它,那么火星的液态水可以喝吗
- 专家痛斥《舌尖3》:为痛风患者煲鸡汤误导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