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丨“是药三分毒”这句话 ,99%的人都理解错了
入合规交流微信/Q群、广告/异业合作、投稿等
请联系 CIO小助手 (微信号: 13925117001
为什么大家都说药有“三分”毒呢?
“是药三分毒”这句话究竟起源于何处?
这其中的“毒”指的又是什么?
既然“是药三分毒”,
那么,
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吃药这件事呢?
为什么说“是药三分毒”?
在古代,人们习惯用“三”来表示多数。比如三思而后行、三缄其口。所以,古人常说“是药三分毒”,而不说“是药四分毒”或者“是药五分毒”。“是药三分毒”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追溯其根源却无从查证,后人推测其理论出处为两千年前,成书于战国或者西汉时期的《黄帝内经》。
何谓“毒”
广义认为,第一,古人将药与毒并列,认为药即毒,毒即药,毒药是一切药物的总称。第二,古人认为“毒”指药物的“偏性”, 常用药物来“以偏纠偏” 和“以毒攻毒”。第三,古人用“毒性”来表示药物作用的强弱。
到了现代,人们对“是药三分毒”中“毒”的理解逐渐偏于狭义。现代药理学理论认为“毒”是指药物的毒副作用。放在今天,“是药三分毒”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凡是药物都具有毒副作用。药物是把双刃剑,既能治病,亦能致病,都会产生不良反应。但是,由于个体差异的原因,其发生的严重程度可能表现不一。
“不随便”而非“不能”吃药
源于对“是药三分毒”产生的恐惧感,有些人生病后不敢吃药,选择拖延的方法,让身体自我调整,可往往会耽误治疗时机,小病拖成大病,最后不得不住院治疗。“是药三分毒”不是告诉我们,药物有“毒”,“不能”吃药,而是 “不随便”吃药。
温馨提示
这些方法有助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科学选择和服用药物,不随便吃药,可有效避免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患者就诊时,需要主动告诉医生自己对哪些药物成分过敏,以避免开具含此类药物成分的药物。
应合理安排服药时间,如有胃肠道不良反应的药物应尽量在饭后半小时后服用。
很多患者患有不止一种疾病,有些人甚至需要服用七八种以上的药物。
大多数药物需经肝药酶的代谢,药物同时服用往往会发生相互作用,增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所以,除非医生特殊交代需同服的药物外,其他药品应尽量单独服用,西药和中药间尽量间隔半小时以上。尽量选择缓、控释制剂,一般每天仅需服用1次,可大大提高依从率。
吃药前,必须看药品说明书,了解药品发生不良反应的症状。
对说明书中不良反应较多,注意事项较多的药品,吃药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服药,并注意观察。一般来说,大多数药物的不良反应,人体可耐受,用药一段时间后,机体会适应,症状会自然减轻。如身体耐受不了,应立即停药,去医院寻求医生或者药师的指导。
来源:互联网
点击“阅读原文”
与专家一对一交流
- 厕所革命让公厕无异味有WiFi!这是一篇有味道的科普,慎点!
- 长成大姑娘了,你有些该知道的事儿
- 【漾濞科普】早春运动 记住避开这些流行错(一)
- 知识是写作的物质基础,这句话对不对
- 【科普V视】为什么手机信号满格,网速却很慢?
- 【图说科普】你“背”职场“qian”规则了吗?
- 科普不能只“科”不“普”
- 穷小子中了彩票100万,亲戚好友都来借钱,他却说了这句话..
- 有谁了解过超霸一次性锂锰电池,求科普?
- 科普视频:柚子皮能吸附空气中的甲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