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指一算,已预测出你寒假里的十大“神”表现!
寒假到了尾声,同学们的假期生活是怎么度过的呢?
人在一个熟悉又舒适的区域里,会习惯性地变懒,然后再堕落,直到假期结束。
下面列出了十大标签,你会占了几条?
1、中午起床
“起床吃饭啦,快十二点了。”此时,你妈又厌烦着喊你起床。
回家没几天,你的生活作息完全被打乱。不用上课,不用早起,没有迟到,没有考试,不用奔波早餐,不用担心好梦被打断,也不用搞卫生和整理内务,每一天,你都是“睡到自然醒”。
晚起是假期的常态。相信大部分同学的假期,都是从中午开始的。
可是,总有人在努力,总有人在学习。当你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别人已经看了半本书,做了一套题。
2、
晚上12时后睡觉
说好的早睡早起身体好,说好的养生,一到假期,你们就抛诸脑后。原来每天晚起是有原因的。晚睡晚起的你,每天都在作死,把熬夜说的理所当然。
有的人熬夜是为了等某个人,有的人熬夜是为了没写完的作业,有的人纯粹是为了王者荣耀或者某部电视连续剧,还有蹦迪K歌,看午夜场电影......各种活动各种理由让你堕落到12点以后才睡觉。
3、
时间都花在手机上
90后的一代,总是手机不离手。
很多学生缺乏假期生活规划,没有合理的假期生活时间表,基本上处于混沌状态,每天无所事事。
在聚会上,不知道做什么,说什么,那看手机好了。在晚上,睡不着,那玩会手机吧。不是我们有多喜欢游戏,有多喜欢看小说,追电视剧。而是那个虚拟的世界,填充了我们生活的空白。
于是上网聊天,上网游戏,上网购物,上网看影视,上网看小说,上网交友,成了名副其实的“低头族”“手机控”。
4、
对很多事没兴趣
张嘴必说“没劲”,闭嘴则曰“没意思”,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不知道自己不喜欢做什么,每次假期都百无聊赖却不肯迈出寻找自我兴趣的第一步。
说好的见想见的人,做想做的梦,去想去的地方,学想学的知识?到头来,没有一件事是能坚持下来的。
5、
莫名烦躁
“学生”这个标签被赋予太多意义,要求你有能力、有文化、高素质。家里人不懂的成语会先来问你,小孩子不会写作业也会找你,甚至还得负责修玩具,修电器,动不动家里人就来一句:“连这都不会呀!”隔壁大妈还会不停学习怎么样?期末考试考了多少分呀?即使寒假在家,很多学生还是会时不时处于焦虑烦躁状态。
6、
严重缺乏锻炼
放假了,没有了学习重压,生活以另一种节奏展开,如果说上学期间是有规律有规化的生活,那么假期生活在一些同学眼里就变成了“猪”一般的生活,吃了睡,睡了吃,吃了还要睡,睡了还要吃。
上学时候可能还会与同学一起打打球、跑跑步。放假了,同学们都回家了,自己也没有伴了,于是这些体育运动也都停了下来,体力变得越来越差,每逢佳节胖三斤,健康严重受损。
7、
沉迷游戏
不可否认,游戏已经是时代的必需品,是学生堕落的一个助手。
一边王者,一边吃鸡;一会养野男人,一会养你的蛙;整个假期,沉迷游戏,无法自拔。
8、
三餐饮食不均
三餐饮食不均,一天只吃两顿或凌晨一两点吃一顿,这是许多学生放假期间的通病,因为“中午起床、晚上12时后睡觉、越来越懒”,所以三餐是不可能均衡和规律的,基本上早餐移至中午,午餐移至下午或晚餐,然后夜里需要加夜宵。
除了饮食不规律外,就是严重的偏食,肉类产品摄入过多,蔬菜和水果则相对摄入较少,零食和饮料摄入太多,白开水喝得较少,因为饮食不规律引发的健康问题时有发生。
9、
与家人缺少交流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父母的絮叨让人心烦,父母的规矩让人恼怒,父母的关心变成了刨根问底,父母的想法儿变得不可理喻......总之,父母有许多做法已经让你看不惯,甚至让你不习惯,原本亲近的父母似乎一夜间变得陌生了。你可能不愿意,甚至不屑于与他们沟通。年少轻狂时,总是忽略家的作用,青春成长时,往往离经叛道,大脑中的知识越来越多,越觉得父母絮叨甚至有些幼稚,父母越是劝导就越是反感,甚至经常与他们采取敌对的措施。
10、
越来越懒
懒癌发作,越来越懒。你很棒,你竟然看到了最后... ...
校园生活固然精彩,但假期也要过得充实有意义。陪陪家人、看几部好电影、列一份读书清单……这还不够,最重要的还是不要荒废了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