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的恋爱

傻大方提示您本文标题是:《新生代农民工的恋爱》。来源是守护时间。

新生代农民工的恋爱。农民|恋爱|农民工|婚恋|媒人|新生代|择偶---


农民|恋爱|农民工|婚恋|媒人|新生代|择偶---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的恋爱

1、追求浪漫的现代婚恋消费

尚·布希亚曾经说过:农民的消费兴趣与优越的上流阶层、有文化素养的中等阶级不一样,“这是因为他们既无暇亦无金钱,但是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尚未参与感染其他阶级的文化吸收现象”。工作、生活在城市中的新生代农民工,由于长期受城市居民消费现象耳濡目染,其消费观与城市居民日趋一致。在恋爱过程中,他们没有了田间地头约会,没有了荷包、鞋垫传情,书信也被逐渐淘汰;他们逐渐学会了城里人的浪漫,通过送鲜花、发短信或打电话向对方示爱。有调查显示,2成以上青年农民工花掉收入的一半来谈恋爱制造浪漫,而4 成青年农民工的恋爱费用占到了收入的1/4-1/2。

农民|恋爱|农民工|婚恋|媒人|新生代|择偶---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的恋爱

2、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择偶标准

择偶是建立家庭不可或缺的前奏,择偶标准作为每个人心中寻求婚配对象的期望模式,不仅体现了个人意志与好恶,同时也包含了家庭制度、社会价值和风俗习惯的影响。在传统型择偶中,择偶更多考虑的是情感以外的其他因素,如家族利益、门当户对等,而在现代型择偶中,当事人的感情因素、个人感受成为择偶的重要标尺。

在现代城市文明长期影响下,新生代农民工越来越将婚姻看成是个人决定的事情,而非关系家族利益的因素。在择偶的过程中,他们开始更注重精神因素,更加突出人品的吸引和共同志趣,“谈得来”、“感情好”、“有共同语言”等现代择偶因素越来越受重视,而家庭背景、政治成分等传统择偶标准逐渐被淡化。调查显示,在上海务工的绝大多数的青年农民工的择偶标准前三位的分别是人品、感情和能力。

另外,有调查显示,超过四成人表示选择结婚对象首选老乡,因为有共同的语言和生活习惯,其中19.2%的人还明确要回家乡选,对双方家庭有保障。这种务实的婚恋观和传统农民工几乎一致。女性青年民工对婚姻爱情的期许比男性高,她们中的一部分把“有房”、“有车”、“有钱”、“城市人”作为恋爱结婚的重要条件,期待与一个经济条件优越或者具有城市户口的对象建立婚恋关系,以便早日摆脱经济生活拮据的状况、早日融入城市。这些都深刻体现着“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的传统婚恋思想。

农民|恋爱|农民工|婚恋|媒人|新生代|择偶---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的恋爱

3、多样化择偶方式与传统择偶途径并存

择偶途径,即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相识并进而结合为配偶。由于传统婚姻关系着家族利益,当事人无法摆脱家族的控制,其择偶自主性不强,与配偶结识方式大多是“媒妁之言”;而在现代婚姻中,爱情是成为择偶的首要目的,择偶主动权回归当事者本人,择偶自主性增大、择偶途径多样化。

新生代农民工的择偶过程由以媒人为中介的传统婚配模式,向自主结识、自由恋爱的现代婚恋模式方向发展,他们更多地表现出自主结识的意愿。城市工作使男女青年交往频率增多和交往范围扩大,为他们自由择偶提供了可能;日益发达的各种交通、通讯设施,也为他们的自由交往提供了方便,“媒人”也由原来的亲戚、朋友等熟人圈子,逐步向具有现代气息的婚介所、报纸、杂志、电视台、网络等媒介扩展。有调查显示,老一代农民工有52.7%是自己认识的,有42.7%是通过朋友家人介绍的,而新生代农民工主张自由恋爱,有75.9%是自己认识的。

新生代农民工渴望自主的婚恋模式,但网络上曾流传的一句话:“新生代农民工,‘媒婆’喊你回家相亲!”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在市场化的情境和边缘化的身份之下,新生代农民工中盛行的相亲这种传统择偶途径和另一种新型婚姻模式——“闪婚”。在闪婚的过程中,陌生男女双方由亲戚或媒人介绍认识,并迅速结婚,在整个过程中,亲戚或者媒人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这样的择偶方式更大程度上带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婚姻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