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倾听者”到“发声者”

这是一篇关注度很高的文章!说的是《从“倾听者”到“发声者”》。该文章已被转发很多次了,你也来转一下吧。

正文开始:





对于“两会”,我并不陌生。只是,我并没有想过,有一天我会从一个两会的倾听者、报道者,转型为一个亲身参与到政治协商过程中,开始建言献策的发声者。





很荣幸,我以一名一线记者的身份,成为第十五届市政协委员。我是新闻界的老兵,但拥有政协委员这个身份之后,却只觉诚惶诚恐。





从成都市两会,四川省两会,再到全国两会,我参与报道了十多年。2013年,我曾经在部长通道上,拦下多个部长,连拖带拽地把他们推到“守株待兔”的媒体面前,回应社会关切。





那以后,我多了一个“拦部姐”的称号。而不久之后,部长通道不再需要“拦部姐”了,因为部长们更主动地走向发布台亮相发声,真诚沟通。





我也曾采访过很多代表委员,有人连续数年呼吁税收法定,有人一直坚持建议“开放二孩”。当声音最终变成现实之后,普通市民享受政策红利,而他们这些发声者却又默默地开始关注新的问题。





他们,不仅仅是制度进步的见证者,更是推动者。而建言献策带来了现实的改变,大概是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或是人大代表最感骄傲的时刻。





如今,我也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





作为一名记者,我一直给自己的定位是两会的倾听者、报道者、观察者,但有一天我自己身上的标签多了“政协委员”这四个字之后,压力和责任油然而生。





报到第一天,我领到了委员证和厚厚一摞材料,这意味着作为一名政协委员的履职生涯正式开始。新时代成都“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如何达成,如何让天更蓝水更清,如何让教育更公平,看病更方便,如何让每一位市民的出行更方便……这些问题,以前作为记者想到的是如何采访获得有价值的回应。而现在,我要做的是,自己如何能尽一份微薄的力量,从而推动一个个社会关切的问题得以解决。





政协委员,并不只是一份荣誉,更重要的是承担和责任。第一天的委员培训中,十四届市政协委员朱锐的话让我印象深刻,作为政协委员发声,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是为了说出广大市民最关注最期盼解决的问题。





我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从倾听者变为发声者,我要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我发出的声音是否能为这座我们共同热爱的城市带来些许的改变?我发出的声音能否和普通市民息息相关?





使命在肩,不敢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