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从哪里来?我离不开的Web
小溪/文
曾珊 等/审校
如今,无论你在世界上哪个角落,每天打开计算机只要连上网络就仿佛打开了通往世界的一扇窗。点点鼠标,翻翻网页,就能轻松浏览世界各地的信息并能方便地与人沟通和交流,文字、图片、音乐、视频……,随心所欲,多么奇妙。知道么,这一切都与Web有关,全世界几乎有一半人已离不开它了。
什么是Web?Web是World Wide Web(全球广域网)的简称(也有简称WWW、3W、或W3),它的中文名称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定译为“万维网”——这被认为是“神来之译”,因为万维网三个拼音首字母也恰好都是W。
使用Web的人不少,但真正了解Web起源的人并不算多。Web从哪里来?实际上,Web始于粒子物理研究中的一个技术构想,发明人是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工作的英国人伯纳斯-李(Tim Bernes-Lee)。Web后来发展为全球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为全世界的信息交流和传播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大大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本文简要介绍发明Web的背景以及Web的意义。
Web的发明人伯纳斯-李(图片来自网络)
I. 相关术语
提到网络,互联网、因特网、万维网等术语挺容易混淆,它们是一回事还是各不相干?如果是不同的概念,那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互联网internet
两台或两台以上的电子设备,不论用何种技术连接形成网络,只要它们能相互通信,该网络就可以称为互联网了。国际上互联网所对应的英文是internet(首字母i是小写的)。
因特网Internet
因特网,又叫做国际互联网,是一个全球性的巨大的计算机网络体系,它把全球数百万个计算机网络和数亿台计算机主机连接起来,包含了无穷无尽的信息资源,向全世界提供信息服务。它是一组全球信息资源的总汇。国际上因特网对应的英文是Internet(首字母I是大写的)。
因特网基于一种“TCP/IP”协议使不同的电子设备可以相互通信。TCP/IP协议定义了电子设备如何连入因特网,也定义了数据在各设备之间传输的标准。(局域网也可使用TCP/IP协议,但局域网没有公网地址)。
万维网Web
浏览器是指客户端常用的某种程序,可显示网页中的文档内容,包括文字、图像等信息,还包括连接其他网址的超链接(从一个网页中的某个对象指向另一个目标的连接关系,连接目标可以是本网页上不同位置的其它对象,也可以是另一个网页上的不同对象),有利于客户端用户迅速、方便地浏览各种信息。
HTTP是一种超文本传输协议,负责将超文本(用超链接的方法将各种不同空间的文字信息组织在一起的网状文本)从服务端传输到客户浏览器,不仅保证正确快速地传输超文本文档,还具有确定传输文档中的哪一部分以及哪部分的内容首先显示等功能,使浏览器更加高效。
万维网Web分为Web客户端和Web服务器程序,是一个由许多互相链接的超文本组成的系统,通过互联网访问。在这个系统中,每个有用的事物,称为一个“资源”;并且由一个全局“统一资源标识符”(URI)标识;这些资源通过HTTP协议传送给用户,而用户通过点击链接来获得资源。Web具有全球性、动态交互、跨平台等特性,可为用户在因特网上查找、浏览信息提供全新的最图形化的直观界面(包含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并可以相互链接)。
II. Web的背景
综上所述,Web是建立在因特网上的一种网络服务,它使网络由计算机间的连接扩展到了信息的连接,这可是因特网发展历程中里程碑级的重大成果。要了解Web的诞生背景,需简单回顾一下因特网的发展历程。
阿帕网ARPAnet
因特网的前身是阿帕网(ARPAnet),说起阿帕网的建立还真有些戏剧性。
1966年,毕业于美国德州大学实验心理学专业的泰勒(Robert Taylor)在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信息处理技术办公室任主管。泰勒的办公室位于五角大楼中,他的办公桌上有3台电脑终端,分别与远处的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圣莫妮卡市的主机相连。这3台电脑使用的操作系统不同,泰勒被每台电脑各自为营的上机步骤弄得心烦意乱,他发誓要“想办法将这些活宝连接到一起”。
泰勒(Robert Taylor)(图片来自网络)
泰勒本身并不是网络专家,但他是心理学专业毕业的,他依照人类神经网络的构图很快弄出了一个电脑网络系统的设想。泰勒来到当时ARPA署长赫兹菲尔德(Charles Herzfeld)的办公室,用20分钟描述了自己的设想:由ARPA出资创建一个小型的试验性互联网络,先设少量节点,成功后再逐步扩大。他对赫兹菲尔德介绍说这种由多条通道构成的网络系统很可靠,如果发生战争,即使某个节点被毁,国防部的命令仍能通过网络的其它节点传送。估计,是这一点打动了赫兹费尔德。令泰勒没想到的是,赫兹费尔德竟然随即同意为此拨款100万美元,项目的名称是ARPAnet。
泰勒开始组建研究队伍,他想尽办法才请到了在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研究计算机网络通信的罗伯茨(Larry Roberts)来担任项目的技术负责人。
罗伯茨(Larry Roberts)(图片来自网络)
这位罗伯茨可不是一般之人,他从小就是“学霸”,智商很高,在软件设计以及通讯技术等方面具有超凡的能力。当罗伯茨开始思考阿帕网构架时,发现面临的问题很多,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已有的网络传输理论与技术中没有一种能真正解决不同型号计算机之间相互兼容的问题。
1967年10月,罗伯茨发表了题为《多电脑网络与电脑间通信(Multiple Computer Networks and Intercomputer Communication)》的论文,提出了阿帕网的框架设想,他选择“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作为阿帕网的数据传输标准。
分组交换是指将需要传输的数据分割成小份,这样传输时就不易造成传输线路的拥堵,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这个概念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克兰罗克(Leonard Kleinrock)1964年在自己的博士论文中提出的。他凭借自己深厚的数学功底奠定了分组交换的理论基础(他后来成为阿帕网团队的一员,亲手实现了分组交换)。
克兰罗克(Leonard Kleinrock)(图片来自网络)
当时,参与英国第一台计算机研制的戴维斯(Donald Watts Davies)也开发出了分组交换的技术。1967年,这两个研发团队联手,最终将分组交换技术成功用于阿帕网。
1968年6月,罗伯茨提交了一份题为《资源共享的电脑网络(Resource Sharing Computer Networks)》的初步设计方案,提出在美国选择4个节点(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UCSB)、犹他大学(Utah)和斯坦福研究所(SRI))进行试验。最伤脑筋的是4个节点的计算机机型完全不同,怎么才能让它们实现相互通信呢?
解决这个问题的是克拉克(James Clark),他提出的办法是:只需在提供资源的主机和网络之间安装一台“接口信息处理器IMP(Interface Message Processor)”,用来接受远程传来的信息并转为本地电脑使用的格式,负责线路的调度。(注:IMP就是如今网络最关键的设备——路由器的雏形)
克拉克(James Clark)(图片来自网络)
“分组交换”与“接口信息处理器”这两项关键技术的结合为阿帕网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创造出一种更高效、更安全的数据传递模式。
阿帕网的逻辑图(1969年)(图片来自网络)
罗伯茨领导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协同攻关,终于于1969年10月29日,完成了首个数据包通过阿帕网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出发,经过漫长的海岸线,完整无误地抵达斯坦福研究所(SRI)的实验。随后又完成了其它3个节点的数据传输试验。
最初的阿帕网只有4个节点,一年之后就扩展到15个节点。1972年10月,来自美国各地的共计40台电脑通过网络成功实现互联,并在首届国际计算机通讯大会(ICCC)上展示了阿帕网的成功。1973年,阿帕网就连到了英国和挪威。
TCP/IP协议
有了阿帕网奠定的基础,因特网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
这里要介绍一项关键技术——“TCP/IP协议”。
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的卡恩(Robert Elliot Kahn)博士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1969年,位于麻省的BBN科技公司承揽了阿帕网的接口信息处理机IMP的研制任务,卡恩参加了此项目并负责接口信息处理器(IMP)的系统设计。1972年卡恩前往ARPA协助罗伯茨工作。
卡恩(RobertKahn)(图片来自网络)
瑟夫(Vinton G. Cerf)博士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他当时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克兰罗克(就是那位提出分组交换概念的计算机专家)手下工作,有机会参加了第一台接口信息处理器IMP的安装调试。由于经常与卡恩一起工作,他们两人成为密友。
瑟夫(Vinton G. Cerf)(图片来自网络)
20世纪70年代初期,计算机的种类五花八门,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各自使用不同的语言,相当于不同语种的人之间沟通非常困难。只有大家都遵循一种能够相通的语言,在网络领域被称为“通信协议”,所有的信息才能通过网络准确地传达。
瑟夫和卡恩为开发这种通信协议绞尽脑汁。1974年5月,瑟夫和卡恩在IEEE期刊上发表了题为《关于分组交换的网络通信协议(A Protocol for Packet Network Intercommunication)》的论文,提出了用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网际互连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来实现计算机网络之间的互连。
“A Protocol for Packet Network Intercommunication”, IEEE, Vol Com-22, No 5 May 1974(图片来自网络)
经过不断改进,TCP/IP协议于1978年基本完成。其中,IP协议为每一台联网设备指定一个地址(相当于每家的门牌地址),而TCP协议负责发现传输的问题,只要发现不符合传输标准的数据就发出要求重新传输的信号,直到所有的数据正确到达目的地。
1983年1月1日,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决定阿帕网以TCP/IP协议取代的旧网络核心协议NCP(Network Core Protocol),作为所有主机必须遵守的共同协议,这为阿帕网之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TCP/IP虽然不是最早开发的通信协议,但它结束了旧通信协议的多方割据状态,形成了一种统一的标准。
瑟夫和卡恩决定不申请TCP/IP的专利,将TCP/IP的规范和技术提供自由分享,目的是使任何厂家生产的计算机都能免费实现相互通信。20世纪90年代中期,TCP/IP得到了更大范围的推广,加之另几项重要网络技术的出现,如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和浏览器等,导致了因特网应用的飞速发展。
III. Web诞生在CERN
英国人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1976年毕业于牛津大学物理学专业。1980年,他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找到一个软件咨询员的工作(为期半年)。伯纳斯-李发现,CERN的研究人员分布在世界各地,为了便于自己记住这些人与项目的关联关系,他编写了一个程序(称为ENQUIRE,是个超文本在线编辑数据库),可用随机关联的方法存储信息数据(注:这个程序与伯纳斯-李后来的发明有相同的核心思路)。
20世纪80年代初期,互相连接的电脑网络已形成,只是由于人们使用的计算机品牌不同,因而保存文档、菜单等文件的格式各不相同,复杂的操作过程以及网络权限的限制对因特网的发展有不小的阻碍。
1984年伯纳斯-李成为CERN的正式雇员。当时,CERN散布在世界各地几十个国家的研究人员经常要相互传递工作文档和数据,但完成此事却相当繁琐。不同的计算机上有不同的信息,想得到需要的信息必须登录到不同的电脑,这就要必须学习不同类型计算机的操作程序,这使科学家们难以方便地分享信息。
当时,为使各类文件格式与CERN的主机兼容,担任CERN软件工程师的伯纳斯-李经常要为不同的电脑编写数据导出软件,这让他觉得十分沮丧。他一直在思考,有没有可能开发一个能将不同种类计算机储存文件统一起来的工具?
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图片来自网络)
1989年3月,伯纳斯-李向自己的上司森德尔(Mike Sendall)递交了一份《关于信息管理的一个建议》,他建议用超文本的功能(Hypertext)连接CERN的各个实验室,简单、便捷的操作就可共享信息,系统建成后还可能扩展到全世界。
森德尔在建议书的封面上批示“Vague,but exciting”,意思是“不够明确,但令人兴奋”,可能森德尔认为发展网络技术并不是CERN的官方项目?
伯纳斯-李的第一份建议书(图片来自http://info.cern.ch/Proposal.html)
其实,超文本的概念是尼尔森(TedNelson)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超文本是指创造一种通过计算机处理文本信息的方法,将各种信息链接在一起,使人们能不受任何限制地读取。20世纪80年代关于超文本技术的学术论文很多,但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将超文本作为一种新型文本,只有伯纳斯-李的脑洞更大,他想到了将超文本技术应用于计算机网络。
虽然上司森德尔此次的批示有点暧昧,没有明确支持伯纳斯-李的建议,不过伯纳斯-李并不灰心,他继续修改、完善自己的建议,加入了对超文本技术开发步骤以及应用前景的阐述。再一次递交建议之后,他得到一笔可以购买一台NeXT计算机的经费。森德尔对伯纳斯-李说:“为什么不试试用这台机器搞搞你的超文本玩意呢?”伯纳斯-李由此与几位同事开始了相关试验系统的开发。
在一段时间内,伯纳斯-李陆续完成了运行试验系统所需的最基础技术的开发,包括:文件地址位置的命名URI(全球的统一资源定位)、超文本通信协议HTTP(数据传输协议,实现分布式的信息共享)和创建网页链接的HTML(超文本标识语言)等。
1990年12月,伯纳斯-李以自己的NeXT电脑为服务器,架设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Web网站,域名为Info.cern.ch(至今还保留着)。当时,它仅在CERN内部使用,允许用户进行文档和信息交流。实际上它是个CERN内部电话号码簿的查询服务网页(保存了约10000名CERN成员的电话号码),但它却是世界上第一个所见即所得的超文本浏览/编辑器,用户使用起来十分方便,也让伯纳斯-李的同事们以及CERN的领导们理解了web的意义。
1991年8月6日,可以算个值得纪念的日子,Web网站首次在因特网上公开亮相(网页URL: http://info.cern.ch),并允许CERN以外的人员受邀加入。在这之后,伯纳斯-李忙于Web的改进及宣传。
伯纳斯-李制作的“世界上第一个Web网”(图片来自网络)
伯纳斯-李使用的NeXT计算机,后来成为世界上首台Web服务器(图片来自网络)
伯纳斯-李(图片来自http://home.cern/about/topics/birth-web/where-web-was-born)
伯纳斯-李电脑上CERN浏览器的网页截图(1990年)(图片来自http://info.cern.ch/NextBrowser.html)
在法国安纳西召开的“高能物理计算研讨会”(1992年9月)上伯纳斯-李展示的图片(图片来自网络)
1993年4月30日,是个有特殊意义的日子。CERN正式决定将Web软件放到因特网的公共领域,并宣布Web软件可对任何人开放,不收取任何费用。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关键问题——CERN和伯纳斯-李放弃了为Web技术申请专利。
伯纳斯-李在他撰写的“编织万维网(Weaving the Web)”一书中描述:“1993年CERN一位所长签发了一个声明,并盖了CERN的印章。声明说CERN允许任何人可以无偿地使用因特网的协议及其代码,用以建造服务器或浏览器,提供别人使用或出售,没有任何版权或其他限制。”伯纳斯-李为此非常高兴!
1993年4月30日,CERN正式宣布Web技术向所有人开放(图片来自http://cds.cern.ch/record/1164399)
伯纳斯-李撰写的《Weaving the Web》(图片来自网络)
1994年5月25日-27日,CERN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了第一次关于Web的国际研讨会(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World-Wide Web),这次会议的盛况空前,有380名参与者。伯纳斯-李做主讲并回答问题,参会人员都预感到世界上即将发生一个重大事件而群情振奋。伯纳斯-李报告时在屏幕上专门打出一张世界地图,用颜色标明已推广Web技术的国家(当时主要集中在欧美各国),然后刻意指着中国区域预言说这里也快了!(当时中科院高能所正组织策划在国内启动Web技术)
因特网在全世界爆炸性的普及,还需提到并感谢另一位有才华的年青人安德森(Marc Andreessen)。1992年下半年,安德森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国家超级计算机应用中心NCSA(National Center for Supercomputing Applications)工作。由于当时因特网上的信息检索工具Gopher、Web等都只支持文本不支持图像,安德森想到:如果浏览器能加上图形功能,上网就会更有意思了。他和NCSA的同事合作,开始进行全新浏览器Mosaic的开发工作。
安德森(Marc Andreessen)(图片来自网络)
其实,那时Gopher比Web名气大,在Web出现之前,Gopher是当时因特网上最主要的信息检索工具,它将文件组织成索引,使用方便,并允许用户使用层叠结构的菜单与文件,以发现和检索信息。但因Web软件对公众开放,而Gopher却宣布不再免费,造成大量用户从Gopher转向Web,安德森也由此决定基于Web网络协议来开发新型的浏览器。(注:后来的一些新浏览器,如火狐、IE等,均基于Web网络协议开发)
1993年初,世界上第一个可以显示图片的浏览器Mosaic-Alpha版(运行于Unix平台)发布,9月份Mosaic-1.0版(运行于Apple Macintosh、Microsoft Windows平台)发布。Mosaic的界面简洁,网页展示区域很宽,为Web的超文本语言增添了全新的特点,不但可以显示图像,还能循环展示GIF动图,用户不用特别掌握电脑方面的专业知识,也不用经过任何特殊训练,用小小的鼠标就可以方便地浏览Web网的内容。原来仅在技术专家之间进行的网络通信一下变成了寻常百姓都能理解的有趣事情。
初期的Mosaic浏览器(图片来自网络)
Mosaic因此大获成功,成为首个被大众普遍接受的浏览器,使更多的人了解了因特网,当时的Mosaic似乎成了Web浏览器的标准。正因Web的开放性,人们发现,用Mosaic浏览器将文件发给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任何人,不但快捷且费用几乎为零。几个星期内,世界各地的用户下载了数以十万计的Mosaic浏览器软件拷贝。Mosaic为Web带来了极大活力,Web服务器站点的数量也随之飞速增长。从1991至1994年,伯纳斯-李建立的第一个Web网站(info.cern.ch)的访问量竟翻了100倍。
伯纳斯-李也曾想创立公司研发自己的网页浏览器,但为了推动Web走向世界,他放弃了这一念头,选择了商业之外的另一种做法。
1994年10月,伯纳斯-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创立了Web联盟(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WWWC),邀请了微软、网景、苹果、IBM等155家公司和研究机构,共同研究Web的技术标准化,为Web走向世界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1997年4月,伯纳斯-李在参加第6届国际Web大会时对采访他的记者说:“ Web最初的设想是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的。这就是增强个人的能力,提高社会的效率,把电脑的功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在我们做出决定的时候,不能只是想着电脑和网络,我们必须想着人民。
伯纳斯-李(图片来自网络)
IV. 终获图灵奖
伯纳斯-李无偿地把自己发明的Web推广到全世界,1999年被美国著名的《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100个人物之一,2003年获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予的“大英帝国司令勋章爵士”,2004年获芬兰首届“千年技术奖”,2014年获“伊丽莎白女王工程奖”勋章。
2016年,伯纳斯-李终于获得了由美国计算机协会(ACM)颁发的图灵奖(A.M. Turing Award),该奖项是全球范围内计算机科学领域最负盛名的大奖,通常被称为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奖项的100万美元奖金由Google提供)。ACM发布的公告赞誉伯纳斯-李发明了Web、第一个网络浏览器、以及允许网络扩展的基本协议和算法。(注:2016年是图灵奖设立的五十周年)
伯纳斯-李终获2016年ACM“图灵奖”(图片来自网络)
图灵奖杯(图片来自网络)
Google、百度、阿里巴巴、亚马逊、Facebook,以及所有的个人博客,所使用的因特网服务,都是在伯纳斯-李创造的Web的基础上建立的。但伯纳斯-李的名字没有出现在任何一个富豪榜上。他最大的两笔收入,一是奖金100万欧元的芬兰千年科技奖,另一个就是2016年获得的图灵奖,奖金100万美元。
V. 结语
Web技术的开发初衷是为了粒子物理学家之间可以方便地以图文形式在网上共享科研成果。而此后,Web的应用已远远超出了最初的设想,极大地推动了因特网的推广。
Web在中国的发展也与粒子物理息息相关。1991年中美高能物理合作会谈正式提出建立一条从位于北京的中科院高能物理所(IHEP)至位于美国加州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SLAC)的计算机联网专线(64K速率)。
中美两国科学家1991年草拟的IHEP-SLAC联网设计图(图片来自网络)
1993年3月2日,中科院高能所租用美国AT&T公司的国际卫星信道,接入美国SLAC国家实验室64K速率的专线正式开通,这是我国部分连入因特网的第一根专线。这根专线在1994年4月中国正式连入因特网后,也实现了因特网的全线连通。
1994年5月15日,高能所率先引入Web技术搭建了中国的第一台Web服务器,并推出第一个网站www.ihep.ac.cn和英文网页(那时,亚洲都没几个网站出现),介绍高能所的科研活动、中国的高科技发展,并引入国际上重要的相关网站。网站上还设有“Tour in China”栏目,提供新闻、经济、文化、商贸等更为广泛的图文并茂的信息。
中国的第一台Web服务器
1994年高能所网站上的英文网页(图片来自网络)
1994年下半年,高能所曾邀请伯纳斯-李到中国做报告,因他当时的日程安排已满,只得派了助手前来介绍Web。由于要求听报告的人数较多,报告会地点从高能所改到了科技部科技情报所的会议室。报告人将伯纳斯-李制作的全套报告透明片留给了高能所负责组织将Web技术引入国内的许榕生博士作为纪念。以下列出的是其中两页有关Web原理的解析,描述得生动易懂。
伯纳斯-李制作的报告透明片(其中两张)(图片来自网络)
Web技术是粒子物理研究对社会产生直接影响的一个典型例子。
粒子物理学家们开玩笑时常说:如果Web像微软那样收取专利费的话,全世界的粒子物理研究就不愁经费了。正因Web对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影响极为深远,被称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伯纳斯-李发明了Web,但他没申请Web专利、没做什么商业尝试,他把这项发明无偿地奉献给全人类,而自己继续做信息科学家。
让我们向伯纳斯-李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参考资料
1、MichaelS. Turner,Big science is hard but worth it,《Science》24 Apr2015,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sci/348/6233/375.full
2、The birthof the web
http://home.cern/topics/birth-web
3、PersonalHistory/Biography: the Birth of the Internety
http://www.lk.cs.ucla.edu/personal_history.html
4、Vinton G. Cerf and Robert E. Kahn, A Protocol forPacket Network Intercommunication, IEEE, Vol Com-22, No 5 May 1974
5、CERNCelebrates 20 Years of World Wide Web
http://www.i-programmer.info/news/82-heritage/5814-cern-celebrates-20-years-of-world-wide-web.html
6、Sir TimBerners-Lee - A.M. Turing Award Winner
http://amturing.acm.org/award_winners/berners-lee_8087960.cfm
7、Berners-Lee:Weaving the Web
http://www.w3.org/People/Berners-Lee/Weaving/Overview.html
8、互联网、因特网、万维网
http://www.9600169.net/wlcs/737.jhtml
9、HTTP协议
http://www.cnblogs.com/CareySon/archive/2012/04/27/HTTP-Protocol.html
10、阿帕网-互联网的鼻祖
http://www.5yemao.com/archives/718.html
11、网络的发展史
http://www.docin.com/p-404571923.html
12、段寿建、邓有林,Web技术发展综述与展望,《计算机时代》2013年第3期
13、因联网与万维网的技术内涵
http://www.tianmaying.com/tutorial/internet-and-web
14、Web技术的发展与意义研究概述
http://www.zhixing123.cn/jiaocheng/26926.html
15、粒子物理改变人类生活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328/20/2577961_458789795.shtml
16、万维网之父终获2016年图灵奖
http://chuansong.me/n/1743022149231
17、王贻芳主编,《探索微世界: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浙江教育出版社
18、《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发明》,延边大学出版社
19、许榕生,高能所·中国互联网的先行者
http://www.ihep.cas.cn/kxcb/kpcg/jsywl/201407/t20140714_4156699.html
20、许榕生,回忆WWW发明之初的那些点滴,《中科院高能所》官微2017年4月10日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中科院高能所》微信公众号
十大热门文章
1.铁基超导体能隙结构和机理的统一认识(一)
2. 铁基超导体能隙结构和机理的统一认识(二)
3. 磁性斯格明子的发现及研究现状
4. “冷分子制备与操控”专题讲座第三讲:化学稳定分子的激光减速、冷却及其MOT技术
5. 物理学咬文嚼字之九十四:Se luere
6.
超导“小时代”之二十七:盲人摸瞎象7. 致我的仪器供应商 | 吴光恒
8.
理性与浪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科学摄影”主题讨论侧记9.
非晶合金皮肤:新型柔性应变传感器10.
2017 年度值得推荐的物理学新书END
- 删除时候不小心把WEBOC删了 有影响吗
- 11个插件让你再也离不开Chrome!
- web前端开发 工作用什么软件
- webservice怎么批量推送数据?
- 怎么学好webpack nodejs npm
- 如何把Tomcat的日志实时输出到Web页面上
- 我选择web前端真的好吗?
- 这些小水珠哪里来,是怎样形成的,做个实现研究(两块玻璃片,温
- 怎么在android studio中创建一个web工程
- 离婚后,女人最离不开的三样东西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