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速递-青年现象】??|豆小红|?“空巢青年”社会心理问题与应
摘要:
城市单身独居的“空巢青年”与其他青年群体有相似之处,但分殊也显著。通过类型分析法研究,我们发现“被动消极型”和“内在导向型”“空巢青年”群体的心理问题症状凸显。由于城市公共空间发展不足、社会性隐性排斥与歧视、社会二元体制强惯性等,导致该群体心理失衡加剧、自我认同偏误、相对剥夺感强、集体心理焦虑、弱势心态泛化特征明显,需要组织、政府和社会高度关注该群体的生存与发展状况,破除社会体制机制障碍,增加社会向上流动机会,提升现实社会交往水平,增强心理适应力抗逆力,使其“空巢”而不“空心”。
关键词:
“空巢青年”;社会心理;“内在导向型”;心理认同;抗逆力
引言
“空巢青年”是指生活在一线(国家中心城市)、二线(省会和核心城市)城市,年龄在20~35岁,一般工作较稳定,文化教育程度较高,自尊自信、独立自主意识较强,离开父母亲人,未婚独自居住的年轻人。
古今中外,“空巢青年”一直以来就存在着,如西方工业革命时期,大量失地农民涌入城市,变为产业工人和市民,这一时期就有许多青年经历过“空巢”阶段;我国封建社会时代,一些背井离乡、外出经商、科举备考、异地为官的青年,其实也属于“空巢青年”。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对其有过深刻和生动描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很多就曾经历过单身独居的人生阶段,但将其冠以“空巢青年”新术语则是近年来的事情。对于任何时代、国度和社会都客观存在的该群体,我们既不能简单地予以否定,忽略甚至无视其存在,认为其是一个“伪命题”,不值得关注和探究,也不能过度地解读、渲染甚至歧视。
当前,我国社会人口流动升温,在快速城市化、信息化和工业化浪潮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发展突飞猛进,呈现出的“虹吸效应”,集聚了一个区域乃至全国大部分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稀缺资源和生产要素,同时以机会、发展和自由等吸引青年人口大规模流入。在此背景下,“空巢青年”群体规模日益膨胀。据《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数据,“2015年末,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达2.47亿人,占总人口的18%”。另据国家民政部2015年统计,我国单身人口数量已经接近2亿。尽管不能将“流动人口”“单身人口”“独居人口”等同于“空巢青年”,但他们是“空巢青年”群体的主要来源,决定着未来“空巢青年”的发展规模。目前,大多研究成果认为,中国20~39岁的单身独居青年已接近2000万。这些数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空巢青年”规模状况,需要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一、“空巢青年”现象的研究内容和理论视角简述
通过检索发现,有关“空巢青年”现象的学术研究成果较少,根据中国知网收录的期刊、报纸、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情况,截至2017年9月份,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有四篇:《中国青年研究》三篇、《中国青年社会科学》一篇,南京大学硕士论文一篇,专科学报上论文两篇,国家核心报纸上文章十余篇,省级市级报纸上文章十余篇。已有研究成果呈现出以下特征:
1.研究内容日渐丰富
从研究内容方面来看,主要涉及“空巢青年”群体的内涵解读、本质属性、基本特征、“空巢”作用、问题倾向、形成主因、内在机制及其社会基础、生存状况描述、与其他群体比较研究、引导策略与对策,“空巢”社会心态与青年网络集群行为关系等方面。
对“空巢青年”这个新名词尽管有争议,但多数学者认为“空巢青年”,即城市单身独居青年规模日益庞大,其客观存在已成为社会事实。“空巢”既可以作为一种社会实然存在,也可以看作一种社会心态心理,对于当代青年来说,“空巢”既是一种生存境况的自然过渡状态,也是一种由个体情绪凝结为群体情感的意识表达[1]。“空巢青年”的出现不是偶然,有宏观、中观和微观原因,即社会变迁和发展(社会转型期、快速城镇化)、现代多元化婚恋观与家庭结构变迁、个体继续社会化与向上流动需求三者共同促成的必然结果。“空巢青年”群体的基本特征是文化教育情况较好,有较强的自信自尊与独立自主意识。当下,我国“空巢青年”群体大规模形成的社会基础、社会因素或内在机制,主要是自由频繁的社会流动、社会变革变迁、现代婚姻生育观念、城市独居(“非家庭”式或“非传统”式)生活方式流行和计划生育政策特别是独生子女政策等方面共同影响作用的结果。全面深刻地认识“空巢青年”群体,要有社会整体视野和历史宽广视域[2]。
聂伟、风笑天基于大规模的定量调查,对当前我国一二线城市“空巢青年”的生存状态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内容涉及该群体的休闲参与、工作生活、认同与剥夺、城市归属感、生活控制感、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等方面。主要结论是,“空巢青年”总体生存状态是良性的和正常的,其与城市流动非独居青年的生存状态差异较小,可以乐观地认为其总体上并未出现“空巢又空心”的不良状态[3]。胡玉宁将社会心态分解为需要、情绪、认知、价值、行动等五个指标,以此描述“空巢青年”群体的社会心态特征,并概括出了网络舆情事件中集群行为呈现出来的主要规律。通过对网络集群行为的政治经济、网络技术、社会心态三维度的归因分析,不难发现“空巢”心态与集群行为之间具有映射效应,“空巢”心态潜在的问题倾向表现为社会需要未满足导致的相对剥夺感强烈,社会认知弱势心理造成群体底层社会认同较浓,社会情绪消极情感能量积聚群体情绪感染严重,社会价值个人主义膨胀引致群体非理性信念蔓延、社会行动刺激诱发事件引发去个体化集体宣泄盛行,“空巢”心态与网络“集群”行为关系密切,前者容易诱发后者,因此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培育青年健康心态对于网络集群行为的有效预防、及时引导和切实控制作用重大[4]。
2.理论视角渐趋多元化
从理论视角来看,主要有社会变迁理论,社会时空理论,虚拟空间(网络空间)理论,标签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社会交往、强弱关系、社交进化论),“镜中我”理论和自我互动理论。现选择几个主要理论简述如下:
社会变迁理论认为“空巢青年”是快速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结果,青年“空巢”的产生过程受到社会制度性和结构性力量的推动和影响。社会急剧深刻变迁显著影响着“空巢青年”的日常生活、家庭、代际、社群和社会关系,这些方面呈现的相应新变化实质上是适应了现代社会变迁的客观要求并全面体现了现代社会变迁印记,城市“空巢青年”的大规模出现可以说是现代社会变迁的产物[5]。
社会时空理论将时间和空间视为重要的内在变量,时空被赋予了现代性意义和特征,被引入了现代社会实践领域中。在现代社会,时间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相对于(或外在于)人们主观世界的客观范畴和一个成为比对、衬托现时的历史背景因子,而是上升为一个能够影响社会成员命运、生活生产方式和社会运行变迁的重要纵向变量。空间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不再只是一个表征地理区域区位概念,而是升格为一个能够区分和衡量社会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广度强度密度及其再生产再聚合再重组状况的重要横向指标。传统社会(农业社会及以前社会形态)时空特性简单、单向度明显,时间推移主要沿着直线缓慢延伸,空间发展同质性高,更多地表现为地理区位的差异。我国社会长期以来实行城乡二元社会体制,并严格限制人口自由流动,造成了空间阻隔、空间分割和空间分化现象严重。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体制改革和技术创新,城乡融合、空间重组趋势加快,社会解构与重构交织进行,伴随着城市集聚、信息技术大发展,时间的延展性和空间的拓展力得以大大提升。然而,城乡二元结构的消解,城乡差异的真正弥合还需时日。由于城市空间急剧扩张及二元体制的巨大惯性导致城市内部二元结构也愈加明显了,作为乡-城人口流动主体的“空巢青年”并未完全融入都市社会,更多人只是身体意义上的城市在场,缺乏心理归属感,表现为“弱嵌入”状态。大都市社会明显的空间分化、阶层固化、时间溢出、功利精算现象,不只是地理区位、时间节点的简单差异,而更多地意味着社会身份、政治资格、资源分配、经济资本等的分化,这样,二元分化的大都市社会和外来青年向上流动的急于求成、心浮气躁心理交织在一起,这引起了学者和媒体对“空巢青年”生存现状、集体心理和群体心态的广泛关注。
社会关系理论认为城市青年的社会关系有新变化,城市不像乡村那样的熟人社区和熟人社会,成员面对面的交流、互动和交往频繁,城市更多的是一个陌生场域,外来青年传统意义上的人际互动大大减少,熟人之间的强关系、强连带有所减弱。在职业职场关系和网络虚拟社会的共同作用和双重影响之下,一方面,“空巢青年”能够熟练地运用数字媒介、即时通信技术轻松地与陌生人构建起弱关系和弱连带,借助网络进行的人际、社会交往频繁;另一方面,职场对单身青年业余生活、日常生活的侵入愈加严重,工作和日常生活经常混合在一起,难以清晰地分辨出他们的工作和非工作时间,加班几乎是家常便饭。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认为青年“空巢”期是正常的和必然出现的人生阶段,婚姻、生育、空巢、消亡等家庭现象不是独立的、割裂的,而是整体的、连续的过程。家庭发展周期一般分为六个阶段,即生成、扩展、稳定、缩减、空巢(离巢)与消失(解体)阶段,当然并不是说所有家庭都一定会经历这些阶段。但“空巢”阶段是大多家庭无法绕开的。“空巢”一般是指“空巢父母”“空巢老人”。其实,当前社会“双向空巢”现象很常见了,在家庭组建后和新家庭组建前都是存在的,子女因求学、务工而“离巢”意味着父母的“空巢”,即原家庭成为“空巢家庭”,而进城的青年在组建新家庭前,单身且独居,则成为“空巢青年”,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是这一群体的主体部分,这是新家庭形成前的空巢阶段。“空巢青年”大量出现的原因有城市工作生活压力大,如高房价、高消费、高成本、高竞争等,还有个人因素如年龄小、条件差、内向型、享乐型、逃避型等。
二、“空巢青年”与其他青年群体的 辨析及类型分析
1.空巢青年与其他青年群体的辨析
近年来,我国青年群体出现了分化,诸如“蚁族”大学生,宅男宅女,啃老族(尼特族)和屌丝青年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青年群体与空巢青年有相似之处,但差异也很明显,不能混淆甚至等同。
“蚁族”大学生是指低收入聚居(合租或合住)的大学毕业生青年,其工资收入低于城市在岗职工平均水平,主要从事销售、保险中介、广告营销、餐饮酒店服务等非正式职业或兼职,基本没有“五险一金”和书面劳动合同,经常处于隐性失业和失业状态;年龄在20~36岁,大多是80后、90后;一般蜗居在城市郊区、城乡接合部、城市背街小巷、老旧社区、大学周边民居或城中村,他们社会保障差、心理较脆弱、挫折感焦虑感强、情绪思想不稳定。
“屌丝”青年是自2012年初以来在中国内地非常流行的一个网络热词,虽然非常的粗俗、讥讽意味强,但应用范围广泛。该词最初是指进城工作生活的“农二代”“穷二代”“矮矬穷”(对应于“高富帅”、“高大上”或“白富美”)青年,他们表现为比较自卑脆弱、穷困辛酸、软弱无奈、自嘲调侃、个性独立,生活质量差,工作不体面,居住环境坏,发展机会少,社会地位低,他们大多是80后、90后离开学校进入社会、进入职场不久的“非主流”青年。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网络文化的兴盛,该词用法和含义更加宽泛了,更多情况下是青年对自己的戏谑、幽默或自嘲,用以拉近心理距离,降低成功期望,减轻社会压力,而事实上这些自称为“屌丝”的青年很可能不是真正的“屌丝”。“宅男宅女”一般是指很少外出,经常待在家里或居所的青年人,与他人面对面互动交流交往少,现实交际圈狭窄,过于依赖网络、电视、电子产品,生活自由散漫,性格内向封闭,对这类青年人们常称之为“家里蹲”或“隐蔽青年”(一些地区和学术研究文献中的特定称谓),从积极角度看,这一群体包括“SOHO”族(居家就业者),从消极角度看,这一群体包括“尼特族”(在家不工作、不劳动)“网瘾”“抑郁自闭”“精神疾患”青年。
“SOHO族”(Small Office Home Office居家就业者)是指这样的青年,他们在家里或居所工作,能够靠自己劳动挣钱,有收入来源,主要借助互联网办公,如一些青年从事建筑设计、软件开发、咨询服务、美术绘画、自由撰稿、文学创作等职业,家里就是办公场所,甚至建立并经营公司,如在家开网店、开电子商务公司,进行互联网就业创业,这类“宅男宅女”在工作之余很少外出,长期宅在家里。这一群体的兴起,得益于现代通信技术的大发展,发达的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互联网产业带来的巨大便利,青年们足不出户也可以完成购物、消费、娱乐、学习、工作和交流等活动。
“尼特族”(NEET—Not currently engagedin Employment,Education or Training)描述的是大多时间待在家里或居所而不上学、不上班、不培训进修的青年,国内一般称其为“啃老族”,这一群体在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有蔓延的趋势,在我国一些特大城市也较常见,如香港、上海、广州等。城市“尼特族”以本地青年为主,外来青年很少。“空巢青年”中的极少数属于“尼特族”,部分“空巢青年”也有可能遭遇短暂的“尼特”时期,但绝大多数人绝大多数时期不是“尼特族”[6]。
2.“空巢青年”的类型分析研究
(1)主动空巢型与被动空巢型
根据青年独居或“空巢”的动机,可以分为“主动空巢型”(自愿型)与“被动空巢型”(非自愿型),前者是主动自愿选择独居,已经习惯和享受独居生活方式,这类青年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在个人的努力和家人的帮助下,在城市购买了商品房(大多是小户型,向银行贷了款分期偿还),居住在自己家里或没有购房但租住条件较好的小户型套房、独立公寓,这类青年经济基础较好,收入较高,工作积累较多,生活品质不错,未来较长时期如果条件没有大的变动,他们仍然会保持“空巢”状态;另一种情况是租住在一套房子中的一个独立单间(大多改造成带厨卫、配有小家电家具),与其他单间的租客系陌生人关系,基本上无交集、无交往,这种青年经济基础一般,工作年限不长,往往将独居当作事业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如果顺利的话,他们将会和伴侣居住或购买商品房。而被动非自愿“空巢青年”则由于工作变动、个人性格、合租矛盾、客观条件等原因而选择了独居方式。
(2)外部导向型与内在导向型
根据青年非工作时间(工作日中午晚上、周末和节假日)与他人的交流交往情况(交流范围、类型、频率、程度),可以划分为“外部导向型”和“内在导向型”独居单身青年。一般来说,“外部导向型”青年生活比较上进、热情开朗、乐于交往,业余时间相对丰富,除了借助于现代通信方式(QQ、微信等)与他人交流沟通外,还经常与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互动和交往,经常参加各种活动、聚会、聚餐等。而“内在导向型”青年偏向于宅男宅女型,性格内向,不善言辞,追求安静,不喜欢与他人交流交往,在非工作时间一般是独自度过,他们最喜欢的休闲娱乐方式是宅在家里玩网络游戏、追剧、烹饪、养宠物、网络购物、睡觉,即使外出消遣也往往选择一个人就能进行的活动,如看电影、健身、逛街等。
(3)积极空巢型与消极空巢型
根据青年的心态心理、精神状态、行为表现,可以划分为积极型和消极型。积极型“空巢青年”接近于自我励志、有理想抱负、有目标动力类青年,他们将“空巢”视为人生的必经和必要阶段,认为是执着奋斗、自我沉思、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建立精神家园,追求内心宁静和寻找事业转机的理想阶段。虽然这一阶段要忍受孤独寂寞、缺乏家人陪伴、遭遇困惑挫折的煎熬,但若顺利渡过的话,则能提高个体的独立思辨、自立自强能力。而消极型“空巢青年”选择独居独处,是将“空巢”当作摆脱种种束缚的良机,过着无人打扰、不受约束、任性随意的生活,沉迷于这种“自由生活”,正如“神马都是浮云,我自由惬意便是生活的全部”,我们可以将他们称之为“享受型”青年;还有一部分青年选择“空巢”是因为与人合住不适应、不习惯,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矛盾摩擦,抗拒人际交往,倾向于自我封闭起来,退缩在一个小小的独立空间,沉浸其中、顾影自怜,我们可以将他们称之为“逃避型”青年。以上类型分析(分类研究)只是相对的,是理想、抽象状态下的研究方法,善于运用类型分析法的代表学者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创立和使用了“理想类型”术语(Ideal Type)[7]。他认为“理想类型”是一种逻辑工具或分析概念,是高度抽象出来的、能够概括事物本质特征的分类概念(现实社会中高度抽象出来的人为的纯概念)。我们可以借鉴韦伯的“理想类型分析法”及其相关理论,但需要注意的是,现实情境中的青年是复杂的、动态的,多种类型特征兼而有之,因而难以清晰、准确地将某个青年归于某一特定类型,只能近似地认为倾向于某种类型。实证研究中我们还需要因循一些基本变量和主要指标大致地对青年进行分类研究,尽管存在不足,但类型分析法(又称分类研究法)仍有较大价值,是一种主要的具有特色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对本研究对象来说,我们更应该关注被动消极型或内在导向型“空巢青年”的问题症状和不良倾向。
三、“空巢青年”群体的社会心理问题症状
1.城市公共空间发展不足,空间挤压导致群体心理失衡加剧
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惯性,区域本土制度的封闭性和排他性,限制了流动青年的劳动权益、职业发展和地位提升,导致他们全面深度融入流入地城市不畅,难以绕开重重体制性障碍,他们中很少人能够享受政府、机构提供的住房福利和居住保障,为了获得相对的独立、安静和自由,不得不忍受较高的城市居住成本。当前,城市社会人口流动频繁,人口数量激增,而城市空间和场景的易变性、多变性使得城市居民随时面临不确定性甚至风险,而人们适应力的提升需要一定时间,特别是外来青年难以在有限、短暂的时间内迁就和适应善变的城市社会,于是他们努力寻求一种比较理性化的现代社会交往方式,主动选择疏离喧闹多变的城市场域,退守在相对独立隔离的宁静小空间,在缺场空间中寻求心灵平静与自尊,这可以避免遭遇城市复杂时空格局的冲击,避免疲于应付在场的复杂社会关系。但流动青年经济实力不强,他们只能退守在城市繁华的外围,过着相对平静的独居生活,对于他们中的多数人来说,“空巢独居”是一种被动选择,可以说是在都市空间的挤压中权衡、妥协和顺应的结果。
在人口集聚迅猛的一、二线城市,由于空间挤压、居住的阶层分化、公共空间的缺失或狭窄,导致群体交往隔离、阶层排斥和心理隔阂加剧。城市外来人口,特别是流动青年,往往租住在城中村、安置小区、老旧社区或新小区套房里的单间,虽然有一个小小的独立空间,但他们的现实人际交往缺乏,与所在社区、小区居民甚少互动,部分流动青年租住在中高档住宅小区,如目前长沙市区有很多较新小区,房主会将成套毛坯房租给“租赁服务公司”,租金每月1500~2500元,租期大多5年以上,公司再统一将毛坯房简单装修,添置基本家具家电,客厅往往被隔成2间,大多将房间改装成带厕所厨房的独立单间(类似独立单间公寓),然后以每间房每月500~1500元转租给流动青年,这种改装房不是真正独立的公寓房,套房内公共活动空间缺乏或很小。小区业主对这些流动青年的租住并不欢迎,甚至有抵触心理,觉得小区流动人口太多、人员杂乱、喧闹无序、隐患较多和管理混乱,因此经常投诉物业。新的城市公共空间未建立和完善,发展滞后性导致流动青年常常在社会与社区之间游离,工作之余往往成为孤独寂寞的个体。瞬息万变的城市社会、局促狭小的居住空间、群体性拒斥和阶层性封闭,容易使“空巢青年”产生无力感,且城市社会发展越快,无力感、无助感和孤独感就越强烈,在这种情绪的浸染下,流动青年难以辨析发展方向和进行理性定位,极易滑入失衡、失落和沮丧的泥沼中难以解脱[8]。
2.需要满足的心理感受与预期差距大,集体性焦虑和剥夺感交织
现代大都市社会分工细密,社会关系复杂,人口高度集聚,所呈现出来的特质更接近于陌生人社会,特别是现代通信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交流交往变得非常简单、频密,网络(虚拟)社群应运而生,跨越时空,蓬勃发展。
当前,中国社会处于急剧转型阶段,并将持续较长时期。一方面,我国经济特别是一二线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物质生产力得以持续大提高,已经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另一方面,我国的社会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面临较大挑战,传统社会主流价值观遭到了抛弃,自由主义、个人主义、虚无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纵欲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对青年的影响和冲击很大,加剧了社会浮躁短视心态,社会性(全民性或群体性)焦虑和精神文化生活空虚。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各行各业呈现出竞争白热化的态势,个体和家庭要维持较高的物质、精神和文化生活水平,就必须不断奋斗、努力,获得体面的工作和较高的收入,80后、90后青年现大多长大成年,处于独立发展的人生阶段,面临职业生涯规划、成家立业发展等系列现实难题,很多人却还未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表现为感性与理性、生理性成熟与社会性幼稚、现实境况差与理想目标的矛盾和冲突,正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前,青年与其父辈、祖父辈相比,缺乏吃亏耐劳、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的优点。不难发现,当前我国青年已成为集体性焦虑的主要群体之一。
城市“空巢青年”很多是独生子女,其早期生活条件比较优越,但父母、家庭对其期望值过高,他们自小就面临着激烈的入园、升学、考试和就业竞争,其思想心理精神压力都很大。能够通过激烈竞争脱颖而出的青年只是少数。当“空巢青年”感到现实社会很残酷,生活品质很难得到大的改善和自我社会地位难以顺畅提升,与个体的心理、社会预期差距比较大时,就很容易产生个体焦虑和相对剥夺感,个体不断经历挫折情境,负向情绪得以强化和持续累积,借助同质群体(现实和虚拟社群)的交流交往,使负向情绪传染、弱者心态泛化和群体意识强化,极易引发共鸣催生集体性焦虑、群体相对剥夺感和群体底层社会认同。正如吉登斯描述的:焦虑具有弥散性特质,焦虑情绪能够相互感染,表征为一种游离状态,是个体在日常生活、社会行动中对现实的或潜在的威胁做出的无意识或应激反应,持续性和高强度的焦虑容易使个体产生恐惧心理。
四、结语与思考
“空巢”是多数现代青年面临社会发展的自然过程,我们不应该对“空巢青年”贴上“问题青年”的标签和脸谱,不能戴上“有色眼镜”,大部分单身独居青年的生活是健康的、积极的。事实上,独居生活已成为国内外流行的社会现象了,通过线上线下的交流沟通,反而为社会交往带来了新的契机和可能,“空巢青年”既能保持自主独立、相对自由的私密空间,又能拥有更多的时间、机会和空间去选择更高质量的社会交往。实际上,那些“主动积极型”或“外部导向型”青年,更加珍视和享受洒脱、自由的单身独居生活。借助这种生活方式,大多“空巢青年”能够担负起自由的重量,权衡好自由的度,学会自立自强,增强自我掌控生活的能力。这也为青年们提供了“试错”空间和“纠错”机会,最终能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形态。目前“空巢青年”群体虽未表现出明显的、严重的社会心理问题,但其不良发展态势值得社会关注,尤其是“被动消极型”或“内在导向型”青年的生存状态、精神面貌和心态心理更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
1.优化居所的公共空间,拉近社区交往心理距离政府应及时
制定和完善住房租赁市场政策,鼓励与支持住房租赁业态发展,建立权威可信的住房租赁平台,积极探索“租售并举”的住房体系改革,推行“租售同权”待遇,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社区和企业形成合力,努力改变传统散乱小的租房方式,打造和壮大集中式长租公寓品牌(如蓝领员工公寓、白领青年公寓和高端公馆系列)。企业可以在住房租赁刚性需求持续强劲、经济商业相对发达的一、二线城市采用租赁方式扩展公寓业务,通过精细化、标准化、规模化的软硬装修投入、物业管理、维修配套等提升服务水平。企业(运营商)可以遵循“小空间,大生活”的设计理念,致力于设计有温度、方便小聚会的场景式社区公寓。集中式公寓不只是一种建筑产品,它也是一种形态完备的文化产品,表现为独栋公寓楼或连续楼层的物业服务与集中管理,便于交流互动的公共大堂空间,公共晾晒空间,公共厨房,健身娱乐场所,休闲茶吧酒吧清吧,公寓楼下构建社交生活场景,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社群聚会和社群活动。企业和社区依托资源、服务和社交主要平台,联结周边商业机构、组织实体,发展青年经济(服务)、单身经济(服务),丰富精神文化交往方式,积极营造关怀、共享、和谐与自由的公寓文化社区,借助服务、人群、组织和场景串联,为租住其中的“空巢青年”提供丰富多彩的租住社交文化和社区文化,为所有租客提供温馨、快乐和美好的生活。
2.减少社会疏离歧视,提升心理认知力与适应力
从社会层面而言,应避免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给“空巢青年”打上负性标签,不能将其视为“边缘群体”,尽量减少“刻板印象”和“负向强化”,缓解社会成员“单身恐慌”或“独居迷恋”,消除社会隐性歧视乃至社会排斥、社会隔离。当前,社会隐性单身歧视仍然常见,如单位对单身青年员工不太信任,一般不委以重任,觉得他们感性冲动不成熟,而单位有加班任务时,大都安排这些“单身狗”,一般不安排已婚已生育小孩的女性青年员工,类似的隐性歧视让单身独居青年很无奈;社区本地居民、外来精英群体不太愿意和单身独居青年交往,觉得他们太年轻“不靠谱”,且流动性大,难以建立和维持稳定的人际关系;小区业主也不太喜欢和租房青年交流,觉得他们的租住影响了本小区业主正常有序的生活,无形中便形成了阶层疏离隔阂现象,这些隐性社会歧视和心理认知偏差容易导致“恨屋及乌”的社会心态。
从个人层面而言,“空巢青年”要消除心理认同偏误和提高心理认知能力,增强社会适应力和社会抗逆力,需要家庭、单位、社区共同努力,提升各自凝聚力。第一,需要运用合适的心理调适方法和选择正确的压力排解途径,如倾诉法、运动法、聚会法、宣泄法、移情法、旅行法等。第二,要形成正确的认知,客观理性地认识“空巢”现象,将主动积极的“空巢”看作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和个体成熟的主要标志,“空巢”过程中经历的“阵痛”和“迷茫”是必然和正常现象,青年们不能悲观失落、妄自菲薄、顾影自怜,也不能封闭退缩、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要增强信心,努力实现自我价值。要正确看待和处理好婚姻家庭和职业竞争关系,结婚成家与追求事业并不必然矛盾,处理得当能够相互促进。“空巢”只是家庭形成的前期准备阶段,不是必经或永久阶段,主动追求独立自由居住,实际上利大于弊,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第三,发挥个体能动性与自觉性,提高自主性和自控力,提高自我社会参与水平,加大深度的、正向的社会参与频次,增加集体式休闲活动,积极融入组织、社区和社会生活中去,如参加兴趣组织、志愿组织等社群组织;尤其是当生活工作情感遇到挫折时,应该有意识地采取积极向上、正面乐观的方式消除烦恼忧郁、苦闷困惑。第四,“空巢青年”应该不断学习,提升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在大城市生存发展能力,提升社会抗逆力和心理包容力,实现地位提升和自我价值,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基金项目:湖南省2016年度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青年互联网创业的主要问题及其治理”(编号:16YBA356);湖南省2017年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一般项目“青年互联网创业质量提升研究”(编号:FX206);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2017年度科研项目“湖南返乡青年农民工创业研究”、2015年度党性教育课题“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正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豆小红: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参考文献:
[1]常进锋“.空巢青年”缘何“空巢”—一个时空社会学的解读[J].中国青年研究,2017(5):79-82.
[2]何绍辉“.空巢青年”群体的多维解读[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3):40-45.
[3]聂伟,风笑天.空巢又空心?—“空巢青年”的生存状态分析与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7(8).
[4]胡玉宁.从“空巢”心态到“集群”行为:“空巢青年”现象透视与网络映射[J].中国青年研究,2017(8).
[5]王舒窈.异乡里的独居者:社会变迁中的城市“空巢青年”研究[D].南京大学,2017:31-32.
[6]NHK特别节目录制组.无缘社会[M].高培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202.
[7][德]马克思·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M].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8]夏春秋“.空巢青年”现象透视及引导策略[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7(6).
本文刊发于《中国青年研究》,经本公众号重新排版,引用请上中国知网下载原文。
- 超市里最易致癌的四种新鲜蔬菜,白给都不能要!你还不知道?
- 青年干部只靠基层“镀金”,怎堪复兴大任?
- 成为青年学生的良师益友
- 海宁做大青年人才“朋友圈” 人才公寓激活服务动能
- 石家庄市青年志愿者行动合作伙伴计划启动
- 石市青年志愿者 服务省十运会开幕式
- 沈师青年教师 央视俄语大赛获奖
- 《北京青年报》改为邮局发行
- 该何时结婚?过半受访青年认为25~29岁合适,超四成更看重爱情
- 日本列车“变身”青年旅馆 每晚标价只需1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