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文化创意温暖城市角落
小编温馨提示:前方高能,《西安:文化创意温暖城市角落》需要您认真观看!
正文开始:
新华社西安2月21日电 题:西安:文化创意温暖城市角落
新华社记者蔡馨逸
今年辞旧迎新之时,在西安的寻常小巷,一些原本陈旧简陋的小摊经由设计师之手,旧貌换新颜。
西北工业大学校园内,一排小吃档冒着腾腾热气。在一连串红底黄字的喷绘装饰中,一组白色灯箱招牌格外亮眼。灯箱的正中用红色字体印着“无声时光”麻辣串,字的下方,手绘着香菇、青菜、肉片在红油汤中翻滚,菜单上“你好”的手语手势透出亲切。
“招牌上的‘无声’二字,是摊主的要求。”负责改造的设计师涂志强说。这个麻辣串档口由一家聋哑人经营,店主勉强能听到声音,他的妻儿都只能靠手语与人交流。
“考虑到小吃摊多在夜间营业,我们首先改善了亮化照明;设计采用明快时尚的红白配色和手绘漫画吸引年轻人;为了方便老板和客人沟通,我们做了荧光手写板和支持二维码支付的餐牌。”涂志强说,希望通过细微之处的改变,让设计服务生活。
这次“小小地改造世界的细节”活动,由西安西咸国际文化教育园和当地一家互联网原创内容平台“贞观”共同发起,10个本土文创设计团队参与。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我们希望通过一次改造西安街头摊贩外观的小实验,让它们的颜值匹配为城市提供的服务。”活动总策划梁恩介绍说。
小吃摊、修理铺、民乐班、理发摊等10家摊贩成了这次被改造的主角,它们的主人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
甘肃小伙刘磊飞在一栋写字楼下经营一个卖烤红薯和糖炒栗子的摊子。每天都有不少白领光顾,设计师罗雯羽是其中的一员。
“接到任务后,我首先想到这个红薯摊。老板热心、勤快,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微信名叫‘为媳妇而奋斗’。”罗雯羽说。
只有26岁的刘磊飞,怀着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的信念,起早贪黑坚守自己的小事业,不但赢得了女友父母的认可,还把自己的爸妈从老家接到了西安共同生活。“小刘的吃苦耐劳和对爱情、亲情的执着感染了团队的每个人。”
结合刘磊飞的名字和他对女友的爱意,罗雯羽团队设计了“飞你莫薯”的专属招牌,用暖橘色的涂鸦包装了摊位、招牌和环保纸袋,让普通的路边摊“更年轻、更接近理想”。
西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飞说,城市应当包容各个阶层、不同岗位的人体面地生活,文化创意对城市角落的关注,更好地体现出城市的温度与情怀。
类似的暖心设计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西安的大街小巷。今年2月初,西安市碑林区城管局联合贞观策划,邀请西安交大艺术系青年教师董琪进行设计,对街头的100个垃圾桶进行改造,并安置了50个烟头收集装置和10组城市公共自行车停车指示牌和辅助设施,用审美趣味改善城市公共管理。
- 民歌美妙 世界知道——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二十载唱出文化自
- 肖思佳:致力华文教育 弘扬中华文化
- 中国游客遭瑞典警察粗暴对待 文化和旅游部高度关注
- 辽大声乐教授马俊萍出版 全国首张“传统文化”专辑
- 圆明园历史文化展亮相云南
- 宁夏举办西红柿文化旅游节
- 第二届上海文化企业十强十佳十人十大品牌活动入围名单出炉
- 大湾区融合发展应注重文化融通人文交流
- 超百万网友关注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建设 他们都提了啥意见?
- 革命文化是奋力实现民族复兴的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