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十七章

傻大方提示您本文标题是:《老子《道德经》第十七章》。来源是国学新逻辑。

老子《道德经》第十七章。《道德经》|君王|不足信|百姓|圣君---


第十七章

老子《道德经》第十七章。《道德经》|君王|不足信|百姓|圣君---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有不信焉。犹兮其贵言,功成身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老子《道德经》第十七章。《道德经》|君王|不足信|百姓|圣君---

《道德经》|君王|不足信|百姓|圣君---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老子《道德经》第十七章

解释:老子讲“无为”不是讲不为,而是为而不恃,功而不居。具体到讲帝王,即是指有平国安天下的功劳,但不居称孤道寡的帝王之位,所以他讲“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以不自己,化被万物而使民不恃;其有德而不称名;位乎不测而游乎无有者也”。即一位真正英明的君王,应该是虽有盖世的功劳但老百姓却不知道;他使万物井井有条,而老百姓却认为本来就应该是那样的;他的德性很高但老百姓却不歌颂他的名字;他在位与否,天下都是一样的清静和一统。所以,最理想的统治者,百姓不知道他是谁,只知道他是必然存在的。这是因为他功而未居,功成身反隐退了。其次,亲之誉之。次一等的君王,多施仁政,与民为益,所以百姓都愿意与他接近,并赞美他,歌颂他。虽然他施行仁政,但毕竟还是有为了,因为他功而居,为而恃了,他登临极位,自称孤寡,分配权力,建立政府,设置了官员,从而使社会集团发生官与民,贵与贱,富与贫的两极分化。虽然他的仁政可以缓解这些矛盾,减缓这些矛盾激化的速度,但终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这些矛盾,按照老子定理的假设,伴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这些矛盾必然会最终激化,从而最终成为导致社会集团解体的根本因素。历代的王朝循环,开国皇帝多能勤政爱民,而使天下太平繁荣,但伴随着王朝的发展,君王一代不如一代,不能仁爱百姓,不能勤政,导致天下分崩离析,最终解体而使王朝覆灭,便是这一客观道理的明证。所以,次一等的君王多能勤政爱民,虽身居高位,但百姓都愿意亲近他,都愿为他歌功颂德。再次一等的君王,对百姓施行高压政策,使百姓谈君色变。对于这样的君王,百姓也只能暂时屈服于他的淫威之下。殷纣王、秦始皇帝,便是这类君王的鲜活实例,所以他们天下都不能长久。最次一等君王是那连百姓都瞧不起他,并敢侮辱他的君王。比如,周代末年,王权衰弱,群侯僭逆,挟天子以令诸侯,于是群雄争霸,战祸纷起,那么这个时期的君王便是最次一等的君王了。

《道德经》|君王|不足信|百姓|圣君---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老子《道德经》第十七章

“无为”的圣君,为而不恃,功而不居。有为有功是为实,不居不恃,功遂身退是为虚。为虚即意味着有不足信之处,既然有不足信之处,也就必然会有不相信和不信任的发生。无为的圣君,他使万物井井有条,但不居称孤道寡的极位,不聚敛财富,不过极尽享乐的生活,从而使天下没有统治与被统治、高贵与低贱、贫穷与富有的分化与对立,实现着社会集团内部成员之间在权力和财富上的绝对平等,从而使得社会步入大同。因为在大同社会里没有君王,没有王位,没有政府,也没有大臣,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这番道理现身说法,所以老百姓对一无所知,既然没有见过,没有听过,所以完全可以说他根本就没有存在过。于是老百姓才说天下大同不是人为的结果,而是自然万物本性发展的必然结果。圣君行不言之教,功成而又不居帝王位,混迹于百姓之间,同作息,共饮食,谁能知道哪个是王?

《道德经》|君王|不足信|百姓|圣君---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老子《道德经》第十七章

关于世界是否实在这一课题,哲学上便有唯心唯物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极端的马赫主义,则宣称只有可经验可感觉的事物才是真实的,不可被感觉器官感知到的事物便是虚无和虚幻的,所以他至死都不相信原子的实际存在。此亦是所谓“信不足,有不信焉”。正是由于有不足信之处,所以必然也就会有不信任和不相信的发生。所以,对于“道”这个事物 ,上等的士人会坚信它是实际存在的。(只是它无为了,它功而不居,它以无为有。)。中等的士人,敬之远之,既不轻信其有,亦不轻信其无。(就像多数人对待上帝的态度一样。)而下等的士人,听闻人们讨论道的话题,就会大笑而讥讽之,因为他根本就不相信会有这么个事物存在。不笑不足以为道,因为道就是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的。有虚即意味着有不足信之处,有不足信之处,自然也就会有不信任的发生。

《道德经》|君王|不足信|百姓|圣君---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老子《道德经》第十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