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说《出师表》《隆中对》都是教坏青少年的作品,理由让人无语

傻大方提示您本文标题是:《教授说《出师表》《隆中对》都是教坏青少年的作品,理由让人无语》。来源是史海夜航。

教授说《出师表》《隆中对》都是教坏青少年的作品,理由让人无语。青少年|理由|教授|诸葛亮|作品|《出师表》---


青少年|理由|教授|诸葛亮|作品|《出师表》---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教授说《出师表》《隆中对》都是教坏青少年的作品,理由让人无语

自古以来,诸葛亮被视作忠君爱国的模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后世每提及忠君爱国的英雄,也往往拿诸葛亮与之相比较。

如南朝宋的檀道济,如唐之张巡,如宋之岳飞、文天祥,史家在为这些人作评价时,免不了以诸葛亮作为标杆,对他们进行评分。

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诸葛亮被司马懿拖垮累倒于五丈原,夜里强支病体,巡察营帐。

时值晚秋,凛凛秋风,不绝如缕,迎面吹拂。

诸葛亮机伶伶地打了个寒战,顿觉秋风透衣如水,遍体生寒,自知大限已到,不由得泪湿衣襟,仰天长叹:悠悠苍天,待我何薄!亮此生不复能临阵讨贼矣!

出师未捷死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大凡天下仁义忠贞之士,读史至此,莫不动容落泪。

青少年|理由|教授|诸葛亮|作品|《出师表》---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教授说《出师表》《隆中对》都是教坏青少年的作品,理由让人无语

然而,近世有教授发奇文、出怪语,认为诸葛亮是个将个人野心藏匿得很深的权臣,和王莽、曹操、司马昭是同一类人。

此教授甚至上书教育部,建议中学语文课本撤销《出师表》。

说起来,此教授还是很有来头的,其人姓胡,名觉照,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后在陕西省西安市委党校从事教学工作,出版了许多小说,还发表有许多历史、哲学、经济学等方面论文。

胡教授称自己研究三国历史已十五六年。他说,诸葛亮的《出师表》是穷兵黩武的表现,没有考虑到百姓的利益,应该改用华歆的《止战疏》代之。

为此,胡教授还写了一篇题为《〈出师表〉做的是皇帝梦》的长文,指责诸葛亮明知“出师”不可为而为之,打着愚忠的旗帜,是想自己篡位做皇帝。

胡教授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诸葛亮要篡位做皇帝。

一、诸葛亮呈《出师表》北伐,是因为自己有做皇帝的念头,宫庭内部争斗的变数很多,权臣往往会成为砧上鱼肉,他已没有耐心等待下去,而通过北伐建立功勋是登上皇位的捷径。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置蜀国九十余万民众的根本利益于不顾,置敌强己弱的基本态势于不顾,一味穷兵黩武。

青少年|理由|教授|诸葛亮|作品|《出师表》---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教授说《出师表》《隆中对》都是教坏青少年的作品,理由让人无语

二、在陈寿收编的《诸葛亮集》中,有李严劝诸葛亮接受“九锡”(锡”即“赐”的意思,加“九锡”,就是要皇帝赐给九件特别贵重的东西,这是古代大臣少有的最高荣誉,通常也是旧王朝的丧钟,王莽、曹操均受过“九锡”。)进爵称王的书信,诸葛亮作书回答说:假如能灭掉魏国,杀了魏明帝曹睿,迎皇帝回到洛阳,我和你们共同升迁,十锡也敢接受,何况九锡!(原文为:“若灭魏斩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诸葛亮对心腹说杀掉曹睿之后可以接受“十锡”,超出“九锡”之礼,表明诸葛亮想做皇帝。

三、《三国志?谯周传》记载,谯周有口吃毛病,他被诸葛亮召见应对时,惹得周围的侍者讪笑不已,事后,有人建议究办讪笑者。诸葛亮却说:“孤尚不能忍,况左右乎!”

胡教授称,查遍《三国志》,除皇帝之外,臣下敢称孤的仅有三人,一是已经公开称帝的袁术,二是曹操,然后便是诸葛亮。诸葛亮以“孤”自称,是不把刘禅放在眼里,早有取而代之之意。

一石击起千层浪。

胡教授的文章和行动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

许多新锐文史学家予以有力的支持,纷纷称,是时候该把诸葛亮从神坛上拉下来了。

西安市社科院研究员党治国说,诸葛亮军事才能有限;西安文理学院教授车宝仁说,诸葛亮虽有很多可以肯定的地方,但后期有很大失误;西安科技大学副教授同温玉认为诸葛亮长于政治、短于军事;西安行政学院经济学副教授刘军平认为……

为此,胡教授笑意盎然地补充说,《隆中对》的主题是“分裂华夏”,下一步我还要向教育部建议把它从中学语文课本里删除。

实际上,上面那些指责诸葛亮“长于政治、短于军事”、“军事才能有限”、“后期有很大失误”等等,根本就不是什么新鲜的观点。

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里明明白白地这样写着:“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诸葛亮连年出兵北伐,都没有成功,大概临阵应变打仗不是他的特长吧?”

青少年|理由|教授|诸葛亮|作品|《出师表》---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教授说《出师表》《隆中对》都是教坏青少年的作品,理由让人无语

所以,真正骇人听闻的论点,还是胡教授提出的那三点。

不过,胡教授说诸葛亮北伐的目的就是要当皇帝,按照这样的逻辑,那么历史上北伐呼声最高的祖逖、宗泽、岳飞、陆游、辛弃疾这些人,他们都是想要当皇帝?

根本不是这样,这些人都和诸葛亮一样,有责任、有担当,不愿眼看神州陆沉,一心收复故土。

收复故土、南北合一的思想,和今天的统一路线可是完全一致的。

胡教授说诸葛亮有说过北伐成功后可以接受“十锡”,即诸葛亮流露出了想做皇帝的心态。

但受“九锡”礼只是王莽率先玩出的花样,在诸葛亮时代尚未成为禅代的固定格式,诸葛亮说出此语,只能表达出他对北伐艰苦前景的预见和内心的坦荡,谈不上什么野心。

胡教授说在《三国志?谯周传》的记载里,诸葛亮有过称“孤”行为。

胡教授又说自己研究三国历史已有十五六年。

其实,记载诸葛亮称“孤”的,并非出自《三国志谯周传》,而是出自附于该传的裴松之注。原文为:蜀记曰:周初见亮,左右皆笑。既出,有司请推笑者,亮曰:“孤尚不能忍,况左右乎!”

这条记载说的是,刘禅登基的建兴年间,任丞相诸葛亮为益州牧,任谯周为劝学从事。谯周第一次拜会诸葛亮,因为笨嘴拙舌,让在场的人讪笑不已。等他离开以后,有司看不下去了,请求诸葛亮惩治那些讪笑谯周的人。一贯严肃的诸葛亮却回答:“连我自己都忍不住要笑了,何况他们呢,算了罢。”

首先,早期的“孤”,并非帝王君主的专用谦称,也适用于公侯相伯。

东汉高诱注《淮南子》说:“贵者公王侯伯,称孤寡不谷。”

东汉赵岐注《孟子》同样标注:“王侯自称孤寡。”

杜预注《左传》也说:“孤寡不谷,诸侯谦称。”

青少年|理由|教授|诸葛亮|作品|《出师表》---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教授说《出师表》《隆中对》都是教坏青少年的作品,理由让人无语

秦灭六国,一统天下,秦始皇首创皇帝称号,专用谦称为“朕”。对于孤,仍然适用于封侯者自称。

赵高就曾对李斯说:“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必有乔、松之寿。”

汉承秦制,孔明为执政丞相,武乡侯,称孤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曹操得封武平侯,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就赫然写:“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

孙权封吴侯、任车骑将军,写信给曹操,上有“足下不死,孤不得安”之句。

甚至依附于刘表、仅有一县之地的刘备,因为有宜城亭侯爵位,在隆中对时也有“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的说法。

所以,贵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开府署事的诸葛亮开口称孤,并非什么大惊小怪的事。

胡教授说自己研究三国历史已有十五六年,却又说“查遍《三国志》,除皇帝之外,臣下敢称孤的仅有三人,一是已经公开称帝的袁术,二是曹操,然后便是诸葛亮”,想是功课做得还不够。

胡教授之所以认为诸葛亮称孤就是想称帝的前兆,多半是直接或间接受清代史学家赵翼《陔馀丛考》中《说孤》条文的影响。

该条文说:“《史记》、《汉书》文内亦不见有称孤者,至汉末及三国群雄之割据僭窃者始称之。《三国志》曹操下教:‘使天下无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又孙权虽已僭帝位,惟诏命称朕,而对臣下言尚称孤。”

在赵翼看来,有僭越之心的人才会称孤。

但赵翼所生活的清代距离东汉末年也有一千多年,赵翼的见解,未必就是真理。

话说回来,诸葛亮尽管可以称“孤”,但其为人恭谦谨行,其称孤事仅见于裴松之后添这条记载,而裴松之也是以《蜀记》为依据,《蜀记》今已失传,属于孤证,不足为信。

现在,遍观诸葛亮文集以及《三国志》正文,都没有诸葛亮自称孤的文字记录!

诸葛亮在书信里用谦称“吾”、“臣”、“臣亮”,在给盟国君臣的书信还自称“仆”;诸葛亮文集里面丞相的各种官称、自称、敬称都非常得体,可谓谦而不卑、威而不怒,谨守规矩,有法可依。

青少年|理由|教授|诸葛亮|作品|《出师表》---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教授说《出师表》《隆中对》都是教坏青少年的作品,理由让人无语

《出师表》真会被移除出中学课本吗?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南宋与文天祥、陆秀夫并称为“三忠烈”之一的谢枋得在《文章轨范》抚然称:“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

不知胡教授读了谢枋得此语,又作何想?